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专家邮箱     
球拍语言每分之间放松紧张的手臂,准备下一次攻击。你可能注意到,职业球员们比赛的时候,每分之间他们都会用非持拍手拿着球拍。通常他们会握住拍喉保持拍头向上。把球拍扛在肩膀上是种消极的肢体语言,预示着要缴械投降了。每分之间球拍昂首挺胸的姿态能告诉自己和对手,我依然斗志昂扬。  相似文献   

2.
与平时生活中情况相同,右手持拍打乒乓球的人远远多于左手持拍的人。以全运会比赛为例,左右手运动员的比例大约是3:7。这样的比例使得在平时的训练中左手对右手的练习机会很多,右手对左手的机会相对较少,造成右手一般情况都很适应右手的球路,而右手由于多数战术运用的条件反射都是在与右手训练和比赛中形成的,对左手的适应性远没有对右手那么熟练,造成左手适应右手强于右手适应左手的状况普遍存在。左手在对左手时,由于练习和比赛机会相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2,(2):36-37
与平时生活中情况相同,右手持拍打乒乓球的人远远多于左手持拍的人。以全运会比赛为例,左右手运动员的比例大约是3:7。这样的比例使得在平时的训练中左手对右手的练习机会很多,右手对左手的机会相对较少,造成右手一般情况都很适应右手的球路,而右手由于多数战术运用的条件反射都是在与右手训练和比赛中形成的,对左手的适应性远没有对右手那么熟练,造成左手适应右手强于右手适应左手的状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4.
比赛开始前,你能在球员热身的场地上练习投篮吗?你不能!但他们能!比赛结束后,你希望见到的球员能出现在你面前吗?你不能!但他们能!你能让那些鼻孔朝天的明星球员见到你时点头哈腰吗?你不能!但他们能!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酷的篮球迷——NBA老板们。不管己队比赛如何糟糕,他都不会为对方加油,更不会为自己人喝倒彩。因为他们深知这是属于我的球队、队员,他必须对球队的兴衰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5.
球技一点通     
持拍接球 要想取得击球时的良好控球效果,一定要竭力保持移动中身体的平稳性,这里有一个提高移动时身体平稳的练习--持拍接球,强力推荐给你,希望你能尝试一下。 左手持拍(如果你是左撇子的话,就用右手持拍),拍面上放一个网  相似文献   

6.
百科     
《网球》2013,(3):16-16
左撇子球员公开赛时代以来,左撇子球员一直是网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罗德·拉沃被誉为是史上最伟大的左撇子选手,两次完成年度全满贯伟业(1962年和1969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左撇子球员完成对世界网坛的统治,康纳斯、麦肯罗、维拉斯、纳芙拉蒂诺娃,这些网球巨星无一例外都是左手持拍。到了90年代,左撇子风暴有所减弱,但柯达、穆斯特、伊万尼塞维奇,仍旧为左撇子阵容赢得了荣誉。进入21世纪,随着纳达尔、科维托娃的崛起,左撇子选手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左撇子选手的击球特质常常让右手持拍选手叫苦不堪,球王费德勒在09年澳网负于纳达尔后悲伤地说:“我真希望我也是左撇子,那样我就可以在破发点时攻击他,这正是他的巨大优势。”而卡洛斯·莫亚也曾这样表示:“我一直希望能和左撇子球员一起训练,但我从来都不喜欢和他们进行比赛。”  相似文献   

7.
左手打球     
左手打球 有这么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法国名将克莱门特去年参加了一项巴黎的业余网球赛事,并拿了冠军。你一定觉得奇怪,像克莱门特这样的职业选手为什么要参加业余级的比赛,赛事组委会又怎能同意他的参赛呢?事实是这样的,当时他因为右手手腕的伤势,不得不赋闲在家。也许是实在闲的难受了,就突发灵感,用左手打了比赛(他是一名右手持拍的  相似文献   

8.
在绿茵场上,左脚技术出色的球员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马拉多纳、哈吉、斯托伊奇科夫、孙雯等人美伦美奂的脚法令人赞叹。在网球场上,左手持拍且球技高超的球员同样不可多得,他们不仅打法极富观赏性,也常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活跃在当会网坛的数千名职业球员中,以下十个名字特别值得记住。  相似文献   

9.
周永华  段书峰 《精武》2013,(24):31-32
横板和直板是乒乓球的两种不同持拍方式,这两种持拍方式的长处和不足长期以来是人们讨论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球员一般多采用横板打法,日本和韩国的球员多采用直板打法,中国球员则是两种兼顾。基于此本文以横板运动员王励勤、陈兄,直板运动员马林.王皓为研究对象,对其最近3年的比赛进行了系统的和定量的分析,同时对他们几人问的直板横打与横板闻的比赛进行技、战术对比,旨在从乒乓球技战术运用的角度揭示直板、横板的特点及优劣。结果表明直板横打与横板打法都有其本身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但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握拍的方式。直板横打和横板打法将还将在乒坛中继续争雄下去。  相似文献   

10.
在篮球比赛中,当你看到某个球员用左手投中或罚中一个球时,心中不免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吧?让我们来把镜头对准NBA的“左撇子”球员的左手,看一看他们是如何用那只宝贝左手百步穿杨的。在人群中,“左撇子”在20—40岁这个年龄段中约占5%,而NBA中的“左撇子”约占球员总数的7%。“左撇子”打篮球怎么样呢?——在绝大多数球员都用右手打球的情况下,“左撇子”不论是投篮、运球、渗透篮下的方向,还是原地旋转时的旋转脚以及投篮时自然探身一步的落脚方向,都扑朔莫测。一般球员想盖掉“左撇子”投出的球也十分困难。因此一般说来,“左撇子”打篮球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体育博览》2010,(4):70-71
即便是费德勒站在场上,看到纳达尔的左手也会皱起眉头。面对左撇子球员的时候,不论是专业还是业余选手都会产生无所适从感,甚至厌恶与他们比赛。不过别怕,当你了解了左撇子的某些特点之后,善加利用绝对能加以克制,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12.
打好机会球     
网球比赛中,你的目标就是迫使对手回出浅球任你进攻。实现这一点,你需要通过大角度的击球和较深的回球调动对手。而当一记浅球真的出现时,很多球员经常会感到无所适从, 这一幕,我已经见过多次,甚至有时在职业比赛中也曾上演过——球就在那里等着球员进攻,可这位球员猛击一板之后,球应声落网或是明显出界。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这位球员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其击球之前就已经想着后面的事情了;也可能他对这板进攻的考虑时间过长,以致于击球时犹豫不决;还有一种可能是他对进攻时机的掌控并不好,击球过于急促。  相似文献   

13.
用左手还是用右手?这是个问题。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0-13%的人属于左撇子,其中男性约为女性的3倍。职业网球选手中,左手执拍者同样约占这个比例,而当世界排名前100位中仍然能有10人左右为左手握拍或者双正手握拍,特别是女选手数量甚至多于男选手时, 这就成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最令人感兴趣的,还不是那些纯粹的左手球员,而是能够自如换手击球的“天才”们。  相似文献   

14.
[场馆里充斥着紧张气氛,比赛还剩最后几秒]每个人都在看着你,等待着你的一举一动,看其是否足够赢下比赛——后撤步,完美一击……全场欢呼,队友们把你压在身下疯狂庆祝……当然这样的结果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大多数时候都是球弹筐而出,对手开始庆祝,而你,被彻底击败。执行最后一击的美妙之处在于,这是一种复杂情感体验,左手天堂,右手地狱。当年轻球员被推到那个情境,错失投篮时,他们经常会失去自信心。如果你投得进,那你就是超  相似文献   

15.
在面对诸如穆斯特、里奥斯、鲁塞得斯基和伊万尼塞维奇一些左手持拍的网球杀手时,很多人会突然变得手足无措,最后糊里糊涂便败下阵来。尤其是在重大比赛中,这些人还经常充当爆冷专家,不定把哪位种子选手拉下马来,使其无缘于桂冠而欲哭无泪。桑普拉斯作为一个“过来人...  相似文献   

16.
升级     
《网球》2013,(6):16
如何发好平击球?出色的发球是赢得比赛的关键。相比上旋发球和切削发球,平击发球速度快、反弹低,特别适合于高大型选手使用。职业比赛中,平击发球往往是选手一发时最通常的选择。以下是平击发球的三个技术要领。1)握拍。平击发球的最佳握拍方式是大陆式握拍,它能够帮助球员增加击球时的下压速度。2)抛球。  相似文献   

17.
《网球》2007,(9)
你经常赢球吗?该拿下的对手都拿下了吗?在与水平相当的对手比赛时,你是否也总能赢?你是不是经常打败那些渴望战胜你的对手呢?辛吉斯,费德勒,纳达尔这样的天才球员不管和谁比赛,都拥有那种很敏锐的赢球感——那种渴望胜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试想有种球弦能让你1、比赛更有威力; 2、手腕、手肘和肩膀受伤的几率更小; 3、拍面的甜点区更大,击球更准; 4、还不需要花费额外的费用。“到底是什么样的球弦呢?”我想,你一定会迫不及待地问我。其实,它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只是较软的球弦而已。较软的球弦传递到手臂上的震动较少,而且击球的威力更大。对大多数球员来说,比起硬球弦,软球弦让他们感到弦床更有弹性、舒适,而且缓冲的作用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世界网坛优秀选手都在为如何能发出漂亮、有力的发球绞尽脑汁。特别是男子,更把发球放在第一位。多年来,发球动作一直遵循着传统的教导方法,一直认为好的发球动作是抛球和持拍的手臂一起运行。但近年来,这种说法却被打破。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球员在抛球手臂上举放开球的时候,他们持拍的手臂仍在身后指向下方。这种放慢持拍手臂的动作正是强力发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NBA历史上,优秀的左手球员均为尽可能发挥自己强项的高手,他们所缔造的荡气回肠的辉煌也同样被联盟所铭记史册。有哪些球员曾用自己与众不同的左手写出动人的历史篇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