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菁莲 《学周刊C版》2020,(17):191-192
目前,有许多具有教育愿景的学校积极向校园推广优秀的地方民俗文化,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如忽视实用文体的重要性、活动式教育与课堂教学尚未有机融合、文化建设活动缺乏有力保障。为改善这些难题,就要从把握好课堂教学,观摩民间工艺,进行作文写作训练,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这些方面努力,以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师生的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的良好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许多具有教育愿景的学校积极向校园推广优秀的地方民俗文化,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如忽视实用文体的重要性、活动式教育与课堂教学尚未有机融合、文化建设活动缺乏有力保障。为改善这些难题,就要从把握好课堂教学,观摩民间工艺,进行作文写作训练,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这些方面努力,以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师生的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的良好开展。  相似文献   

3.
莆仙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剧,其源起可追溯至唐代,随后不断发展,吸取了宋元明清各朝多方戏曲的优秀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民俗文化的结晶,具有极大的文化意义。如今,莆仙戏在多元化文艺形式的冲击下面临着传承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将之纳入小学音乐课教学当中,使学生增强对莆仙戏的了解,培养热爱戏曲,热爱传统文化的氛围,对于保护莆仙戏,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以兰州市为例,以民俗文化进中学校园为主线,结合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推动民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以民俗文化为载体,以幼儿发展为目的,巧妙利用幼儿园的各种物质条件与活动形式,创设以民俗戏曲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工艺文化和民俗饮食文化等为内容的环境,增进幼儿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6.
莆仙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至今表演仍遗留些许古代戏曲说唱等风格,是珍贵的“宋元南戏的活化石”,值得令人研究、继承.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文》2005,(5):82-82
民俗文化是世界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它的内容十分广阔,大体上包括了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看似大俗,但未必不包含着大雅;它看似个别,却又孕育着普遍;它看似固定,然而又时时在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8.
王亚芳 《文教资料》2007,(28):30-32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事象,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民俗文化具有培养青少年民族自豪感、提升青少年知识素养、激发青少年创新意识、形成青少年健康生态观和养成青少年文明习惯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3):7-8
书法是一门兼具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的学科,书法也是美术中的一部分,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书法往往是被一笔带过或是直接忽略的。然而,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得到传承与发展。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改的实施,很多学校开始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以此来加强学校的书法教学。中学美术教师在学生的书法学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美术教师的书法教学策略直接影响着学校的书法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我们国家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现在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也越来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这一活动。特别是在小学学校教学中,学生在这个时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将立足小学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及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淑英 《考试周刊》2013,(25):123-123
莆仙戏是中国戏曲剧中历史最悠久、表演艺术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其是乡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却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莆仙戏的表演手法与艺术精神两个方面分别探究其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的四大梆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之一。民间的音乐、曲艺和街头演出都哺育了上党梆子,使它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茁壮成长起来。它和民俗文化紧密相连,活跃在民间的各种娱乐场合中,如庙会、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等。本文通过探讨上党梆子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发展,了解到上党梆子为民俗活动提供了服务,丰富的民俗活动也为上党梆子的生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上党梆子的传承必须与民俗文化的发展相呼应。  相似文献   

13.
传承民俗文化,首先要提高全体民众的文化自觉,是一桩非常艰巨的伟大事业,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而且在传承角度和传承途径方面要进行细致分析.本文对民俗文化教育学意蕴的传承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途径进行民俗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4.
莆仙戏脸谱是莆仙戏演员塑造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以莆仙戏脸谱图案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和资料整合为出发点,分析莆仙戏脸谱图案的文字、动物、线条、器物纹理、纹理夸张化和行为具象化的勾画艺术特征,以及早期与现代的配色艺术特征,并以莆仙戏脸谱“张公”、戏神脸谱“田公元帅”为例,论证莆仙戏脸谱有受到莆仙民间所信仰的神灵形象的影响,民间信仰活动也为莆仙戏戏班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后,概括总结了不同的脸谱艺术图案特征与图案折射出的源自生活的图案含义,进而以莆仙戏较为特色早期的“包拯”脸谱为例,比较分析莆仙戏“包拯”脸谱与其他剧种脸谱的差异性及成因。对莆仙戏脸谱图案的研究有助于推动莆仙戏脸谱文化和非遗莆仙戏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5.
广场舞源于社会生活,产生于人民群众中,人民群众是广场舞的参与者、传承者与推广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场舞更加表现出趋新性。本文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对广场舞进行解读,观照其作为生活文化的本身,更挖掘其得以传播、流行的心理机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社会与生活。  相似文献   

16.
民俗文化历经长期的嬗变、汇聚,绵延千年而被保存下来,沉淀下来的精华潜移默化为我们民族独有的社会心理,在引导、规范我们的精神风貌、人生态度、观念行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价值。优秀民俗文化在个性方面的重要阐述与示范对大学生个性的教育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加强对大学生人生态度、人格尊严、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塑造大学生个性,实现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不断完善与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陈哲 《文教资料》2011,(21):75-76
本文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了使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要发掘民俗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宣扬这些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国下一代能否廉政的角度出发,指出廉政文化进大学校园的重要意义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探讨学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对教师的要求。为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构建和谐社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亳州剪纸是当地民俗文化的艺术再现形式,从岁时节令剪纸、婚嫁喜庆剪纸和祈福剪纸三个方面入手,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亳州民间剪纸在民俗文化及其传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关注,当地政府部门要对亳州剪纸的生存环境进行保护,采取在中小学开设剪纸兴趣班,请剪纸艺人进高校课堂,建立剪纸学习网站,编写剪纸书籍等传承方式,走"传承、保护、发展"三位一体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