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样也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模式.在当今的多媒体时代,对传统图书阅读与网络阅读进行深入的探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市场运营等实践活动也有着强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多媒体时代的传统图书阅读与网络阅读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高校网络阅读的发展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沂秋 《兰台世界》2005,(15):48-4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人们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的途径和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破了空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网络阅读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开始走人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生活,并对传统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人们开始对年轻的一代的读书状况担忧,甚至批评他们是没有多少阅读欲望的一代.有鉴于此,笔者对网络阅读的概况、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使人们对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阅读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阅读从符号中获取意义和知识.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网络阅读、数字阅读成为阅读的新趋势.然而“纸质图书消亡论”、“阅读危机”、“国民阅读率走低”等声音也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4.
周静  王友胜 《图书馆》2008,(2):44-46
宋人读书范围广、数量多,读书人不分阶层,队伍庞大,整个社会形成浓厚的读书风尚。读书生活和读书带来的崇高社会地位促使宋人具有自觉而强烈的藏书意识。当藏书越来越丰富,又为阅读和学习提供更多方便,使人们读书更努力。宋人的读书和藏书相互促进,助推了宋代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阅读是人的权利,阅读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阅读应当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今天,重建家庭藏书非常必要,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图书馆在大众阅读中有着重要责任,应主动采取措施推动大众阅读。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已经进入了多媒体时代。网络化的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一种惯常阅读模式。相对的,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模式则受到了较为强烈的冲击。科学技术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因而同样也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模式。在当今的多媒体时代,对传统图书阅读与网络阅读进行深入的探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市场运营等实践活动也有着强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多媒体时代的传统图书阅读与网络阅读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人们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的途径和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破了空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网络阅读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开始走入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生活,并对传统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人们开始对年轻的一代的读书状况担忧,甚至批评他们是没有多少阅读欲望的一代。有鉴于此,笔者对网络阅读的概况、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使人们对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有更深刻的了解。一、网络阅读内涵和产生的根源阅读是人们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也是信息知识的产…  相似文献   

8.
速阅读时代的都市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把人们带进了速阅读时代。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早已成了明日黄花,看报进入了浏览速度。阅读方式的变化,要求着报纸、特别是都市报人对既往的发展模式和报道方式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9.
阅读活动直接影响着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他阅读的核心理念是经世致用,强调发奋苦读,希望阅读所得切合实用.他通过藏书、借阅等方式获得文本.辛弃疾的阅读活动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随着生活经历而不断改变.  相似文献   

10.
读书的叛徒     
书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石,希特勒却粉碎了这块基石,成为读书的叛徒。希特勒喜欢藏书,痂迷读书,阅读了大量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但他却走向了人类的反面。读书固然重要,但须慎读,这是反思希特勒读书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以它超强的传播能力,占据了年轻人阅读主流的半壁江山,也为中学生阅读、创作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等的平台。实践证明,网络阅读让学生拥有一种平等自由、舒展松弛的阅读心理,也为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师生互动和对话过程。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2.
何官峰 《图书馆》2014,(3):56-58
家庭藏书及其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家庭藏书是让阅读深入家庭的落脚点和开始。面对当下家庭藏书缺席之惑,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完善家庭藏书,进而做好针对家庭藏书的推荐书目工作。这些思考的目的,是为了给家庭阅读和全民阅读铺就一条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为弘扬中国藏书文化,推进当代藏书建设,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藏书文化研究委员会拟于2013年9月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图书馆与民间文献——第一届藏书文化学术研讨会"。为此,特向全国图书馆界和学术界同仁征集论文,欢迎踊跃参加,共襄盛举。一、征文主题:1.民间文献的史料价值与当代应用;2.民间文献的收藏现状研究;3.民间文献的分类编目;  相似文献   

14.
王之延 《青年记者》2017,(13):11-13
伴随着数字浪潮的到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重塑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一度主导人们阅读习惯和认知习惯的传统大众媒体日渐式微.本文探究在平台型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付费墙制度与平台参与有机结合这一盈利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静态阅读时间被碎片化,纸质阅读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被打破,"途书"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推崇的一种阅读方式。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新的载体不断出现,帮助人们实现"在路上的阅读",带给人们一种学习娱乐的新体验。论文探讨"途书"带给人们的好处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传播、手机电视、移动车载电视、楼宇视频,新媒体影响下,人们生活的快节奏与多元性,催生了时间的零散性,快阅读,浅阅读,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被不断开发,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悄然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影响下网络短片不再是边缘化的新生事物。本文立足于近年来信息爆炸的时代大环境,对网络短片及其视觉表达、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东莞图书馆的家庭藏书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包括家庭藏书网络管理系统的定位、系统的技术路线、系统特性等,并结合该系统对当前家庭藏书管理的个性化与规范、简便与专业、资源共享与隐私保护的矛盾以及如何与图书馆更密切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数字阅读将因5G技术的应用迎来新的变革.2020年初,疫情期间人们生活与网络联系愈加密切,多种网络应用与数字阅读结合.数字阅读的市场呈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和发展前景,在新的社会互动中构建起新的文化和社会习惯及规范,它突破时空的限制,替代着日常社会的行为,模糊虚拟和现实的界限,以一种新的方式嵌入社会结构中形成媒介逻辑.数字阅读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的进步迭代,商业新模式的确立,也是人类新的生活方式的展现.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的私人藏书楼皕宋楼与八千卷楼出现时间和所处地域都较为接近,文章从藏书楼命名、藏书利用、藏书散失原因、藏书特色、藏书来源、藏书结局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得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融入了网络元素,甚至改变了文化思维.网络技术推进了世界的发展,人们充分地享受着网络科技所带来的诸多便利.人们只要登陆网络平台,就可以浏览各种新闻信息,观看电视节目,进行网络购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而网络技术对人的思维模式所带来的冲击使得人们的观念意识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信息也给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鉴于人们普遍使用电脑操作而导致"提笔忘字"现象的存在,河南卫视推出了《汉字英雄》节目,引发了汉字大讨论,同时也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本文旨在从《汉字英雄》节目看传统文化在网络传播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