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一月二日,浙江日报在头版刊登启事,要求广大读者对该报记者的工作表现进行监督。其内容是:一、记者联系群众好不好?二、记者的采访作风是不是艰苦深入?三、记者所写的报道有没有失真?四、记者有没有“以稿谋私”的行为和其它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纷繁复杂多变的,记者要用手中的笔客观如实地反映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这就要靠记者自身的素质——记者的观察力。观察力的强弱是衡量一名记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记者观察得越深刻,他所写出来的东西越有思想性,观察得越细致,他所写出来的东西就越生动。记者要有观察力,那么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观察  相似文献   

3.
有位记者采访一位厂长,问:“办企业有什么想法?”厂长摇头感叹:“难啦!求技术人才难,设备改造难,开发新产品难……”厂长一口气列出了许多个“难”字,难得这位记者无法再提问。这使我想起了今年5月5日首都机场欢迎聂卫平参加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获胜归来时,一位记者问聂卫平:“比赛前和比赛时想到什么?”聂认真想了一下说:“的确没想什么,只有什么都不想才能把棋下好。”聂的回答实事求是,记者没有抓到预想的豪言壮语,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4.
记者与读者     
1986年春节,大年初二。我正坐在房里看电视,老父亲走到我跟前:“阿云,有一个女同志来给你拜年。”我站起来走到小客厅,没见人,却见桌上放着一网兜苹果。“哎,怎么走了?”老父亲也颇为奇怪,“她说她是一个医生,专门从汉口跑来看你。”“是她!”我惊叫了一声,毫不迟疑地提起苹果就往楼下追,没人,又往电车站  相似文献   

5.
颜瑾 《新闻采编》2005,(2):44-45
与几位朋友聊天,聊到时下记者“贬值”,不免感慨。  相似文献   

6.
记者是社会各种公仆中以报道为天职的一种。记者的工作与人格当然应当受到尊重。但追求无冕之尊,自居宾外宾、客上客,稍微招待不周就还以颜色,表面要抬高自己,实则是自我贬损。当然,社会上那种“记者不到不开锣”,甚至花钱买报道的风气也实为对记者的溺害和对新闻事业的玷污。 记者的发令枪应当是新闻(不管这新闻发生在工厂、农村、井下还是战场),而不应当是(起码不应完全是)请柬。请柬后面有新闻,但大量的新闻面前无请柬。记者应做“新闻记者”,而非“请柬记者”。手持请柬而去,带着现成的稿子而归,永远造就不出一个出色的记者。  相似文献   

7.
在基层采访,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单位领导向我们诉苦说,现在个别媒体的记者在基层已经到了令人讨厌的地步,太有损于记者的形象了。有的到单位采访非“一把手”不见,似乎没有“一把手”出面陪同,就体现不出记者的“价值”;有的把新闻当成谋取个人利益的“跳板”,不给好处“不动手”;更有甚者,个别记者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动辄就用“曝光”、“见报”等手段来要挟基层,不达目的不罢休。难怪有人把记者列入了“三防”重点对象。   新闻记者有舆论监督的权利,那么谁来监督记者呢 ?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8.
9.
究竟什么样的记者最受读者和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许久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笔者认为,新闻记者无论是作为党的喉舌,还是人民的代言人,最起码的是个具有一身正气的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一个"写作高手"。记者每写一篇文章,或用一个好典型、或用一件新  相似文献   

10.
记者,《新闻学简明词典》上说,是新闻事业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那什么叫采访呢?是为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问、听、看。记、想是采访中的五个环节。从这些经典语言中透出的信息是采访必须到现场,必须掌握第一手材料。难以想象,不到新闻发生地,不见新闻当事人,不访不问,就能写稿发稿,就能当记者。 可现实中既不乏这样的事,也不乏这样的人。一是要现成材料。记者不是直接去“望、闻、问、切”,而是让别人代劳,苦功别人下,材料别人整。记者成了编辑,拿着别人的材料涂涂抹抹,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就去发表。…  相似文献   

11.
钱江晚报创办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中,报社的历任领导和每一个普通记者坚持晚报“心向读者,情系万家”的宗旨,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传递百姓心声,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这里,我们撷取了一组读者和记者间的故事,它们无不浸透着晚报对读者的真心真情。 (一) “报社的编辑叔叔、阿姨们像亲人一样关心我,多次给我送来通过报社捐赠的钱物,给我买学习用品等,嘱咐我照顾好爷爷奶奶和弟弟,要好好学习。我不善说话,只能使劲点头,不让他们看见我眼角的泪花。”在作文里,周伟红这么写道。这篇作文后来被晚报的编辑叔叔阿姨们编发在他们的“晚潮”副刊上,题目是《说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主流媒体记,尽最大努力寻求与读的共鸣,让读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教育和熏陶,才能做到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与感染力的完美结合,才能发挥出媒体最佳的宣传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二月二十七日《新华日报》一版上有一条消息,说的是金湖县委书记苏金必,在元旦前夕收到一封署名“一群小伙”的来信,悬求领导帮助卸除“彩礼”包袱。苏金必同志对此十分重视,随即请人将此信原文抄出加按语贴在县委大院门口,并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倡导树新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相似文献   

14.
15.
读者工作,作为社会信息交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工作的前哨部位,就已经肯定了它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其实际不然,这个直接体现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职能的最敏感、最活跃的环节,即是当前图书馆工作中最薄弱的一环。其关键就表现在智力结构上。诸如:其一,在思想认识上:由于社会的原因,长期以来在图书馆界,尤其是其领导层,一直是把图书馆业务工作分成“一参二编三流通”的等级。这是产生读者工作部门智力结构不合理的基本根源。其二,在人员安排上:年迈体弱者多,新到馆者多,文化水平低者多,学识浅薄者多。这样,其实际是把最重要、最有生命力的前哨阵地,变成为仅仅是“取书还书”的机械地传递场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传媒行业的记者与编辑两个职位间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论述,从记者该怎样配合编辑的工作出发探讨发现其中的默契,借此更好地提高记者和编辑在稿件采编方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当下,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很大,因此,传统媒体记者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自己的新闻采访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于跃 《新闻传播》2009,(9):107-107
电视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电视摄像记者不能像文字记者那样,采用多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进行采访或创作。电视摄像记者,除了必须亲临现场,用手中的摄像机客观、真实地记录事件和人物,还要让拍摄到的画面充分恰当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成熟的电视记者必须练就过硬的拍摄技巧:包括持机技巧、镜头运用技巧、分镜头拍摄技巧等等.但熟练掌握上述技巧,并不一定就能成功地拍出好的电视作品.电视作品,是通过直观的活动画面,来表现情节和内容的.作品的内涵要靠画面这种载体来传达给观众。有时.一个短暂但富有感染力的镜头,  相似文献   

19.
20.
“谁是我们的基本读者”? 1993年第九期《中国记者》刊出以《请您参与办好<中国记者>》为题的读者调查问卷后,共收到1003份问卷,来自除西藏、湾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甚至有远自墨西哥来的。 一些读者工工整整抄下问卷,绝大多数读者都写下了感想、批评和建议(下期将摘发部分读者来信)。其中,来自中央级报刊台的问卷有16份,省级报刊台的72份,地市级报刊台的2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