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2.
近期从一家文摘报上读到一则简讯,说某地一位记者被该报社长以“反面报道有点多”而加罪辞退,使我这个毕生致力于新闻批评、舆论监督的地方党报老记者感到十分惊诧和愤慨。我特地找到刊于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上的《从“反面报道有点多”的记者被辞退看舆论监督的尴尬》一文,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新闻标题怎样制作才能生动、活泼?一位老编辑告诉我:“标题要想做得活,动词一定不可缺。”他还给我举出两个例子:一是《参考消息》报曾经登过一则标题,叫《中国鞋在德国“踩”住意大利》。你看,他不说中国鞋在德国多么畅销,已经超过意大利了。而是用了一个动词“踩”字,既形象,又贴切,对比鲜明,把意大利“踩”在下面了,映衬出中国鞋的畅销。二是《北京晚报》有过这样的标题:《记者盯上了中国入世》,一个“盯”字把记者们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注程度充分显现出来,“盯”住不放了。老编辑的经验对我很有启发,我便…  相似文献   

4.
致读者     
本刊读者调查活动中,曾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他说:“《中国记者》和读者交流的机会不多,交流也仅限于刊登一些鼓吹刊物效果的文字,对敢批逆鳞者,《中国记者》能否耐得住心情?”读到此信,本刊总编辑即刻旁注:“欢迎批评!”这是真心话。我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似乎是常见的人和事中“挖”新闻,有力不从心的尴尬,当记者是时常碰到的。近几年我在采访实践中常有一些感触。 如卖菜之事司空见惯,记者采访很容易聚焦短斤少量和价格问题。前年下半年我在开化县一菜市场发现,一位中年妇女卖的大白菜个头大都比人家小一半。于是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她回答说:“现在小家庭多,条件好,吃菜图新鲜。像我卖的小号大白菜,烧烧一大盘,刚好一顿清。”这“一顿清”给我启发:这位农民善从城镇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去改变生产销售方式,以适应市场竞争,不是蛮有新意吗?我便写出了《杨大嫂专卖小号菜》等三个农民经商片断。此稿在《衢州日报》刊出后不久,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便在一版倒头条位置加花边转载。  相似文献   

6.
有位记者曾经问过许多企业家:“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几乎是一个:“最需要被人们所理解。”一提起《工人日报》,我就想到自己是很幸运的。因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工人日报》不仅深深理解我,而且坚定地支持我,实在是改革者难觅的知音。 1984年,我在本溪率先租赁了消防副食商店,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围绕着姓“社”姓“资”问题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7.
1983年春夏之交,我去长江流域作了一次采访,写了《长江,愿你早日恢复青春》和《浩浩长江,何日百舸争航?》两篇通讯,发表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 有位青年记者曾经问我:长江流域那么广阔,记者只身一人,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全局,抓取主要问题,及时写出报道呢?我的回答是:  相似文献   

8.
无意第一     
无意中,今年我竟在新闻界创下了两个“第一”:第一位登上帕米尔高原祖国西疆最西哨的女记者,这是站在边境线上才得知的;第一位直书当代正红正“火”名人之弱点的记者,这是新闻理论界一位前辈问我那篇《再看陈章良》“创意”时才得知的。 虽说记者当有“第一”意识,新闻就重是否“首创”,但我确是无意自己创第一。盛夏,选拔京城10名中小学生组成“帕米尔高原探险营”,同行大都说我“疯了”:千万里行程,你能保证无空难、无车祸、无天灾、无人被偷被抢被袭击被……你搞这项活动挣不到“回扣”,出不了大名,也不可能滞洒浪漫走一回,更甭想由此而升迁……何苦来哉?  相似文献   

9.
赵金  吴飞 《青年记者》2004,(3):54-56
赵:吴教授,您好!近年来,媒体记者因采访被打、遭遇“封杀”的事件层出不穷,新闻媒体甚至把2003年称作是“记者被打年”。今年1月份,中国足协对广州《足球报》“封杀”一事引起媒体和学界对采访权的再次关注。那么,在新闻理论上是如何定义采访权的?采访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是我喜爱的读物之一。尤其是“一得录”、“新闻采写讲座”、“地方报台”、“说长道短”等栏目,每期都通读了,受益匪浅。在我周围的同行中,也对《中国记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也有美中不足。例如1988年11期第29页《写稿的朋友今何在?》一文的开头“我在一张全国性的报纸工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当记者是个“美差”,我说,还怪苦的。不过,我爱吃这个“苦”,虽苦犹甜,虽苦犹乐。1985年我才正式当企业报——苏州钢铁厂《苏钢报》的记者。干上了记者这一行,稿件在自己报上刊登是不成问题的,但要像一位同志说的:“有本事在上一级报纸刊登”,就不那么容易了。起初,我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初踏上新闻岗位的人,需要经受许多诱惑,经历许多困惑。某日出差,与几位“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乘客在火车里闲侃。听说我是人民日报记者,一位“款爷”高诵一支《记者谣》:“一流记者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拿红包,四流记者写本报。”诵毕,两眼盯着我问:“你是几流记者?”我淡淡地吐出几个字:“末流记者,把夜熬。”“熬夜”这个字眼,我并不喜欢;对于朋友,我常这样说:一年里的所有双数月份,我都属于月亮。那是些“暗无天日”的日子。  相似文献   

13.
新闻系毕业生的素质缺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一次我想采访全国妇联主席,便直接打电话到北京妇联找她,被告知要采访主席必须通过妇联宣传部,答应之后约定时间才有可能通话。”“生活中的记者离书本的描叙是那么遥远,他已经失重于我想象的云朵,跌落到地面,融入人群,焦头烂额只为领取每个月的工资。”“我看到总编在印刷前撤换了一些稿件,因为收到了紧急命令。第一次我睁圆了眼睛看着总编,后来几次我连头都不抬了。”以上是一位到《望东方周刊》实习的新闻系大学生的感言。我读后心情很复杂。大学新闻系老师可能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她注定会遇到这些尴尬的事情。教新闻采…  相似文献   

14.
记者在采访中要接触各行各业、各种性格的人,因此“挨撅”碰钉子的事是难免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被撅被碰之后找找原因,对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发生,大有益处。一位记者去采访电影演员姜文。见面之后,记者首先问姜文说:“听说你最近又拍了一部片子。”姜文回答:“《本命年》。”问:“什么意思?”答:“你这都不懂还搞采访!”从这件事可以得到下列启示:  相似文献   

15.
编辑越俎代庖──记者的另一种尴尬郭映普刚建曾撰文《记者的尴尬》,勾勒了记者群的“世像百态”。当跨上“二轮车”穿行于工厂、农村、学校时,当拿起笔来顺着格子爬行时,我倒没有“新闻没了轰动效应”、“当不成名记者”、抑或“常吃闭门羹”的尴尬,而有的是与椅俱来...  相似文献   

16.
曹罡 《视听界》2001,(5):58-58
从高校退休的邻居张教授是个特别认真仔细的人。一次他突然问我:“你们记者的‘身后’是什么?”我一时被问得糊里糊涂。他见我搞不明白又笑着说道:“你们在搞新闻报道,常常有个记者对着镜头作一段开场白。”“那叫现场报道,”我插嘴解释。他说:“对!就在这个现场报道中,十有八九的记者都说,‘我的身后’怎么怎么着。”张老怕我不信,边说边拿出他的记录给我看:某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淡》播出的《悉尼——另一个赛场》,报道北京在悉尼申奥情况。记者张洁面对镜头介绍说:“观众朋友,我‘身后’就是  相似文献   

17.
陈升钧同志在去年第10期《新闻战线》撰写的《莫当“穷”记者》一文,分析了记者致“穷”的三条原因。那么,记者怎样才能由“穷”变“富”?我想谈谈三点感受。其一,想当“富”记者,脑子要勤。我们有些记者总是爱向报社领导要题目,自己不肯动脑筋。这种爱国省事,爱吃现成饭的状况不改变,记者是“富”不起来的。一个聪明的富有的记者,应该熟  相似文献   

18.
今年第一期的《中国记者》刊登了一篇《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研究人员的调查》。其中的一项是:您是否经常与新闻业务人员交往,您认为他们对新闻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运用的情况如何。 据说,日本的新闻界把专家们视为“天敌”,因他们挑起新闻媒介的错误来入木三分又毫不客气。接受《中国记者》调查的这些专家当然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朋友,但是我想,读了他们对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看法,新闻圈中的不少人可能会产生自惭心理。在八位被调查的专家中,除了一位没有正面回答外,其他七位的基本看法是:“重视学习新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9.
1961年3月8日,英国电影女明星费雯丽抵达美国纽约访问,刚走进机场休息室,一位记者唐突问道:“请问你在《乱世佳人》中饰演什么角色?”她一听记者这样提问,马上反问道:“你看过那部片子吗?你读过那部小说吗?”记者回答:“没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将我列为本年度“中国记者风云榜”的20位候选人之一,虽然最后没有入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我仍然感到满足与感动。因为这是对我及奔忙在社会新闻一线的记者的肯定与鼓励。今后,我将更努力地为党的新闻事业奉献青春与汗水。 我1995年参加新闻工作,在时近9年时间里,先后从事过版式设计、编辑、记者,现在在温州都市报社会新闻部担任记者。在我的采访经历中,主要采写批评报道或暗访类报道。近两年来,我用报社配备的针孔式摄像机,先后采写、拍摄了《揭开席梦思肮脏内幕》、《大门紧锁出演“淫舞秀”》、《千里卧底揭火车偷渡黑幕》、《七天七夜追踪黑心猪肉》、《戳穿“联络员”的把戏》、《接客上路?先交保护费!》、《三万盗版带藏地下》、《记者亲历“招工陷阱”》等系列报道。曾多次有人打电话或发短信给我,甚至找上门来,进行威胁恐吓。但报道刊发后,许多读者拍手叫好,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我尽到了一个记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