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陈淼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作者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描绘出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将读者缓缓带入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令人身临其境,陶醉其中。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关于描绘祖国山水的文章,已经初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说明: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一、本课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4.
马文 《小学生》2012,(9):7-7
【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全文以"总——分一总"的结构顺序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全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自然段写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特点。第3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文章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  相似文献   

5.
6.
正一、教学目标:1.在随文识字中,恰当地选择运用"联系生活实际""偏旁联系字义"的方法""运用形声字规律"等方法,认识"瑕",通过扩词丰富加深对于"瑕"字的理解,能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提高独立识字能力;2.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默读等方式,体会文章的意境和美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每个自然的内容,通过合并段意的方法,了解文章大意和"总——分——总"的结构,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3.通过对于桂林水的品读,批注读后的感受,感悟桂林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学习课2—3自然段,品味语言,感情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2.初步学会列提纲背诵2-3自然段。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新课 如果有人来到我们家乡南通,问我们南通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准备怎么介绍?(利用学生的经历导入:对祖国的热爱应从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始。)  相似文献   

9.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教材剖析】《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具有以下两大特点:1.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语言美。本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写,语言简洁明了。同时,大量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一幅如画的桂林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琅琅上口,令人心驰神往。2.前后呼应、整齐划一的结构美。这篇课文是按总起———分述———综合的顺序写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先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接着写漓江的水之美,然后写桂林的山之美,最后总结观赏印象。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采取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句式,表现了一种整齐的美…  相似文献   

11.
12.
郭世卿 《云南教育》2015,(Z1):56-57
教材简析:《桂林山水》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更加迷人!接着运用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各种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创没情境,把学生引入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去,让学生既有所知,又有所感,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桂林山水》(五年制第九册2课、六年制十一册1课)是一篇看图学文。它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是以美的情感去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好教材。教学中,我根据“看图不离文,学文不离图”的原则,采取“训练看和想,激发热爱情”的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5.
[学习目标]1.品读桂林之“山”的段落,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用课文中的词句赞美桂林其他美丽的景象。3.拓展积累,给收集的自然风光图片写说明。[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的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靠语言实践,即“言语学习”,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学习语言引入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一个如何使语言表达更流畅的悬念。对课文第二自然段的…  相似文献   

16.
陈金梅 《文教资料》2012,(23):50-51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露珠》是一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的童话,本文就《小露珠》教学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7.
李冰 《考试周刊》2013,(36):47-47
<正>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二、设计思路《桂林山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依据教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三、教学目标(一)认识八个生字,会写十一个生字。(二)流利朗读课文,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培养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18.
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创作迄今已有四十余年,为何其艺术感染力经久不衰而生命力与日俱增?究其原因,在于他在作品中成功地进行了对美的不懈追求和探索。这里,撇开他那驾驭文字的语言美和技巧美,只谈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的画面和美的心灵。用色彩绘画和用文字表现的作品是不同的。图画给予人的首先是直观的视觉感受。它是用色彩、线条等画出可以直接感触到的艺术形象,而文学作品却是用语言来间接地塑造形象的。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1.情境激趣。 教师:同学们,我们全校老师都准备加入“桂林之行”旅游团,我就是杨团长。你们现在可都是桂林的当地导游。咱们打个招呼吧:“桂林的老乡,  相似文献   

20.
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抒情诗,在灵山秀水的描写中,洋溢着时代的精神,表现了浓烈的爱国主义主题。诗歌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明快活泼。内容形式值得玩赏处颇多,但教学时还是攻其一点为好。可借助内容相似的艺术作品,在课堂上营造求知气氛,在比较中领略诗歌的妙处。下面谈谈笔者的做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