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2023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延续“以外国受众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为核心指向”的调研目标。调研以2020—2022年中国电影在海外传播平台上的整体表现为样本,从媒体关注度、社交平台表现、二次传播效果、意见领袖效能等方面出发,全面评估2020—2022年间,中国电影在海外网络的传播效果。调研结果显示,2020—2022年因全球社交隔离等原因,中国电影海外平台传播效果好于之前年份;要重视YouTube意见领袖影响效能;境外媒体整体对中国电影的报道较为积极;Letterboxd、TMDB等专业平台对影片热度有较大影响;Twitter普通群体对民生问题电影关注较多、粉丝超过1千万群体对中国动画电影关注较多。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重新建立中国电影海外传播评价体系、发挥中华文化主体性等加快“十四五”期间电影文化强国建设的方案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受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13年11月启动了对国内若干家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主题是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调研小组选取18家国内新闻传播院系为样本,通过数据整理、深度访谈等形式对18家院校分别撰写了分报告。调研的18家国内新闻传播院系包括(按音序排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传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研究在全媒体环境中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的新特点和新策略。研究发现,危机传播速度更快,手段多样化,传受双方角色界限模糊,议程设置更多元化,"把关人"难以把关,谣言的产生和控制机制更加复杂等是新环境中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赛事主办方应根据危机事件进程,组合不同媒介进行传播;发挥各媒介优点,取长补短融合传播;并转变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意识和语言态度。  相似文献   

4.
“秀山丽水·每日一图”融媒传播栏目深入调研,在主图、主题、主标识等方面实现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推动多方协同的资源整合、工种融合、程序聚合,实现精准推送、广泛发布、功能拓展的多元传播,用创造性的传播模式,宣传发展、促进发展,使“每日一图”模式得到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5.
中外城市的实践进一步表明,城市品牌成为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吸引人口、资本、产业聚集的决定性力量。本文通过深入探索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路径,结合宜昌历史人文、生态环境、交通区位、产业发展等基础进行调研,探索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的基本规律与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全民传播时代典型报道出现的传播困境,深入探讨了典型报道的“破局”之道,提出典型报道想要在全民传播时代更好地被受众悦纳,必须从调研、模式变革和审核三个方面推进典型报道自我革新;从稿件更新、属性提高和形式丰富三个方面提高典型报道传播效果;由公民、媒体和相关部门三方面联动做好典型报道风险防控。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开展科学文化传播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是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的延伸与拓展。本文从国内外科学文化传播形势、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面临重要的发展时期和国内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专题调研等方面,综合论述了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思考归纳了目前国内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的三种传播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着重于传播体系、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国家科学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体系发展的基本框架与构想。  相似文献   

8.
王瑜 《新闻界》2013,(5):58-61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研究在全媒体环境中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的新特点和新策略。研究发现,危机传播速度更快,手段多样化,传受双方角色界限模糊,议程设置更多元化,"把关人"难以把关,谣言的产生和控制机制更加复杂等是新环境中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赛事主办方应根据危机事件进程,组合不同媒介进行传播;发挥各媒介优点,取长补短融合传播;并转变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意识和语言态度。  相似文献   

9.
政务微博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公共治理手段,是现代民主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一种网络回应。当前,我国政务微博传播机制存在着诸多缺失,需要我们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史体系的三维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昆 《新闻大学》2007,3(2):30-35
新闻传播史呈现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是一个完整、混沌的系统结构。要将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对这一混沌的整体进行解析。合理的解析是将其细分为三个层次或子系统: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新闻传播观念。它们彼此依赖,相辅相成。其中,新闻传播事业始终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新闻传播制度则相对地比较滞后,具有一定的持久性、适应性和稳定性;新闻传播观念虽然是主体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动的反映,但是科学的观念能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设计的指南。要解构披着历史外衣的政治与社会神话,必须建构起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和新闻传播观念彼此交融的统一的三维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回收1592份有效问卷,样本涉及五大洲66个国家。本报告作为调研报告之一,重点调查研究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作用、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对外国观众选择观影渠道的影响。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有促进作用,但同时存在一定问题;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对观众是否走进影院、如何选择观影渠道具有直接影响。未来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打造中国电影文化形象,要建立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数据库,将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提升到战略性高度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12.
新闻编辑的报道创意与传播策划工作需要注重报纸策划和消费者心理;需要努力开辟报道新途径,提升宣传效果;需要强化社会调研,探索报道创意和传播策划的新途径。对于新闻编辑工作来说,有创意的报道不但有利于有效吸引消费群体的广泛关注,促进新闻的有效传播,而且还能提高新闻编辑单位的实力,展现新  相似文献   

13.
作为政治传播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政府形象传播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国内传播学界的不断关注。曹劲松《政府形象传播》一书深入探究了政府形象传播的"道"与"术",书中既有切实可行的实战策略,又有体系完备的理论建树;既有典型个案的深入剖析,又有共通经验的深刻总结,可谓近年来中国政府形象传播研究领域的又一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14.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广播新闻媒介受到了巨大冲击,尤其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地方广播电视台想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增强自身的新闻传播力。为此,本文在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生存环境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加强融媒合作,实现交互传播;创新报道模式,抢占传播前沿;找准传播定位,贴近受众生活;加强角色转换,重视节目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任何的市场营销中,传播的价值无疑是不容忽视的。好的营销加上好的传播才能达到1+1>2的效果,甚至说,营销是"1",而传播则是1后面的零,传播做得越广泛越深入,"1"后面的零就会越多,营销最终效果就会被放大、被增值。这一点在中国移动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网络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中,互联网深入我们生活的各方面,舆论的传播也逐渐由现实世界转移到了虚拟世界,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起来。本文主要先阐述了什么是网络舆论,进而分析它传播的特点和途径,最后对网络舆论传播进行心理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传播之变     
人际传播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不少人感到,当传播进入多屏化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屏幕沟通、借助屏幕表达,人际传播方式已经渐行渐远了.不过,被遮蔽的现实是:人际传播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迎来了自身的超越;媒介融合生态下的“人机交往”正逐渐构成对原生态人际传播的一种超越与回归. 以强大传播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聚为基础,“网络连接一切”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不仅媒介成为人的延伸,可穿戴设备使人与物的连接日益紧密,人也构成媒介环境的一部分.互动传播常态化,并深入向专注于个人的动态定制化、浸入式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芳莉 《今传媒》2013,(1):66-67
在精准营销的背景下对传统5W传播模式进行科学批判,进而提出6R传播的社会经济背景、学科背景和媒介背景;对6R传播的各要素进行深入解读构建6R传播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9.
韩昱  李晓洵 《青年记者》2012,(11):24-25
研究背景 所谓危机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指的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重点研究危机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效果、媒介、受众等变量,将传播学学科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运用到危机管理中.从2003年开始,危机传播研究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我国的危机传播研究体系的构建,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一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开始了第一时间、全方位报道危机的时代;二是汶川大地震,它使我们认识到媒体在危机事件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危机传播研究也随之更加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20.
王勇  阮拥军 《现代视听》2012,(10):10-15
"廉政文化传播"是随着反腐倡廉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入而提出的全新概念,但尚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理论探讨。本文分析了廉政文化传播的内涵、特征和功能,认为廉政文化传播具有传播主体多元性、传播内容民族性、传播方式多样性和受传者广泛性等特征;廉政文化传播具有导向、熏陶教育、约束、批判警示、示范激励、社会凝聚等诸多功能,对于廉政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