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仪式性、庆典性和参与性特征,指出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传播的仪式观具有同样的核心主旨,即通过神圣的典礼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以完成"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发现了当前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仍是传递观下的信息与知识的线性传播,没有创造出"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仪式化场域"。提出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应该以传播仪式观为理论指导,在传播过程使用、还原与创造有意义的文化符号,使中华民族文化经过几千年洗礼,留存下来的具有生命力、最具共同记忆的部分得以生产、还原与维系,成为联系古今、联结民众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2.
詹姆斯·凯瑞曾提出关于传播的两个理解向度:传递观、仪式观。传播不仅是一种单纯的信息量的传达,还有关于信息的分享、世界的建构等内容。然而,无论基于何种向度的理解,都逃避不了传播行为的目的取向——设置议程,塑造观念。传播在深层次上意味着一种认知方式和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的确认与固化,这不仅关乎传播本身,更与人类社会相关联,其毫无疑问是理解传播的关键前提。  相似文献   

3.
陈丽萍 《今传媒》2013,(2):119-120
本文将具有动态特性的P-集合理论引入到传播学中来,利用P-集合建立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型。阐述了信息X传递过程中的动态特点和属性特征,可以用一个动态集合对(XF,XF)来描述信息传播过程中接收者对信息理解的近似度,即发现当信息发生精确传递时动态集合对(XF,XF)回到原始信息X,没有发生精确传递时,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接近原始信息,即XF是X的内P-集合,XF具有向内收缩的动态特性;XF是X的外P-集合,XF具有向外扩张的动态特性。引入函数变换f和信息的属性特征α,进一步说明信息传播过程的实质。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李昌 《新闻界》2012,(13):12-15
传播仪式观超越了传播仅仅是信息传递的思想,从对传播过程的控制到通过传播共享相同的文化仪式。传播仪式观启发我们,新闻报道在完成信息传递的同时应该放大人性、文化的因素,营造一个合理的、正直的、温暖人心的仪式。  相似文献   

5.
传播"仪式观"强调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具有塑造文化力量和形成认同的作用,借助传播"仪式观"看无障碍电影,发现无障碍电影能够帮助残障人士形成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并凝聚社会文化力量,所以无障碍电影不能仅仅以完成播放为目标,要借助无障碍电影,建立起沟通残障人士与社会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的保存和信息传播取决于讯息技术的进步,在当今新闻信息传递中,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人力的传播。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电视摄像技术在新闻传播中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电视传播已经广泛应用到新闻传播中,成为传播主要的手段,同时电视摄像技术通过对新闻现场的进行真实面貌还原,从侧面为电视新闻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本文主要通过对电视摄像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从而为电视摄像技术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红丰 《新闻界》2012,(13):9-11
"传播"是现代人频繁使用的词汇,已是一个不用言说即可自明的先验概念。长时间来,"传播是传递"是最主流的传播观念,但"传递观"的盛行也遮蔽了传播蕴含的丰富含义。我们若想研究传播,理解传播的奇妙之处,就得回到起点重新开启对传播的分析,在交流的语境中呈现传播蕴含的多重含义。  相似文献   

8.
黄禹铭 《新闻世界》2012,(2):104-105
詹姆斯·凯瑞是美国文化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为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路径。本文在区分"传递观"与"仪式观"的基础上,探究"仪式观"视角下的新闻观,以及传播技术对人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郭媛媛 《新闻战线》2015,(2):189-190
在人类的传播历史中,人类进行传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各种相关的信息突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从而让信息能够不断传递下去。微博实际上也是一种网络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比之前人类社会传统的传播方式更具备时间及空间的突破,在整个世界的范围当中,微博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信息的传递几乎没有时差的信息格局,也促进了整个世界的联系进一步紧密化。微博的这样一种新的媒介在传播上,以其独特的时间以及空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学者弗兰克·丹斯在《人类传播功能》中列出"传播"概念达126种之多,如今这一数字仍在增加。丹斯发现组成"传播"概念区分因素包括"抽象性"、"意图性"和"合乎规范的判断"三个基本层面。这与屠忠俊教授和彼得斯的"大传播"观点有相通之处。两种视角对笔者致力的乡村传播结构研究有直接启发。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乡村社会传播结构的研究,又增加了传播的管理观和权力观,称之为传播"五观",下面简要分述之。维度之一:传播的传递观传播传递观的研究体现了经验主义学派倾向,以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为熟知,该模式是传递观的较好体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6,(21):26-32
唐代以前,通常是"告"而不是"报"用来表示官方直接公开发布信息,不标明具体载体的、作为动词的"报"多表示口头的信息传递。实行科举制唐代的士人们结成朋甲,不仅成员中有了解朝政信息的两馆学士,而且与朝官权贵们交往密切,这使得朋甲里的士人们之间每日口头传播朝政新闻成为可能,所以,开元杂报应当是当时士人间口头传播朝政新闻的记录,其目的可能是为创作笔记小说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12.
与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递传播观相比,仪式传播观开辟了新视角。仪式传播突出了信息接收者的主体性。同时,又将接收者带入传播的仪式氛围,使其丧失主体性,达到对接收者的精神控制,从而建构传播发起者希望的秩序状态。此外,作为仪式传播客观效果之一的经济效益,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仪式传播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传播是人类交换信息的普遍现象。对信息与信息传递这一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一门学科始于20世纪四十年代末。研究信息与信息传递的学科在我国称为传播学,由于形成学科的时间较晚,因而是一门新兴学科。学术界普遍接受的看法是,传播学的产生与信息理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电子传播,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介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思维领域。麦克卢汉就此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理念,这对于把媒介理解为传递讯息的载体的观点来说,无疑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传播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整个世界都被小小的电脑芯片和细细的网线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朱杰 《当代传播》2007,(2):18-19
本文通过约翰·杜威传播理论的描述以及詹姆斯·w·凯瑞对这一理论的分析,区分了传播传递观与传播仪式观在目的性意义上的不同和分野,并进一步探讨了仪式传播观在传播学学理中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现实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肖潇 《传媒》2015,(4):37-39
詹姆斯·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指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作为电视节目,应不仅仅满足于信息的传递过程,更需要文化来支撑,而这种传播就是“仪式观”.另外,电视已是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国文化和发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更需要走出去,电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电视节目运作结合起来,这将是未来电视节目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闻实践》2013,(7):4-5
编者按: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做自然环境的守望者、做环保文化的传播者。近年来,报道环境信息,传递环保动态,倡导环保文化,"绿色传播"成为国内新闻媒体热门报道领域和新鲜话题。什么是绿色传播,与其他报道题材相比,"绿色"新闻的采编传播有哪些特点,先行先试的新闻实践有哪些  相似文献   

18.
<正>詹姆斯·W·凯瑞对传播仪式观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传递观并不陌生,这似乎是美国文化中主要的传播概念及线索。对传播一词的正本清源,使传播的仪式观出现在文化研究的视野里。凯瑞这样论述:"传播仪式的观点的交流,而不是消息在空气中扩散,实际上是说维护社会;也不是表达的是不分享信息的行动,其实是分享信念的表示。""起源和传播的最高水平,而不是传递情报,但保持有序,构建有意义,可用于控制和包含文化世界的人类行为"。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美国新闻学会会长詹姆斯·W·凯瑞的论文集<作为文化的传播>的中文版出版,可以看做是传播仪式观在国内的研究发端.随后,有关凯瑞传播仪式观的基础研究开始散落出现.2008年陈力丹教授主持的一场关于<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1]的讨论之后,有关传播仪式观的研究和探讨开始走向深入[2],并引起传播学界的关注,因此这次讨论可以看做是传播仪式观在中国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之论.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Web2.0和3G技术的发展,微博这一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为军事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与传统媒介相比,微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所传递的信息时效性和动态感更强,独特的信息交流机制更使其成为军事信息的交流平台,且在对外军事信息传播方面大有可为。同时,微博在军事信息传递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人们加以重视与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