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确地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是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一些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以词的含义去理解古义,这就会闹出笑话。要注意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1.词义的缩小。就是古义反映事物的范围大,而今义反映的事物范围变小。如:①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妻子",古义指"妻子儿女"。而今义指"男子的配  相似文献   

2.
"赤子"的本义是"初生的婴儿",其命名理据是"一尺长的小孩","赤"通"尺"。后来指"百姓"。"丈人"的本义是"成人",其命名理据是"一丈长的人",后来专指"岳父"。古代各个朝代的长度单位不一样,理解词义时,既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以今律古。  相似文献   

3.
现行古汉语辞书多将古文献中表“率领”义的“以”字释为介词,但据古字形所示词义、与动词相同的用法和分布、动词异文、训诂学家以动词相释及与动词同义连文的语言事实,则充分说明了它应归属动词而非介词。  相似文献   

4.
熊湘华 《时代教育》2013,(11):138-139
"以形索义"是训诂学中解释词义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引进"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既能追溯到词的本义,又能进而探求本义和引申义之何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词语的精确含义,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古今双音同形词语的产生和发展,是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结果.词义是连接古今最重要的线索和通道,在阅读古书时,应对古今词义的异同特别予以关注.若不能正确理解古今同形词语,会在阅读理解古代文献时出现失误.古今同形词语有不同的情况,在理解时要针对不同情况的特点加以区别对代,切忌在阅读古书中以今律古,望文生义,造成对古文献的误读.本文试以《左传·隐公(元年至十一年)》为例,分析古今双音同形词语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6.
郭在贻先生《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认为在理解古代作品中的词语时须树立历史的观点,他指出:“语言中的词汇和词义都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因此,训诂学不能满足于对词汇和词义作静态的、共时的描写,还要对词汇和词义进行动态的、历时的考辨和分析……由于缺乏历史观点,许多注解家往往用词的今义去代替词的古义,以致误解了原。”语教材的编在注解言词语时大体上秉承了历史的观点,但仍有少数注释存在以今律古的问题。下面就《愚公移山》中一处注释提出笔的看法.以待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现实环境,一般是指一个语言成分出现的"上下文"和"前言后语".它对语义影响是最直接的.学生要理解词义、句义,就必须引导他们利用语言环境,理解和把握在特定语境中的感情色彩,从而理解内容,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8.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例如: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江""河"在文中专指长江、黄河;今天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2.词义缩小。例如: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相似文献   

9.
结合古汉语具体用例,从词义引申角度,探讨动词"以"的"使令"义来源,说明其由"以"的近引申义"致、送"义进一步抽象而来,存在于兼语式的句法环境中。"使令"义动词"以"与介词"以"在句中较易混淆,对两者特征进行辨析,进一步明确"以""使令"义用法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张冬华 《考试周刊》2014,(29):25-26
本文主要阐述了"古今沟通"方法在中学文言文实词教学中的应用,分别从"古义"、"今义"的界定及古今沟通价值、沟通古今词义的方法、古今沟通方法的实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宁武方言口语中保留着大量古语词。本文对这些古语词进行说明和解释,不仅可以展示宁武方言的词汇特点,也可以为汉语方言研究提供一些语料。  相似文献   

12.
聂玮  赵晓 《商洛学院学报》2006,20(4):69-70,86
方言词语中的一部分是古语的保存。按照音、义对应规律,结合文献材料,以商洛市商南县青山话为基础,考求了商洛方言中常用的三十个古语词,为利用方言材料辅助古汉语教学和探究现代商洛方言的来源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语教学对语言知识的讲授主要侧重在共时层面上,把一些共时变异形式视为不规则或固定用法来讲授,要求学生特别记忆。其实共时的变异形式和不规则形式是由历史语言演变造成的,系统完整的外语语法教学应该同时参照语法的历史部分。文章以单词发音拼写规则与词汇形态屈折变化规则的教学为例,探讨了外语教学如何借鉴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并应用到共时语言知识和语法的讲授中,以及历史语言知识对共时语法中特殊变异形式的解释作用,同时对学生心理和语言观上的影响也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古语词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语料。山西阳泉方言中保留了丰富的古语词,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活的语料。  相似文献   

15.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是在继承和批判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索绪尔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批判继承主要体现在他早期,即青年时代运用共变音理论研究了原始印欧语的元音系统,借此把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比较构拟法改造成内部构拟法,使语言学研究由历时的比较转向共时的比较,由变化或交替规律的研究转向系统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从近代到现代、后现代,艺术作品的内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文章将艺术作品置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从历时与共时两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7.
谈剩余语素     
剩余语素是语言历史发展的产物 ,共时体系中的剩余语素都是从普通语素演变而来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词语形式复音化 ;二是文字形式偏旁类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山西大宁方言果摄的读音类型和历史层次.从共时平面来看,大宁方言果摄的读音可以分为三类:①主要元音为[ei]的读音;②主要元音为[a]的读音;③主要元音为[o]的读音.从历时平面来看,山西大宁方言果摄字的差异反映了语音发展从先秦到唐五代、元明时期的不同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19.
临潭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汉语语词,是考释古词古语的重要依据。本文仅选择一些动词,通过列举古代文献中的例子和现今临潭话中实际运用,说明了临潭方言词语和古代汉语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整体性的角度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宏观上分析和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其基本思路是把纵向的历史的研究与横向的内在逻辑的研究相结合;文本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著作的研究、党的文献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