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雷 《东南传播》2012,(10):82-84
课程建设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以理念的创新为先导,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作在课程建设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念的创新: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理念,提高专业课程质量与内涵;树立"融合"的课程建设理念,坚持应用属性,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树立人文理念,开展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强化基础素质培养;树立创新理念,注重批判与创新思维和分析研究能力培养;树立开放理念,加强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学是新文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必须坚持质量为王、固本强基、多元交叉、知识融合、融入主流的原则,塑造根植新闻传播学的知识体系。重交叉、深融合、铸特色、入主流是新闻传播学科的未来,而故步自封、盲目交叉、唱衰学科是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必须警惕的误区。建构“大学科”与“大融合”的思维方式,创新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才能形成多元、交叉、创新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格局。  相似文献   

3.
谢俊陶 《新闻传播》2023,(23):85-87
新文科背景下广告学的学科发展,更强调的是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建设更加沉浸的专业体验和实践环境。《网络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是广告学专业智能营销传播方向的基础课,是广告学专业从传统广告向智能广告跨越的桥梁,高度融合了文科基础与理科技能;该课程能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结合广告学中智能营销传播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要求,对“网络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从加强智能营销传播的专业认识教育、提高与智能营销传播的结合互动、设计课程特色教学模式、采用增强实践能力的多元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的实践思考,为以后的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改变了出版学的研究范式,更是对出版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梳理回顾学科发展“分散—综合—分化—再综合”历程基础上,分析论证了学科“再综合”背景下出版人才培养的守正创新之道,强调“以产业运作方式实现社会文化构建之目的”培养出版专业化人才是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出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正道”或“根基”;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强化业务技能和转变培养方式是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出版教育和人才培养得以笃行致远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出版产品、国际出版合作与交流、中文国际传播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国出版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策略:加快出版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的出版走出去传媒生态;开展多元化国际合作与交流,采取差异化、精准化策略拓展出版走出去国际渠道与平台;运用语言学习载体,基于"互联网+语言+资源"思维搭建国际中文教育与资源平台,在推广国际中文教育的同时推动中文教学资源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6.
中文专业一直都是职业院校的就业困难户,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创业教育融入中文教育,鼓励学生创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职业院校中文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现状和中文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切点,以及中文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研究学科交叉融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为高校图书馆抢抓历史机遇、应对现实挑战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过程] 探讨学科交叉融合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阐述高校图书馆支持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高校图书馆在学科交叉融合环境下的角色定位和服务策略。[结果/结论] 学科交叉融合影响着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信息组织与检索以及学科服务的质量,支持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是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提升地位的有效途径。凭借跨学科服务基础和中立性质,高校图书馆应作为孕育者、连接者及主导者,做好系统谋划、推动资源建设、促进信息获取、发挥空间优势、深化学科服务,推动高校的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贺明华 《编辑之友》2015,(2):102-106
附属医院模式是美国新闻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新闻教育新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在做中学”.该理论认为:新闻学院应为社区服务;拓展以知识为基础的新闻课程,开展数字与媒介素养教学服务;媒体实验室应引领未来新闻教育改革.为提高我国新闻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学需要改革创新校园媒体,新闻院系需要与社会媒体共建;开展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改革,拓展数字素养课程教学范围;聚合全社会资源,设立文理交叉、跨学科、产学研相结合、面向未来创新的媒体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杭敏  张亦晨 《传媒》2023,(20):18-20
<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开启为传媒发展勾勒了前景与目标。在新征程中,新闻传播学科承担着服务新时代,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重要职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媒教育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以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思维拓展新闻传播的学术视野和知识边界,平衡教育教学与实践发展,打造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是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刘华旭 《今传媒》2011,(9):153-154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仍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我国普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理念认识、学科基础、教学模式、服务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加强正面引导,形成开放、融合的创业教育理念,形成有利于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及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数智融合时代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把握数智背景下iSchool硕士生课程改革动向有助于实现学科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以47所iSchool联盟院系为调研对象,从信息、信息技术、社会服务、信息素养、学科交叉五大维度调研其硕士生课程特征,发现其课程设置呈现数智管理理念贯穿基础理论课程、信息技术着重各类数智素养培养、信息伦理教育凸显科技人文新问题、智慧化服务教育响应行业需求、跨学科知识整合推进学科融合发展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亟待向强国转变,其中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是重要一环。传媒与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两大对外传播途径,两者结合可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本文通过研究国际中文教育的在德发展路径,提出将传媒手段、传媒理念融入国际中文教育,切实可行地解决了国际中文教育与传媒结合度低的问题,有助于我国展现文化魅力,提升在德“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从而促进国际中文教育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业态实践和人才需求结构呈现新的特点,现有的新闻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否契合新的人才需求特点值得深思。美国密苏里大学作为创办新闻专业通识教育的代表院校,具有批判性创新和独立思考的优秀特点。本文总结其通识课程设置的特色,跨界取经,融合优势,以期探讨出一条适合我国新闻专业教育的通识课程设置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培养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探索新方向。新闻与传播专硕教育可进一步进行跨学科培养探索,坚持学科交叉融合的途径和联合协同的方法。通过设立对接国家行业需求的特色研究方向、构建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来解决专硕培养定位与国家社会行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针对专硕培养中学术型模式迁移的弊端,应当建设跨界跨学科师资队伍和导师团队,创新案例教学模式,建构有效的校企校媒协同的产教融合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学科交叉与科技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海燕  墨宏山 《编辑学报》2011,23(3):206-208
学科交叉是不同知识体系的渗透和融合,知识的创新点和学科新的生长点往往来源于学科的交叉。阐述科技期刊在促进学科交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分析目前科技期刊在促进学科交叉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中文教育图书的海外出版与传播是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构成.文章以美国亚马逊图书网站的数据信息为基础,考察了国际中文教育图书在海外的出版与影响力状况,并对受众反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我国中文教育图书在海外市场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和对于教育事业、出版产业的深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出版需要基于“高等教育”和“出版传媒”的双重属性,根据各方面宏观因素和自身发展现状,探索创新的融合发展方式。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出版融合发展受到哪些来自政策、经济、社会、科技与法律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和访谈调查法,运用SWOT-PESTL分析模型,具体剖析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政策、经济等多方面宏观因素为融合出版带来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本研究针对数字出版未来发展,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持续纵深融合、坚守教育服务属性、不断推动创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促进融合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靳鑫 《信息系统工程》2010,(3):104-105,63
目前高职《企业会计核算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创新教材、做好教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项目化教学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莺倩 《出版广角》2021,(15):61-63
文章结合中国少儿原创出版发展现状,从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及需求出发,分析了原创少儿图书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实用价值.利用汉语的国际推广渠道,结合定制化实物输出、强势IP延伸出版、编订对外汉语分级读物、跨界合作及多方推进等方式,将原创少儿图书输出海外,具有实践意义;将国际中文教育与中文原创少儿出版相结合,不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还可以扩大国内原创少儿出版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20.
核心技术为扭转企业创新困境、实现技术突破提供了技术机会,研究核心技术驱动的技术融合路径能够帮助企业创新主体明确技术发展的轨迹,在不同技术领域合理分配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资源,提升创新绩效。本文采用NPCIA (novel patent cross-impact analysis)核心技术识别框架,以2004—2018年中国太阳能产业专利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流动视角分析核心技术驱动技术融合的路径,并应用LMDI (log mean divisia index)模型从技术广度、交叉融合强度、技术规模和技术融合深度4个方面对核心技术的驱动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核心技术驱动的技术融合路径包括核心路径、边缘吸收路径和边缘扩散路径,路径规模逐渐扩大,路径间关系逐渐密切;技术广度、技术规模正向驱动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深度、交叉融合强度呈现双向驱动的趋势,且交叉融合强度的驱动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