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奇的鸟岛》这篇课文介绍了青海湖鸟岛是鸟的乐园,描述了鸟类遇到危险时共同对敌的惊心动魄的情景。文章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活泼,既能让我们感受到鸟岛的神奇,又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妙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自然、美景”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神奇的鸟岛》是一篇介绍地方风物的文章,文质兼美,不仅语言生动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条理清晰,好学易懂。课文主要介绍了青海湖西北角鸟岛的地理位置以及鸟岛上十万多只水鸟相处融洽,  相似文献   

3.
整合教学资源 优化课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海英 《广西教育》2008,(28):55-56
《鸟岛》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文章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利盛世老师在这节课中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结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教材解读:《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写大自然的课文,但本课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理念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共有32篇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第一个单元由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和"语文园地一"组成,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我采取"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正是要求同学们通过仔细地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家乡的景物。  相似文献   

7.
【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次综合性学习.一则语文园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有两方面:一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二是从大自然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8.
【教材解读】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次综合性学习,一则语文园地。本单元的四篇课  相似文献   

9.
彭宏辉 《考试》2009,(4):24-24,9
《天窗》是语文S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美且充满了哲理性,通过描写乡下孩子对小小的天窗外的事物的想象,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理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题的大环境下去学:先通过导读课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再分别从4篇课文中体验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自然美景,最后再通过单元总结课整体感悟,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本文想象极为丰富,语言极为优美,带领我们访问"山里的朋友",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教学本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  相似文献   

12.
复习内容本单元包括三篇讲读课文,两首古诗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篇文章围绕春天来编排,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在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黄秀婷 《小学语文》2009,(1):117-119
一、文本解析 (一)走进文本,了解教学关联 《大自然的启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安排的一次综合性学习。它是结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教学开展的小综合学习。本单元包含两篇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两篇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和《语文园地三》。综合性学习渗透在文本教学之中,体现了单元教材内容的整体性、专题性,同时也为学生及时开展综合性学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鸟岛》一课第3自然段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句,自读感悟鸟儿之“多”;揣摩文章写法,体会课文语言之“精”;配乐练习背诵,内化课文语言之“美”。在开放的学习、感性的渲染、灵动的历练中,焕发、培育、彰显了语文课堂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走遍干山万水”这一专题,编选了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从人文感悟的维度看,三首古诗词、三篇散文及“语文园地”有机组成了五彩斑斓的画卷,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设计思想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学习这个单元,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注意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特别是精读课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反复研读;要在大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看看它们是怎样为作者的表情达意服务的;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学习这个单元,还要作适当的摘录。本单元的教材特点是:课文大多是名篇,展现的是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各色姿态,文章精心描摹自然景物,细致表达作者的情感,篇章结构精致美观,语言生动、优美而又耐…  相似文献   

17.
正《鸟岛》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它主要描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某日,听区里某位老师执教《鸟岛》一课,发现其在课堂教学中相当注重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引且颇有成效——现将其要领总结为四个词:读短、读细、读长、读活。  相似文献   

18.
<正>《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课文是围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行组织编排的,共有四篇文章,分别是《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有四个模块29篇文章。《荷花》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9.
李伟 《山东教育》2011,(1):51-53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一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组元形式,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从内容方面看,四篇课文从动物、植物、景物几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大自然是美好的:从形式方面看,有名家经典散文,有古诗,不同的形式具有共同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主题为“感受大自然”。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一组文质兼美的课文,其中《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是精读课文,并且这两篇课文有别于一般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作者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极其充分地“人化”。在自然的人化同时,也是人化的自然,从而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心境、自然的感动、自然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