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同属于素质教育范畴,思创融合协同育人可以发挥出“1+1>2”的教育融合效能。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价值导航,创新创业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实践支撑。思创融合协同育人关键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打破部门壁垒,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统领的思创融合协同育人体系与发展模式,建立思政课与创新创业课的课程共建机制,建立思创融合协同育人实践共享平台,建立思创融合协同育人动力机制,完善思创融合协同育人保障机制。思创融合可以实现双赢,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实现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共同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创融合”则更加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中运用PBL教学法,不但能够在构建主义思维的指导下,通过项目情境来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创造才能,而且能够解决“思创融合”过程中,思政映射点散落粗放、多而不精等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顿悟和触发,提升“思创融合”的育人成效。关注PBL教学法在“思创融合”中的教学设计,是积极探索“思政融合”高质量发展、优化“思政融合”实践路径的重要进路。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理论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数字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逻辑,并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有着复杂关联,给高校育人模式带来重大挑战。因此,必须认真分析数字化环境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要求,探讨数字化时代育人环境建设的推进路径和实践过程,不断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从协同育人、融合教育、互利互惠三个角度提出了“专—创—思”三者合力“、政—企—校”多元协同“、优—益—新”三型融通的实践理路。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着力点,从专创教育融合的变革、思政教育课程的建设、志愿服务体系的创新三个方面深化拓展专创融合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文章在分析应用型本科双创教育现状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五育并举”“立德育人”的总要求,提出了走出思想意识误区,构建多元融合格局,健全融合育人机制,构建融合育人平台,建设融合课程体系,培养融合型导师团队,创新融合培养体系,推动融合育人实践等八个建设路径。通过体系创新、模式创新和载体创新,构建“专、产、体、思、劳、美、创、科”多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校"双创"实验室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与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与载体。界定了"双创"实验室的本土化定义与功能化结构,分析了"双创"实验室在协同创新创业、产教融合、资源支持方面的育人机制与原理,并且以常州大学的实践探索为基础,从构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以专业深度融合为基础、以内生动力建设为依托等方面,提出了"双创"实验室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7.
黄春 《科幻画报》2022,(12):121-123
随着国家创新型发展战略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育人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剖析了目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育人中的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育人、实践育人、专创融合育人模式进行探究,以期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育人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了专、思、创一体化协同育人的理念,重新明确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双创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围绕立德树人,形成了“专业是基础”“思政是方向”“双创是目标”“实践是路径”的课程体系构建指导思想,以思政为核心、以专业为基础、以双创为目标,通过实践的载体达到三者的统一。基于实践,围绕三者辩证关系分别进行环境、基地、课程等育人系统的重构,实现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充分融合与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9.
面向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才支撑需要,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工作着力点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湖南理工学院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正在积极研究探索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三全育人”格局和“协同育人”耦合思路,建立“四有”协同育人闭环机制与“六维”协同育人开放体系,实践探索闭环开放“三全”协同育人的有效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2019年到2021年“三全”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验证了“三全”协同育人模式的有效性,并对模式现有的不足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如何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新格局,是职业院校进一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体系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教育强国建设不仅内在地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归全反真、多元育人主体实现多链互通、各类思政育人要素系统集成、职业教育铸魂育人范式重构,还要求职业院校在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时应坚持价值引领性、注重模式多样性、突出交互非线性、强调动态适应性等实践特征,由此构建职业院校完善“三全育人”新格局的行动框架,并提出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的推进路径:做实价值塑造以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改革体制机制以创建“大协同”育人体系,完善教育评价以确立“大融合”育人理念,创新培养模式以构筑“大场域”育人载体,强化技术赋能以搭建“大数据”育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教学实践,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课程模块+课程群”的“一贯式”教学体系;建立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与创新实验区,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信息平台;创建实践教学与科训、竞赛相融合的训练体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地;构建“产学研用”合作的协同育人平台与课程体系,逐步形成基于“虚—实—创”协同提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董慧  王瑞  张欢 《现代职业教育》2023,(31):117-120
实践育人是创新高校育人方法、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充分融合,切实推动思政教育的全面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在“大思政”格局下,实施“三个计划”,打造“三个课堂”及“四个平台”,构建“三三四”实践育人模式,并对实践育人效果进行了总结,以期创新农业特色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新模式,助推高校实践育人的科学化、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西安交通大学和全国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创新联盟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先后入选教育部、财政部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甘肃农业大学自2018年开始成为甘肃赛区的承办高校,在竞赛组织与保障、竞赛育人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提质增效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与实践工作,提出注重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和加强机制体制建设,优化学科竞赛运行体系的竞赛思路,积极探索产教协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有效模式,提升了竞赛的组织水平和知名度,构建了以“政府+高校”的学科竞赛组织体系为模式的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科专业建设、实践教育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出发,创建了健康服务类高职院校学生与专业高度融合的课程、讲堂、训练、竞赛和成果孵化“五位一体”的双创教育教学体系;搭建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的双创支撑平台;构建了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三个协同”双创育人机制。把高职院校“五四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范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双创”大赛育人成绩在省内高职院校有效示范与引领的佳绩进行实证研究,以期给同类学校做实践参考与模式复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形成的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三种典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基于实力雄厚的院校而构建。对这些模式的借鉴和推广,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现实困境,包括创新创业教育运行不畅,缺乏有效协调机制;创新创业课程供给不足,与项目“孵化”不匹配;创新创业空间建设不足,育人场景缺乏联动;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缺失,改革缺乏有效针对性等问题。以上述问题的解决为导向,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一体化”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成都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双创教育与人才培养“一体”的运行机制,建设“一干多层”课程“孵化链”,构建“一核三圈”实践平台,实施“一测双评”全过程评价,实现双创教育与人才培养在教育过程、教育场景、教育评价“三贯通”,形成了“一体三贯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该模式通过多年实践检验,较好解决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推广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可复制性,形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新范式,双创育人成效明显,促进了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以多元主体协同为研究视角,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索,以便构建出更加合理的实践育人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支撑,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界定清晰。介绍了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背景,分析了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特征,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构建路径,包括创新多主体协同的工作理念,明确主体责权;打造产教科创融合式实践育人空间;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探索递进化“做思悟创”教学模式;构建协同育人效果评价体系,促进协同育人模式的改进等,旨在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推进就业育人工作是“双一流”高校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认为,就业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是与高校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从价值定位来看,“双一流”高校要秉持“高贡献”的就业育人理念,落实“高规格”的就业育人行动,就业育人成效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高期待”。通过剖析“双一流”高校就业育人普遍存在的目标失衡、体系失衡、联动失衡问题,结合浙江大学实践,从机制创新、运行创新及支撑创新等方面提出“双一流”高校开展就业育人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内容和资源上具有内在关联性,因此,实现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深入探讨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提出构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的大思政四维平台,搭建校、地、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为高校构建"三育融合、三位一体"的融合育人新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概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概念及特征,分析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搭建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扩大教学监督管理范围等五个方面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动力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双创教育也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高校只有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才能促进双创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职能的深度融合。为此,学校与企业应强化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协同构建双创教育体系、双创训练体系、双创实践体系,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