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英玉  齐璐 《教育科学》2006,22(3):33-35
创造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人的本质特性和潜能的发挥。其中创造性人格是推动个体创造性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健全完善的人格,因此,探究审美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意义将会促进个体创造力的全面发展,本论文从审美教育与创造性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阐述,这将对素质教育中美育的开展以及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文审美教育的自由创造性,应该从教材所含蕴的自由创造性、教师教学的自由创造性和学生学习的自由创造性三个侧面来把握。不论是教材、教学还是学习方式,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都展示了语文审美教育自由创造性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借由诗、乐、书、画等艺术实践形式,以艺术化的方式从知识、审美、道德三维度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个人层面,可以重建个体心灵,提升个人素养;社会层面,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弘扬家国情怀;国家层面,可以增强文化自信,重塑大国底气.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在中国已经提出了很多年,音乐因其特有的情感特性而成为进行审美教育的优质媒介之一。审美教育是为了培养和提高个体审美能力,也即培养和提高学生认知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和应用美的能力。审美教育应当在教学中借助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审美形态,使音乐教育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个具有普遍、永恒、凝固本质的观念的人已经不再存在,人是在不断的创造性的活动中建构自身特殊性的.在教育目的的建构中,应始终关注人的特殊性、过程性和人的创造性活动、人的现实生活,摆脱本质主义、基础主义的纠缠,将人从形形色色人性论的奴役和束缚中解放出来.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特殊的个体和完善其特殊生活的现实个体.  相似文献   

6.
文学也是人学,文学的功能不仅体现在文化层面、审美层面,更指向超越功利价值的精神价值层面,教化人的心灵。在文学教学实践中,通过挖掘文学的育人“潜力”,推动文学教育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从课堂教学向校园文学、从专业教学向思想教育三个方向延伸,可实现大学生专业学习、素质习得、思想提升“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所普遍认识,但目前我国高校对审美教育问题研究较少并且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而很少进入实施阶段。通过本课题研究得出:在教育学、美学理论及审美性、创造性、循序渐进性等原则指导下,制定高校专业课中的审美教育教学方案,在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上,实施专业课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模式,初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趣味、审美欣赏的基本能力。经过实践,是可取得一定成效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三境     
何恩鸿 《师道》2010,(4):14-15
教育也是修行,也有其境界层次。刘铁芳博士在其《教育的层次性与教育境界的提升》中即提出:“人的存在总是在三个层面展开,最基本的层面是作为实体的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其次是作为精神的存在,展开个人丰富的心灵生活;人的存在的最高层面乃是作为文化一人格的存在,在这个层面显明个体人生在世的基本品格。  相似文献   

9.
鞠鑫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124-127,140
约翰·杜威提出了"教育生长观",指出教育就是不断生长的过程,包括体格、智力和道德的生长。"生长自身才是惟一的道德的目的"。"教育生长观"是推动现代学校品格教育走向理性化的路径。现代学校品格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德性生长为目的,它以人的未成熟状态即人的生长或发展的可能性为前提,它的内在价值在于人的德性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外在价值在于协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个体德性经验的增长带动社会经验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在价值层面、功能层面以及实践层面高度契合。美学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创设审美心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提高,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境界的升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驱动实践需构建审美诱导机制、健全情感激励机制、形成创造性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结合课文学习,指导学生鉴赏美;分析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美。审美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品格完善,心胸开阔,思路明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足见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去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以至于去创造美,把审美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性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美育是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美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美育的灵魂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幼儿园是素质教育的摇篮,开展“创意”美术的目的是通过教育活动,促进个体审美、创新思维发展,推动个体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个体自身及个体与社会和谐完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秘书人员应具有很高的审美素养,而文学教育在扩大眼界、陶冶情操、人格养成等方面的作用,是一般的语言教育所不能取代的。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人文品格、创造品格和审美品格得到发展,同时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教育是主、客观条件下教育与自身个性的结合,是教育与社会及个体的统一.个性化教育具有主体性、针对性、民主性、全面性、创造性的特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高校体育个性化教育主要有体育研究性学习和体育分层教学两种形式.在体育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坚持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加强学生自我概念的认识,实施多元评价,培养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6.
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体现了中国语文教育的民族化的特点,美育思想源远流长,孔子在我国最先提出了"诗教"的主张,他认为通过诗歌教育的熏陶感染,能够培养人"温柔敦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文学教育的功能大致包括:净化心灵,提高人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判断力,激发人的想象力,增强人的创造性和创造欲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历史洞察力;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论拓展能力,培养个体开阔的理论视野,促使个体完成从工具式人才向综合性人才的提升。文学教育的特点是强调感悟的沉潜和思维的操练。欲实现上述功能,文学课需遵循文学教育特点,关注两个转向,即从开发外在感知能力转为开发内在想象能力,从探究式转向涵咏式。  相似文献   

18.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学生品格、情感的陶冶具有积极作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进行美的教育,提高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审美鉴赏力。  相似文献   

19.
闻吉杰 《文教资料》2020,(8):171-1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对人提出不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生品格养成实践与研究,体现在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师范大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24人,对照组28人),采用随机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目的是研究审美教育对高等师范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审美教育能显著提高高等师范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当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审美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