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资本与教育不平等的再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的背后事实上隐藏着一种权力关系。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语言资本。在学校教育中,在解释学生学业成就的差异时,很少考虑到由于学生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而带来语言资本或文化资本方面的不平等,语言资本成为再生产不平等的最隐蔽的方式之一。因此,真正民主、平等的教育,必定是以语言资本或文化资本的平等为基础的,是以“话语”的民主化为前提的,否则,任何教育至多也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2.
教育平等是社会平等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教育机会平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我国的“教育平等”有了自己的困难和问题。现实社会中社会不平等的存在,使得教育平等只能成为一个悖命题,教育的不平等才是永恒的主题。人们对教育平等的渴求,更多地反映的是对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渴求,其实是在追求“教育公平”而不是“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3.
教育平等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教育哲学史上几种主要的教育平等理论的述评,力图阐述教育平等的实质。指出:卢梭和罗尔斯的"补偿原则"只是一个公正的原则而绝非平等的原则,它消灭了旧有的不公正而又制造出新的不公正,消灭了旧有的不平等而又制造出新的不平等。公正的分配原则是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应用于教育就是应该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资质和能力进行不同的教育。结合我国的教育实践得出:包括平等在内的教育问题不能通过教育本身来解决,只能通过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来解决。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教育理想,教育平等、均等与公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现实却并不尽如人意。就目前而言,我国基本上是教育平等似“实”而非、教育均等美梦难圆、教育公平摇摆不定。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必须立足平等、追求均等并力求公平。  相似文献   

5.
远程教育也称为远距离教育(distance education),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方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教育形式,而远程教育由于有远程传播技术的支持,教师和学生双方是不直接见面的,相互的交流只能依靠于传播手段,超越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李金芝  姬哲 《职教论坛》2007,(9S):27-29
从教育历史来看,自由派教育有三种诠释:人文科学的教育、自由人的教育和解放思想的教育。自由派成人教育是以“自由人的教育”作为逻辑起点的。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自由派成人教育中所蕴含的平等参与、个体需要、服务道德、课程文化、劳动分工等与教育平等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注教育平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辉 《教育学报》2005,1(3):53-58,91
教育平等应当全面体现于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中的权利和教育后的权利等三个方面的平等。不仅社会本身不平等,学校也在参与和制造不平等,因此更有必要关注教育平等。只有通过履行国际承诺,扩大教育供给,促进社会公平,才能逐步向教育平等迈进。  相似文献   

8.
以政治平等为基础的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教育同资本主义民族教育的概本区别,实现教育权利的平等,是为了争取各民族在经济,化等一切领域内的平等。各民族有自主管理和发展本民族教育的权利,这是民族教育平等权利得到以实现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视野     
2005就业压力仍不能缓解;与十大新职业面对面;农村社会阶层正在发生的微妙分化;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鸿沟中国教育公平受关注;新利润途径:为穷人服务。  相似文献   

10.
保罗·弗莱雷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研究,他的关于“平等、爱、谦逊及信任”的教学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理念:教师与幼儿首先是作为“人”相遇在一起的,师幼之间应是一种人格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幼儿,信任、热爱幼儿,在与幼儿平等对话与交流中以智慧、情感启迪幼儿。  相似文献   

11.
对小学阶段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平等”的问题,它是平等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在不同时期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有所不同,现代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足科尔曼提出的,他认为教育机会均等有四个标准: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参与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结果均等;教育对影响生活前景机会的影响均等。现在,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理解一般包括以下三层涵义:(1)就学权利平等,即每个人不论其种族、性别、家庭出身、  相似文献   

12.
重要更正     
做平等中的首席: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要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实质上是强调教育者对学生心灵的尊重。因此,教师必须彻底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育思想,革除往昔高高在上、板着面孔说教的陋习,以平等、民主的姿态走进课堂,介入教学、做师生平等中的首席,与他们进行真诚的情感交流甚至灵魂沟通,从而为其习得知识、增强能力搭建一个和谐宽松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教育是促进女性发展和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但从现实情况看,当前的学校教育在多个不同侧面和环节尚存在着性别偏斜和性别歧视现象,妨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此,应当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和措施,消除教育领域中各种或明或暗的性别不平等因素,以促进两性平等及女性的成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在谈到教育的平等时曾经有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教育的平等包括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教育过程的平等。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为此,有人根据胡森的理论提出:不给任何一个学生以特权。无疑,就教育机会的平等而言,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机会平等不同于平均主义的统计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平等的涵义至少应该包括教育机会起点的平等、教育机会实现过程的平等以及作为公平意义上的教育结果的平等。“作为公平意义上的平等”是文章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在与平均主义的“绝对平等”相区分,并赋予平等以新的内涵。正确理解教育机会平等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笔者从教育机会平等问题的理论缘起出发,尝试从理论上对机会平等的概念进行再思考,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我国当前教育机会平等领域内存在的实际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育不平等现象及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述了教育不平等的内涵,并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从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我国当前的教育不平等的经济、制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现阶段的农村高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现象,既妨碍了教育质量的整体协调提高,又损害了一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以及助长了社会等级意识。要实现教育平等,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教育法》的有关精神,努力培养一支致力于实施“平等教育”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做好教育结构和布局的规划与调整,平等配置教育资源,取消不合理的政策和做法,以确保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课程,是教育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之一,它集中地、具体地反映教育目的与教育要求,在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的地位。一般来说,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就是: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就是在课程、教师、学生三者关系中进行的。如果说,普通学校教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教与学的信息交流,而远距离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则是分离的,学生和课程则具有更加密切的关系。因此.尤需不断地加强远距离教育的课程论的研究和建设,努力提高远距离教育课程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平等和教育平等是两个较为复杂的范畴。莱伊从平等的对象、范围和目标等三个方面对平等范畴做了界定,认为平等对象包括个人平等、组内平等和组别平等,平等范围有分配和所得两种,平等目标则包括结果平等和机会平等。他进一步从平等的价值、属性、选择原则出发,对平等的选择进行了阐述。莱伊对平等的研究从多方面启发我们重新审视教育平等,对教育中的平等理解以及教育平等的选择等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00米跑,跳远两个教学实例,简单阐述了什么是“平等教育”,如何运用“平等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探讨“平等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效果,进一步改革体育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