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学校特色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学校特色建设中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注重学校的文化积累,并回到学校的历史文化中重新发现和解读学校的文化资源,重构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使之符合时代精神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办学特色体现学校的文化积淀.关乎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中小学在教育改革中追求学校特色,就是追求学校文化中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3.
学校特色培育和发展是提升办学品质、走向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学校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办学思想的实现方式。当前,广大中小学把学校特色的创建和发展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从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涌现了众多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4.
沈正元 《江苏教育》2014,(11):23-24
<正>"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学校规章制度的总和,体现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土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推进新建学校的文化建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都以文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不管是历史悠久的学校,还是一所新建学校,都有她自身的文化。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学校文化的转型与重建。因为,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学校文化的变革。由此可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实现学校的价值理想和办学目标,生成和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董宏燕 《中国德育》2013,(16):28-31
学校建设要有特色文化作为支撑,特色文化应该以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学校特色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教育战略指导方针的高度,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指针。学校特色作为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石。一所学校的文化就是它的办学特色,学校文化有特色,学校办学才有特色。因此,从某种意义一L说,学校特色就是创建文化上有自身特色的学校。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点以及学校教育对象实际,我校努力创新德育教育新途径、新方法,着力学校文化机制重建,积极培育校园文化特色,凝练校园人文精神,不断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相似文献   

8.
邱华 《四川教育》2020,(4):70-71
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与学校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路径,归根结底为演绎或归纳两种方式。演绎式往往是基于一个办学理念形成系统的办学行为,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新学校,或者是全盘系统地进行文化打造的学校;归纳式往往是指从办学实践中形成特色,基于特色凝练办学精神,基于办学精神选择文化建设行为,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有一定积淀的学校。  相似文献   

9.
卢勇 《教书育人》2009,(9):20-21
"发展学校特色、追求特色办学"成为许多学校追求的目标.但是许多学校对学校特色内涵的认识、发展学校特色的方法等还存在诸多误区,笔者在这里通过剖析几个案例,发表对学校特色建设的一点看法,希望能给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0.
学校办学特色是学校的重要标识,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推进学校办学特色建设不能不顾学校自身特点,追赶时髦,盲目求新,应该在立足内部需求与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选好切入点。具体说,可以从借助学校人文地理环境、基于学校问题解决、继承和发扬学校办学传统、践行先进的办学理念等角度切入。  相似文献   

11.
当下,学校都非常重视特色文化建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虚无化,无实质研究。有的学校有文化标签,无建设行为;有归纳过程,无演绎过程;有顶层设计,无实践支撑,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对学校办学行为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二是空泛性,无自身特色。办学思想、办学方略、办学目标、管理理念、校训校风等方面,口号一大堆,“争创一流”“以人为本”“人民满意”等,空洞无物,千校一面,无学校个性。三是割裂式,无整体设计。学校内部,办学特色建设、学校管理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个性发展等,一个领域一个工作理念,一个领域一套评价标准,学校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思考和整体部署。  相似文献   

12.
李昌华 《今日教育》2006,(1S):20-20
一、坚持全面发展,促进特色建设。全面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共性,特色建设促进学校发展的个性化。学校全面发展与学校特色建设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学校的特色建设必须建立在学校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而学校的特色建设又会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应加强科学教育、人文发展、心理健康、育德育能等方面的特色建设。这不仅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且会给学校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为学校实现办学理想,提高办学质量创设有利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办学需要特色,但学校在特色建设中却存在不少误区和乱象。问题到底出在哪?我们又该反思什么?学校特色是一种着眼于长远发展、在学校文化积淀与传承中逐步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质。但现在不少学校在特色建设的立足点上出现问题,不清楚为什么搞特色建设,从而导致特色不特,办学定位飘忽不定。  相似文献   

14.
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的、与其他学校不同的独特风貌,这既有物质层面的校舍建设、布局装修、校园美化,更有精神层面的办学理念、学校管理与行为模式、课程文化等,是一所学校总体办学思路在其各项具体工作中所显示出来的积极的、与众不同之处,它反映了学校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科学论坛》2014,(7):I0005-I000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办学校办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文化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品位的重要平台.是学校的灵魂。每一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我校坚持“因材施教、文化育人”办学理念,用文化力引领,打造品牌.倾力建设书香校园,着力提升学校软实力。几年来。学校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6.
“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已成为中小学追求的理想的办学境界。如何创建特色学校,如何认识校园文化在特色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建设与办学特色相匹配的校园文化,是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作出应答的。  相似文献   

17.
学校质量的基石是管理规范化。没有规范化的管理,质量也就成为空中楼阁。但是,只注重规范化建设.或只停留在规范化的水平,办学就失去了特色.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因此,当规范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校的文化建设理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办学特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体现,青岛市实验初级中学的办学特色可以归纳为人本立校,快乐育才八个字。学校秉承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宗旨,弘扬厚德博学、广雅和谐、务本求实、志存高远的学校精神,积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以理念文化为支撑,积淀教师文化,培育学生文化,构建深程文化,塑造课堂文化,探索管理文化以及营造校园文化,初步搭建起全面系统、科学务实的文化体系,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全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高度体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一所学校提高办学品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价值观念的总和,它包括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教风学风、校园环境、校园生活、规章制度、传统习惯等方方面面,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一所学校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的体现,也是一所学校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文化是有力量的,良好的学校文化长期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和教育方法,不断引领学校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