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生态自然现应运而生,而生态自然现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现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推动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2.
刘亮程散文对文明、自然与时间三者关系的独特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慢”的哲学,与当代生态哲学思考存在着诸多契合.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矛盾性认识,一方面体现了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努力与可能,另一方面则肯定了自然的复杂性,以及人认识、融入自然的限度.他的思考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或可对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生态批评中若干争议的澄清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辩证统一原理是一个哲学概念,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哲学是用来指导自然学科的,又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但怎样使哲学与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哲学的指导意义,又使数学问题的解决有更开阔的思路,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以哲学中的辩证统一原理为指导,通过一般与特殊、动与静、具体与抽象、整体与局部的相互转化,例谈职高数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法国的“精神哲学“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的"精神哲学"运动是哲学的唯心主义运动,它具有普遍的性质.这个运动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流行于二战前后约二十年间.从一战结束起,法国各派哲学唯心主义环绕自然与自由、认识与行为等矛盾展开斗争."精神哲学"运动亦以解决这些矛盾自任.运动的倡导者拉维尔试图解决自然与自由这对矛盾;另一倡导者勒·赛纳则研究"行动哲学",试图解决认识与行为这对矛盾."精神哲学"运动在某个意义之下又是一种新的"苦难哲学"运动.但是它不可能对人类思辨的理论与实践的巨大问题提出鲜明的学说.它所自称企求的真理和价值,只有依循站在唯物主义观点上的科学的道路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5.
哲学与哲学教育的凝重,在于哲学的巨大思想力量,它为人们提供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相互关系"的"大智慧"和"大聪明".而要学习好这门科学,就必须有优质的哲学教育.笔者从哲学教育定义入手、分析当前哲学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实施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关键以及改革的主要途径,即从哲学课程体系、哲学教材、哲学教学方法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新原人>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从低到高分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人生境界说是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的核心,尤其是"天地境界"给中国现当代哲学界带来很大影响,而且哲学界对此境界的理解和褒贬也不相同.本文通过解读"觉解"来认识"天地境界",并探索"天地境界"对当代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灵动的.把生命的自然灵动转变成生命的自觉灵动尤其是人类生命的自觉灵动,是教育发生、发展的前提,也是教师走近并表达哲学智慧的必然途径.教师哲学智慧形成与表达的过程就是教师主体性张扬的过程.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精神气质的灵动与自觉,进而引发教师教学个性的灵动与自觉.三者交互融合,自然体现出教师的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的基本命题.在汉代,这一命题被下降为身体与世界的同构关系.首先,按照汉代的元气自然论,人体与自然均被视为“气“的凝结物,所以双方是同质的;其次,自然像人一样有自我完成的身体,所以双方是同体的;再次,身体性的自然是生命、情感、意志化的自然,所以双方是相动相感的.据此,汉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起于人对自然的身体想象,终于天与人的互感和互动.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人化“,在此表现为自然的身体化;“人的自然化“则表现为人以身体为范式建构对象世界.  相似文献   

9.
在“从中国之思想或哲学下手”以“照明中国文化历史中之精神生命”和“中国历史文化之大路”的普遍价值与现代活力的创造性阐发中,现代新儒家重镇唐君毅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精神之一,就是由孔子通古今、合天人、合知行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所奠定而成为中国哲学之基调或大本大原的普遍和谐之融通智慧.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中国哲学中包含了理事不二的内在自然律、生生不已的自由生化原则、虚实相涵的非实体主义、阴阳相依的物质观、生化不穷的位序时空现、理象数合一的象数观、成己成物的自然价值论等思想的有机和谐自然宇宙观.  相似文献   

10.
费尔巴哈哲学是以人为核心的.与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不同的是,费尔巴哈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意识三个角度对人做了整体性考察,阐明了人是包含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完整的人.但是总体上看,由于脱离了实践的观点,他对人的考察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的,到处充满着自然主义的色彩,因而最终没有超越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立足于全球化战略而布局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关照了全人类之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关于世界问题的哲学回应.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类"概念较为恰当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在"类"概念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感性对象性关系,由 自然进化而产生的人类是自然界本质自我意识的彰显,也体现了个体与他人本质的互证关系.自然是人化的 自然,因而人与 自然是本质同一关系.人是社会化的人,因而人与人是本质一体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体现为"社会化的人类",马克思"类思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奠定坚实的哲学基础,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 自然观、"仁爱万物"的博爱观、"天下为公"的义利观、"协和万邦"的和合观等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哲学滋养,普惠理念、共同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旗帜鲜明地提供了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2.
哲学与宗教争夺欧洲思想统治权的斗争构成西方思想史的基本问题.黑格尔力图通过以哲学改造基督教的策略建立哲学的统治.尼采则通过哲学生活的重建、建立一种全新的自然哲学文化确立哲学的统治.他们的哲学策略都预设了自然的可变性,从而陷入历史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观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主要有自然本体论、自然先在论和理念统一论,但都未能正确揭示人类与自然的本质关系。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找到人类与自然统一的现实基础,从而阐明了主体与客体、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逻辑。其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论基石作用,从哲学层面为解读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乃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范式。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哲学高度上来说,是一个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包括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及与社会环境和谐两个层面,其哲学本质就是抑制人类的自然贪欲本能,善待他人和世界万物,让社会生产和消费回归其自然属性,建设一个低熵社会.这一切,都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学说原理决定的.因此说,和谐社会的哲学本质和依据就是构建低熵社会.  相似文献   

15.
依据洛克的自然权利哲学,自然状态下的人们为了维护自然法无法有效保障的自然权利,与他人达成协议,创建了政府,并赋予政府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即是说,政府源于人民的同意,政府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的自然权利.就教育而言,政府有责任去建设安全的校舍,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样,从自然权利哲学的角度看,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契约关系,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有义务去保障学生的生命免受外部侵害.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实践哲学的意义是通过其方法论得以彰显的.通过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致性,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改造的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真正把实践哲学"改变世界"的主旨落实在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层面上.事实上,毛泽东实践哲学的许多命题本身就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功成身退的理想是李白企图调和盛唐时代精神与道家哲学的产物,但二者之间的深刻矛盾使得功成身退不可得兼,李白的功成身退因而主要侧重身退,其核心是对自然的归依与坚守.具有自由与不朽的价值指向.盛唐时代精神的强烈感召使李白不可能执守老庄哲学的原初价值,其对自然的退守因而也便具有了不同于老庄哲学的时代亮色.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相区别的根本维度在于思维方式,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确立,表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意义,因为这一思维方式合理地阐释了入与自然的矛盾统一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思维方式的新发展体现在我们党的"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确立上.  相似文献   

19.
哲学史从字面解释就是哲学发展的历史,可见,哲学史的对象与哲学的对象密不可分.黑格尔就曾说:“在哲学史里我们所研究的就是哲学本身.”所以我们可以说,哲学史也就是人类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认识发展的历史,“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与人的思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庄子哲学的张力体现在言说方式上和深层次的内容方面,本文对于庄子哲学张力表现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庄子哲学中存在着相对与绝对、自在与自为、自然与当然的张力。并简要分析了庄子哲学产生张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