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具有新的特点和规律.其新特点包括指向公权力、临时性、暴力性和极端化,其规律表现为主要以"爆米花模式"生成式,且会经历酝酿、扩散、爆发和消退四个阶段.政府要有效治理网络舆情,必须把握其特点与规律,在思想上尊重网络传播规律、更新治理思维;在机制上组织协同治理、建设治理闭环;在技术上利用大数据科技、科学精...  相似文献   

2.
在全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迅速崛起的移动传播平台成为全社会主要的信息传播、分享、互动方式,舆情的发生发酵更加迅速,舆情的处置和消散,情况更加复杂多变。本文结合最新的媒体格局变化和特点,对今年两起舆情事件进行了复盘、解析,努力从中挖掘舆情应对的关键时间点、涉事方的应对态度和一般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3.
尽管现阶段我国党政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了一些基本原则,但就整体上讲,尤其是从基层党政部门的视角看,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党政部门应树立正确理念,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应对技能,有效解决"不愿面对""不会应对""无力应对"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互联网交流感情、通过互联网办公、通过互联网购物等等,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看到互联网方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互联网对于突发事件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很多突发公共事件在短时间内被大面积传播开来,形成了舆论热点,社会的舆情压力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这些现状都给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课题借用传播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对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介绍相关的研究理论。结合国外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的有效做法,并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努力探寻出适合我们国家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崛起和普及以及社会转型的深化,给政府部门的舆情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传播渠道与巨大挑战。当下公共事件中以对抗为主的网民应对意味着社会结构性怨恨与政治沟通的失灵,显示出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疏离乃至对立。理性对待网民对抗性应对的结构性缺陷,及时调整官方沟通与引导的渠道和策略,方能重建社会信任,实现从对抗走向规范、从沟通失灵走向呼应共鸣的政治沟通前景。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是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发表意见、看法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企业快速发展中,面临着安全质量、经济效益与效率、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诉诸于网络,就会形成网络舆情事件.如何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制度、人才建设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完善上入手,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7.
方云 《今传媒》2012,(1):30-32
网络舆情成为公共话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司法领域要求以理性的对话实现真正的司法正义的同时,也对司法独立性与公正性造成了一定冲击。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有着各自内部的逻辑机理。要平衡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应畅通舆情与司法的信息渠道,完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应秉持专业理性,强化审判公开机制,适当转变既有司法理念,正确认识网络舆情对司法过程的介入。  相似文献   

8.
郝悦冰 《新闻前哨》2023,(12):69-70
在持续稳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与探索高校网络舆情演化机制、科学防范与应对高校网络舆情成为社交媒体时代高校治理体系建设的全新议题。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经历萌发期、爆发期、扩散期三个阶段,在明确各阶段高校网络舆情演化机制后,逐步探索科学高效的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可以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维护高校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时代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出现的新的媒体传播时代,因为自媒体的自身便捷性和裂变性特点,使得自媒体准入门槛很低,而且传播异常迅速。自媒体时代舆情应对有别于传统媒体时代,必须避开一些误区,在法律框架下,及时正确处理舆情,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人数扩大以及媒介环境发生明显革新,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率以及管制难度变大,如何根据现有的舆论环境更好地应对旅游网络舆情危机,是目前旅游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舆情是社会的"晴雨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媒体作用下的媒介环境成了一个:人人即媒体、处处是现场、时时可传播的时代。自媒体所提供的开放平台,公众可以就某特定话题展开讨论,形成意见公开表达的自由市场。"网络问政"、"网络反腐"、"网络监督"互联网赋予每一个公民前所未有的知情权和话语权;随着网络舆情的升温,一些非理性、情绪化"伪民意",带有目的性"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群体极化"、"舆论审判"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给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突发性舆情事件频频发生,传统的舆论格局面临严峻的挑战,并进一步影响了公共政策和政府决策。本文从舆情学角度对舆情的概念进行了字义梳理并基于全媒体环境分析了舆情传播新特征,发现当前舆情在传播主体、交流方式、沟通渠道、情绪表达和舆论场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以此分析了舆情潜伏、爆发、蔓延、消退四个时期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详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发,易引发社会舆论,甚至导致社会恐慌。新媒体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舆情环境,也给主流媒体对突发舆情的引导、处置带来了挑战。主流媒体在此类公共事件的舆情引导中应当坚守信息发布者、舆论引导者和利益维护者三重角色,切实保障受众的知情权,正确应对及引导网络舆情。2018年,我国"长生疫苗"事件所引发的大规模网络舆情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体现了主流媒体在社会突发公众事件中舆情引导的作用。本文以此事件为分析对象,探讨主流媒体如何积极、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并为主流媒体如何正确把握舆情导向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做好其应对策略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该类危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梳理,重点从政府认知、体制机制、应对行为三个层面剖析了地方政府在应对此类危机时出现失当的原因,并从政府认知、机制、行为三个层面提出了危机应对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琨 《新闻传播》2023,(6):44-46
在融媒体大环境下,舆情的产生、传播、发酵等过程已经与几年前发生较大变化,相对应地,舆情应对的方式与方法也面临颠覆性的改变。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事故频发,舆情应对从业人员亟须强化网络舆情的相关制度管理工作。一方面来说需要建立完整的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另一方面还需要深入剖析网络舆情事故出现的原因和根源,以预防为主要工作,重点在发生舆情时做出相应的正面引导并进行形态意识的管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应用移动互联网尽可能推动云平台的发展,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信息的发布和评论,避免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本文拟从新闻报料的新形势、舆情应对的新挑战及舆情应对的新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希望对舆情应对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涉高校舆情多发,部分情绪化言论隐含着意识形态风险。高校媒体是面向青年群体,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但是,部分高校媒体存在组织管理不善、内容选题不当、舆情应对不力等问题,亟需整改。基于此,本文提出高校媒体在运作中,要抓好队伍建设、更新话语机制、优化传播格局,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旨在构建优质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舆情频发的今天,政府在危机情景下的表现直接关乎网络舆情事件的走向和发展,甚至影响网络舆情事件的最终结果。本文以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危机情景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要途径与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政府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得失,以期为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兵 《中国出版》2012,(8):69-71
网络舆情是公众在网络空间内围绕相关事项表达出来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其形成一般要经历形成期、上升期、高潮期、波动期和平息期五个阶段。政府应从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监测和引导四个方面加强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20.
社会热点事件常会成为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风暴眼,应对不当就会对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另外,微媒体社交网络也促使舆情的发展朝着更加复杂的局面演化,因此在现阶段舆情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变得更深更广。在微媒体社交网络对舆情演变起着重要作用的当下,以天津"8.12"爆炸事故及青岛大虾事件为例,阐述了舆情形成的原因,讨论和分析了舆情应对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