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开发必须牢牢把握高效生态的发展定位,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着力推进主体产业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投资发展重点,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协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科学选择重点产业和优先领域,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推进体制...  相似文献   

2.
李兴防 《新高考》2010,(3):62-64
【热点综述】黄河三角洲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近期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思路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山东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功能定位的区域发展战略。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应积极运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准确把握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形成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开发建设思路,打造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政策措施体系,加快实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相似文献   

4.
《滨州学院学报》2010,26(1):21-21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了黄河三角洲的功能定位:立足山东半岛城市群,依托环渤海,面向东北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这是山东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为山东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对完善全国沿海经济布局、提升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地区A股上市公司仅11家,上市公司少,资本结构不合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从总体上看,黄河三角洲地区A股上市公司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处于中低水平,总体财务状况比较稳定。在黄河三角洲升级为国家战略之后,滨州和东营两地的上市公司得到更多资金关注,经营业绩最好,其他城市也应以此为机遇,积极壮大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黄河三角洲地区上市公司应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创新机制等措施,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给黄河三角洲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从分析高效生态经济的内涵出发,着重分析了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生态与环境保护薄弱。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制度保障、提高经济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黄河三角洲区域内的发展更多的还是以资金资源投入和数量增长为主要内容的"硬"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虽然得到关注,但仅停留在"解放思想"的阶段,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而言还远未破题。由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外向程度不高,专业分工不强,大企业嵌入式特征明显,长期以来主要沿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距离高效生态的要求和定位还有较大差距,体制机制创新任务艰巨而繁重。为此,要以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协调推进的体制机制为目标,坚持观念先行、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区域联动和借鉴吸收的原则,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为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对高等教育有着不同层面的需求,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大众化教育必须确立自身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选择。作为定位原则,应体现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技术性应用型等;在发展战略上政府应明确目标导向实行政策倾斜,要综合利用资源,提升高等教育实力,实行低重心办学并体现其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对2009-2015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民生活和开放程度等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政策实施效果的分析表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政策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存在一定不足。应加强区内协调合作,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创新与人才支撑力度,完善区域生态立法,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背景下的滨州经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背景下的滨州经济发展策略,关键就在于滨州能否秉持新战略指导思想.孙子兵法中的很多观念对区域经济背景下的政府公共管理有着很强的指导借鉴意义.首先,经济区背景下公共管理要坚持"必以全争于天下",克服行政区经济发展的弊端,在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基础上,要追求经济发展的最高境界--"全胜".其次,滨州的经济发展应善于借势,"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城市圈,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不断开辟和发展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取得滨州经济发展的新突破,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银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银领作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教育内部分工对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我国人才市场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反思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表达,是我们对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位于黄河三角洲的博兴、惠民、无棣、阳信、高青、广饶等县境内,出土了大批佛教造像,这些佛教造像组合形式众多,布局匀称合理,装饰纷繁华丽,既具备山东地区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一般特征,又具有黄河三角洲的地域特色,皆以具体可观的形式展示佛学教义和佛家旨理。  相似文献   

13.
《滨州学院学报》2020,(1):44-54
通过对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动态交互系统进行理论分析,推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设立有助于提升当地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水平。在实证分析过程中首先用熵值法处理指标数值,并用耦合协调度表示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程度。之后引入控制组并加入个体、时间双固定效应,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发现,政策实施显著提升了当地整体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水平,而其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性,分析了原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目标定位的类型、误区、原则三方面详细论述了地方本科院校的目标定位,从办学理念、队伍建设、校园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固有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制定正确的目标定位与科学的发展战略是所有合并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已经走过磨合阶段的地方合并高校实现实质性融合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适度、创新、特色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地方合并高校的发展目标与战略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的战略定位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现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它的发展规划离不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扶植与引导,离不开计划调控、土地政策调控、产业政策调控、财税调控、金融调控等宏观调控的法律政策的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建设的目的是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政府生态伦理责任建设。对政府生态伦理责任的内涵,政府生态伦理责任建设中的困境进行了探讨,并探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政府生态伦理责任建设的途径:政府要正确处理好经济高效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承担起政府保护生态利益的责任;政府要履行宣传生态文明的责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政府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价值观,以实现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背景下的滨州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滨州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其经济发展应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坚持工业兴市,打造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极,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打造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并把滨州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型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9.
职高生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既要有社会层面的素质要求,又要有职业层面的素质要求,只有这样,职高生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持续发展,实现自我。 一、敬业精神 第一,应从开发社会经济新资源这样一个新视角来培养新世纪青年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职高生首先应适应时代要求,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素质目标应明确化,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各行各业(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分布在各行各业,有的在生产岗位上,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其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有的在经营岗位上,直接…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的新定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现实背景出发,提出新时期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立足点,即理论上的核心观、发展观,实践中的针对性、层次性,给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新定位,即特定素质养成及相应教育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