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它伴随现代经济的出现而出现,伴同代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已经历了至少1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经济史的发展中,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最初是劳动,然后是商品,既而是资本,今天则发展成为综合的要素流动,其中知识科技要素的流动具有非常重的要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具有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动,实现最佳配置的过程,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则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扩大的结果,是资本议经济体系对于世界的支配与控制的过程,笔在考虑经济全球化时,宁愿将它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强调互动依存性,而不愿将其认定为一种结果,一种制度和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现代世界体系、全球化和当代国际政治发展演变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经济和政治的客观发展,决定了全球化只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漫长的西方殖民化或西方化的终结而产生的一个新阶段。简而言之,全球化是世界历史(或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展的新阶段。文章还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透视全球化对当代国际关系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写《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一书的布罗代尔到写《现代世界体系》的沃勒斯坦,他们都认为“世界经济体系”是一种超越“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它使世界各国处于“核心”、“半边缘”和“边缘”等不同的交换位置。全球化和中国的快速转型,使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处在中国同一个发展时空中。全球化不同于现代化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影响也在改变一些既有的规则,使后发展国家不是走过去的老路,而是处于同一个发展时空。这使得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内陆大国,也形成了由“核心”、“半边缘”和“边缘”构成的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知识经济”正以其惊人的魔力和明亮的色彩,进入人们的视野。如果说曾经出现的“工业经济”是以能源、原材料为基础的话,“知识经济”则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和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实现知识创新的是受过教育、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所以“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江泽民同志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近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得以确立。进入现代以后,现代化模式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开始,到现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不能把“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等同于经济全球化,但它却是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前提。马克思用“世界历史”的眼光研究经济学,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发展。马克思在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曾打算专门研究世界范围的经济关系问题,虽未能如愿,但却奠定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与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所带来的世界体系格局的变化相伴随的。从“依附论”到“世界体系论”,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全球化的探讨,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的理论取向。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近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得以确立。进入现代以后,现代化模式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世界 ,特别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引人注目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这个名词在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一经出现 ,很快风靡全球。对其意义作怎样高的评价都不过分。有人说 ,全球化是“一场为期 5 0年不可逆转的世界经济变革”。还有人说“在现代国际关系中 ,没有哪一种关系比世界全球化的进程更为突出”。在我国 ,全球化的提出也开始出现在国家领导人的正式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 ,“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 ,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不同…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当代世界经济问题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方面 ,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发展。《讲话》高度概括了这一发展趋势 ,指出“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把握这一论断 ,要注意两个基本点 :1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从生产力的角度看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加深。冷战结束后 ,由于诸种动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全球问题出现。全球意识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使人们从全球的视角认识到 :现代教育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为回应时代的挑战 ,现代教育要求建立一套崭新的教育理念 ,而这种教育理念又会长期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利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发达国家来说,利大干弊;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机遇与挑战并存;而“最不发达国家”则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并未淡化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基本的、主要的行为主体这一事实。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距离现实世界仍很遥远。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利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发达国家来说 ,利大于弊 ;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则机遇与挑战并存 ;而“最不发达国家”则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并未淡化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基本的、主要的行为主体这一事实。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距离现实世界仍很遥远  相似文献   

13.
论全球战略与现代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管每一个企业是否意识到,实际上已经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国际竞争,企业再也不能单纯依靠地区性行为来维持其利润增长了,基于企业固有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以及受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我国一批企业集团发展为跨国公司,实行全球战略是一种必然,因此,研究现代企业全球战略,指导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践也就是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已成为影响、制约人们生存、活动和交往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一个业已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现代“全球公民社会”,做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蕴含的世界公民思想的揭示,联系现实的各种实际,提出了培养世界公民意识的可能性、必然性和必要性,并试着提出培养世界公民意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一主要适宜在经济领域使用的术语,它描述的是20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到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发展的状态。全球化的经济实质,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全球化的阶级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国际化。“新殖民主义”是一个描述“冷战”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政策的术语。美国的“新殖民主义”政策,既直接促成了美国及其盟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又有效地促进了“跨国合作主义”的发展。所以,从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史重构的新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全球化的趋势令人瞩目且不可逆转,于是“全球化”这个概念不仅频频出现于学界,也屡见于坊间,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说,是现时代社会生产力和科技革命的产物,是当代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产物;换言之,是缘由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纵深发展及随之而来的政治一体化的结果。全球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算短暂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绝非一个不切实际的构想。对于本文所要论及的“全球历史观”,以及在这种史学思想指导下所出现的现当代西方学界的重构世界史的潮流,也应当作如是观。世界历史是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得超国家主体的出现,推动了政治多极化以及民间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社会主义的中国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国应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力度,正确处理改革中的一系列的问题,并且全面介入国际关系的建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制度并存与和平发展将是一种长期现象,世界的和平将会在一个长时期内存在。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新左派”学者沃勒斯坦在其《现代世界体系》(I、Ⅱ、Ⅲ卷)中,提出了“世界体系理论”,指出,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经济体系,资本主义是其基本内核,“中心-半边缘-边缘”是其基本结构,“新的社会主义世界政府”是其发展前景。但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倾向,对该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及内容经济“全球化”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1992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加利,在当年联合国日的致辞中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事实。”但迄今为止,世界上人们并没有对此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这里不妨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提出的涵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这个定义基本上包括了四政治课教学2003年…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这一知识点既是《经济生活》第十二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理解“经济全球化”需把握以下九点: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更有力的投资场所的过程。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资本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资本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