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几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他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和融合,最后形成了黄帝、炎帝族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这时的黎民(也称庶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与百姓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阶级。到了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袭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  相似文献   

2.
《同学少年》2012,(9):52
据《山海经》记载,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共同战胜了从南方进犯的九黎族。来自九黎族的俘虏就成了黄、炎部落联盟的奴隶,称为"黎民"。当时,各个部落都由许多氏族组成,黄、炎部落联盟大约有100个  相似文献   

3.
《家教世界》2013,(9):10
据《山海经》记载,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打败了从南方进犯的九黎族。来自九黎族的俘虏成了黄、炎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当时,许多部落都由氏族组成。黄、炎部落联盟约有100个氏族,每个氏族又各有自己的姓氏,因而黄、  相似文献   

4.
据史书记载: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打败了由南方进犯的九黎族。九黎族的俘虏成了黄、炎部落联盟的奴隶,被称为“黎民”。  相似文献   

5.
“黎民”和“百姓”两个词现在通常指一般的人民大众。由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沿革,称呼人民大众的词语很多,现摘举几例,以供大家参阅。史书记载,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他们同东夷一起打败了从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民族,并俘获了大量的敌人。这些俘虏便成了炎黄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如《诗·云  相似文献   

6.
据传说,约四五千年以前,中国境内有很多部落。黄河中上游有黄帝、炎帝部落;黄河下游有太吴部落、少昊部落;东南方有九黎部落,酋长叫蚩尤。这些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炎帝部落与九黎部落为了争夺土地,曾发生过一次战争,结果炎帝部落败北。炎帝向黄帝求救。后来炎、黄两部落联合,与九黎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一带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九黎部落失败,蚩尤被杀。九黎部落一部分退回南方,一部分留在北方,一部分被黄炎俘虏,充当了奴隶。因为是九黎的人,所以当时可能就被称作“黎民”,到西周时还有“黎民”的名称,如《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糜有孑遗。”  相似文献   

7.
古代,将居住在南方的人,泛称为“蛮族”。而南方各族中亦包括“黎族”人。据说有“九黎族”。所谓“九黎族”,就是当时有九个部落,都是“黎族”人。相传这九个比较大的部落,每一个部落里又有九个兄弟氏族,总共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组成。蚩尤就是“九黎族”的首领。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组成的“九黎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部落。他们比较早地进入中原地区,由于这个地区土地肥沃,非常适于种植和发展农业。所以,成为古代强大部落族之间互相争夺之地。古代,将居住在西方的人,泛称之为“戎族”。  相似文献   

8.
一 太古之世,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幅员广阔的中国大地上,东西南北中,先后结成不同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蕃衍生息,征服和改造自然,孕育并昌明文化。随着社会的向前进步,以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盟为中心,融合其他一些氏族和部落,形成了华夏族。约当公元前21世纪,以华夏族为主体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夏、商(一称殷)、周(又分西周和东周)为中国历史上最初的3个朝代。  相似文献   

9.
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素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著称于世的民族。大约170万年前,我国便进入了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原始社会。据《吕氏春秋·持君览》记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这里所描述的“太古”时代,就是人类第一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那时无阶级压迫,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当原始社会进入到一定阶段时,氏族制确立了。当氏族制发展至一定阶段时,若干互相通婚的氏族,组成部落。为了扩大奴隶、则富和领地,氏族部落之间发生频繁战争。在战争中一些利害与共的部落联合起来,结成部落联盟。参加联盟的各氏族部落首领,组成联盟议事会。由联盟议事会选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并决定重大事务。  相似文献   

10.
战争 ,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 ,远在文明出现之前 ,史前原始社会 ,就已自然而然地降临了。我们手持棍棒石器的先民 ,为了争夺生存条件 ,拿狩猎工具当武器 ,进行你死我活的战斗。文明的曙光露出了地平线 ,战争的规模和频率随之都增大了。氏族部落之间的联合及融合 ,就在这战争的过程之中进行。我们的人文始祖黄帝 ,跟另一个大的部落联盟领导人 ,炎帝 ,携起手来 ,和蚩尤较量 ,大战于涿鹿之野 ,打败了这个桀骜不驯的战神 ,蚩尤的部落人民 ,也就成了我们炎黄前辈的一部分。进入三代 ,战争成为最重要的政治活动。夏禹的儿子废除了相沿已久的氏族…  相似文献   

11.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父系氏族阶段的两个较大的部落.他们在同其他部落一起,彼此通过不断交往和战争逐渐融合,缔造了华夏族,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局面,共同创造了史前时代光辉的华夏文明.现在关于"炎黄子孙"和"炎黄世胄"的称呼,炎、黄是指炎帝和黄帝.炎帝距今已有5200年,而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8年,距今亦已有4696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太嗥、炎帝、黄帝、少嗥、颛顼称为"五帝".其实"三皇五帝"都是象征性的人物,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虽然是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却能反映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溯源中华     
中国是我们国家名称的简称。但中国名是怎知演变的?中华一词的内涵是什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回答出来的。笔者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供读者参考,请批评指正。一、关于九州的推演我们的祖先,自传说的炎帝黄帝时代,就繁衍生息在黄河流域,至今已有5000多年。经过五帝、三代的开拓发展,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结合的国家。远在上古时期,炎帝临魁、帝承、帝明等就已在黄河流域建立了部落,并开始有部落联盟,至炎帝第八代榆罔时任部落联盟长,亦称天子。后来黄帝部落由黄河上游逐渐发展到中游地区,经过深鹿之战打败了量尤,又经过…  相似文献   

14.
论先秦时期福建地区的民族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古属蛮、越族分布区,新石器时代就有土著越人在这里生息和劳动。夏、商、周时期闽越及徒入的氏族先民创造了较为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福建地区的诸多氏族部落又泛称“百越”,驺姓的“闽越王”仍处于部落联盟阶段,比较封闭。他们创造的先秦文化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从起源到初步形成的时期,融汇了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中心的部落集团,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又历经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凝聚,到秦汉时期方初步形成。“天下一家”局面的出现,也正是天下邦国、部落“国家认同”的结果。在上古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自“中心权力”出现以降,直到周代臻至完善的“服”制,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制度保证。“服”制展现了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国家认同”包括了对于中心权力和对于夏商周三代王朝的认可与服从,这是诸氏族、部落列为中华民族成员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典藉极为丰富的国家,具有四千年之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经过多次不断地民族融合,才逐渐形成了现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成份——汉民族,就是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不断融合的结果.1.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它是由"黄帝"、"炎帝"和"蚩尤"主要是这三个远古时代部落联盟不断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儿女至今自称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后裔".这是因为,根据古史记载和神话传说,最先创造我国远古文明的,是黄帝和炎帝这两个部落群.他们最早都居住生活在陕西,后来  相似文献   

17.
百姓:在奴隶社会中,“百姓”指奴隶主阶级,“百”表示数量,“姓”是族号。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度被破坏,有的庶民地位上升变成新兴的地主,有的奴隶主贵族则下降为平民,“百姓”一词逐渐成为普通民众的统称。民:奴隶无姓,或称之为“黎民”“庶民”,表示众多之意。董仲舒《春秋繁露》  相似文献   

18.
我们常说,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史书《国语》中记载,黄帝部落生活在渭河下游,而神农氏族的始祖炎帝生在姜水,即今天的陕西宝鸡一带,宝鸡是炎帝的发祥地。传说炎帝是农业之神,医药之圣,因教会百姓用火,故名炎帝,号神农氏。今天,吴老师在炎帝故里就带同学们瞻仰、拜谒一下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的陵园。  相似文献   

19.
在上古时期有一个古老的氏族大隗氏(鬼族部落),居于中原溱洧流域大隗山一带,炎黄时期曾与轩辕黄帝联姻。大隗氏后因战争等原因向北、向西迁徙,作为“鬼方”成为三代时期的一支重要力量,因长期与商周对抗而名载史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第一册有不少节介绍到匈奴,但对匈奴的兴衰和去向等,不够具体,或没有涉及。对此,本文略作补充,供教学时参考。自远古时候起,匈奴就一直生活在我国北部。根据文献记载,战国以前,这里曾先后出现过被称为“荤粥”(音勋育,与夏为邻)、“鬼方”(与商长期战争)、“玁狁”(音险允,常向周侵扰)和“戎”或“狄”的氏族和部落。这些氏族或部落已经与中原华夏各族有密切的关系。到了战国后期,这些互不通属的氏族、部落逐渐形成了两个族系不同的部落联盟,其中一支称“匈奴”。“匈奴”一语乃是匈奴人对自己的称呼。匈奴和其他民族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公元前三世纪,匈奴已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铁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