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记者”采写“大人物”旺苍县委报道组何学元基层通讯员除了采写“本土”新闻之外,能否采写“大人物”?回答是肯定的。我从事新闻报道十多年来,凡是有这样的机会都不轻易放过,先后来写过外国专家、大学教授、特型演员、省长、省委书记和老将军,发表过20多篇报道...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2006,(6):27-27
《办报参考》2006年第二期转载《青年记者》的文章《我的“三冷”采写方法》。 文章说,“冷静”、“冷峻”、“冷处理”,是记者在某些情况下尝试过的新闻采写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提出深层采写的问题?概要央说,根据有三,即:第一,这是我们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传统,在国外采写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第二,驻在国多系发展中国家,处在缓慢发展变化时期,既无举世瞩目的突发性事件,又无震惊究宇的奇迹发生。在此情势下,只有深层发掘,才是唯一正确之路。第三,按现代信息科学观念,深层采写就是不仅采写浅层的事物状态和方式,而且深入发掘事物深层的含义及其效果。用新闻术语来说,就是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而且委说明“为什么”和“该怎样”。我从m年代初分工负责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报道以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采写的一些新闻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晚报好新闻奖、华北晚报好新闻奖和山西好新闻奖。作为一名记,谁都想出新闻精品。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新闻呢?我认为,好新闻是记厚积而薄发,吃透“上头”和“下头”.用心思考、用心观察、用心采写而来的。现结合我的从业经验,粗浅谈些采写好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谢顾问:我初学报道,常为稿子见不了报而苦恼。一些有经验的通讯员告诉我:“你要多上搞,想好‘点子’最重要。”可又听有的领导讲:“要深入基层抓‘活鱼’,不能养成关起门来想点子的习惯。”我迷惑了,到底怎样看待“点子”呢?53511部队何毅何毅同志:一个让你多想“点子”,一个却反对想“点子”,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是统一的。首先要明确,采写稿件是要有“点子”的。所谓“声、子”,就是采写稿件的侧重点或曰主题,有时候“夫子”屯包括稿件的形式或表达方法。如果采写稿件时。C中无“卢、子”,而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那就…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同行常说,办报最喜欢“进攻性”的记者和通讯员。这里所说的“进攻性”,主要是指采写实践中思维活动的“进攻性”。记者、通讯员在采写实践中的思维活动,如果跳不出“固守性”、“封闭性”利“退缩性”的圈子,必然拘固老生常谈式的主题和表现形式。“进攻性”思维的特点,就是不安于固守别人已经突破的防线,不困于自己已经攻克的堡垒,而是对新的目标作不停顿的进攻,总是尝试采写出别人不曾想过或不曾写出的新颖的东西。记得美国物理学家温伯格曾经说过:“科学家第一个重要的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进攻性…  相似文献   

7.
5月22日,备受全国高校师生热切关注的《人民日报》’96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终于评选揭晓,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问队学员彭光明采写的《举村同贺“夕阳婚”》名列榜首,荣获一等奖。他是如何采写的,有没有什么“秘诀”?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彭光明,挖掘他采写这篇征文的幕后新闻。“首先,我认为最量要的一点就是审题,”彭光明开门见山,言语中透射出新闻专业学员的敏捷思维,“放寒假前队领导专门传达征文启事时,我就特别注意到征文的要求是以耳闻目睹的事实充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精神风貌发生的重大变化,真实…  相似文献   

8.
挽弓射鸿图     
蛰虫昭苏,耕牛奋走,春风化雨,新燕衔泥。值此春光明媚的人间四月天,《采写编》全新改版了。《采写编》的改版,是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实现新跨越的产物。作为新任总编辑,总该亮亮相,代表编辑部同仁给广大读、作和《采写编》的关爱说几句“开张”的话。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1997,(4)
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文/候三省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写好人物通讯这一体裁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而要写好人物通讯,采访是第一关键。如何“挖回”你所需要的材料一是迂回式采访。在确定了采访线索与采访对象之后,采访者一般急于想“挖到”第一手资料,因此,大都跟被采访...  相似文献   

10.
莫说绝话     
近读报纸,发现一篇题为《好连长为啥不愿当标兵》的消息,此稿道出了典型人物负担过重、周围人惯用异样眼光把典型与常人截然分开来看待这一问题,呼吁要“给典型松绑”。这篇稿件无疑是个抓问题比较成功的高质量稿件,值得我们新闻采写人员借鉴效仿。这里要说的是,造成典型准当和不愿当典型这一问题,除了“出头椽子先烂”等客观因素外,我们平常采写、报道、宣传典型时爱说绝话,爱讲怪事,甚至有意拔高,人为地把典型树得“高、大、全”,致使人们对典型“难以理解”,恐怕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从这一点上说,新闻采写者负有责任。任何…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第一个春节,《解放军报》记者部派出 7名记者分赴我军“特殊的岗位”采访。他们在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时刻,辞家离亲,踏上远方的采访路,几经辗转,悉心采写,最终推出一组广受称道的报道。本期“记者沙龙”首次推出主持人,由记者部主任王文杰担当,特邀参加此组稿件采写的 7名记者原汁原味地聊聊他们的采写体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清代名人郑板桥关于文章写作有副名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种领异标新的精神,在新闻采写中尤其重要。因为新闻的要义是“新”。这种“新”,除了是“新近发生”这一时间上的要求之外,还应体现思想上的新、内容上的新,甚至形式上的新,读了之后,确实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由此可见,搞好新闻采写,必须有一种领异标新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是建立在对事物认讽的历史与现状的深剂性、广泛性基础上的。就是说,你在采写报道某一事物时,要想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必须了解以往人们对这一事物有过什么认识和说法…  相似文献   

13.
谢顾问:我曾是军报函授中心第三届学员,为了提高自己的采写水平,今年又参加了第七届函授。在学习中我常常问自己:如何通过“回炉”使自己真正成为新闻队伍中的一块“好钢”呢?请帮助我。54853部队于世鸿于世鸿同志:你想通过“回炉”提高自己的采写水平,这个愿望很好,函  相似文献   

14.
采访与写作。是稿件成功与否的前提。而在“采”与“写”的问题上,新闻采写初学者最需要下功夫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采写经济报道方面,驻地方记站的记与编辑部跑经济的专业记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所谈“三要三不要”的体会,是试图探讨驻地记采写经济报道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6.
写人物通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想写好却不容易。笔认为在采写过程中,“第三”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这里的“第三”是指熟悉主人公的其他人。在人物通讯写作时,要注重以他们的语言和视角来介绍和评价主人公。在人物通讯的采写过程中,“第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内参报道是新闻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领导机关提供决策参考的“耳目”和“参谋”的职责。采写内参,是党报记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希望有更多记者“自己采写”的新闻费强标题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拗口。记者这个职业本来就应该是自己采写新闻的,还值得写上三五百字,占据《新闻界》一块宝贵的版面吗?非也!近几年来,打开报纸,象《四川沿长江经济带快速崛起》这样记者自己动手采写的新闻,实在太少了。...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新闻时代对“及时性”的固守,与网络新闻时代对“全时性”的追逐,是近年来世界新闻潮流演进在新闻价值观方面的两种不同的理念表现。全时新闻观念把网络新闻采写在时间概念上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全天候的新闻采写,第二层是全历史的新闻采写,第三层是全过程的新闻采写。  相似文献   

20.
“冷静”、“冷峻”、“冷处理”,是我在部队和地方当记时某些情况下所尝试过的新闻采写方法。观点不见得全面,说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