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诸葛亮略考     
雷俊杰 《考试周刊》2014,(14):15-16
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诸葛亮在叔父诸葛玄的带领下,来到荆州刺史刘表统治的襄阳生活。本文从诸葛亮家庭背景、避乱襄阳、遇见明君、文学成就、后代情况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谢启昆是清代著名学者,但其生平及著述年月不详,本文考究了其主要事迹和著述的年月。  相似文献   

3.
"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两者之矛盾即王国维难题之所在,此问题对区域文化研究者有启发意义,并可在当前地方文化研究中利用"佛教四句破"扩充和丰富这种对立格局.纪晓岚谓<春秋集义>作者李明复"始末无考",乃失察之言.查<春秋集义>序跋、<合川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等书,可以初步判定李明复籍贯乃今重庆市合川区合阳镇濮湖村.文章据此排除了李氏为陕西合阳人、山西安泽人、浙江天台人的几种说法并说明了诸误说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衣食住行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它们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而"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是中国文化史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饮食生活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秦汉饮食主要以画像和考古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秦汉主食、副食饮食结构和对烹饪食具与烹饪技术的考察考证,充分反映了秦汉丰富多彩的饮食生活.从饮食结构上看,秦汉主食仍然是五谷杂粮,副食有丰富的肉食、种类繁多的蔬菜.在原料加工、烹饪技艺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5.
李白家世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内证法证明李白不是胡人,亦不是李广等人后裔.李白系出身于寒俗的“斗鸡徒”之家.他少年时因遭遇“北门厄”事件,致使家破人亡,此后遂“隐易姓名”,只身逃到四川“绥山”(峨眉山)一带.李白的真实姓名不是姓李,名白,字太白.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9,(6):37-40
《四库全书》关于闽东籍作家的籍贯记载常出现纰漏,诸如闽东籍作家籍贯误为其他省份地区,闽东籍作家所属区域有误,关于闽东籍作家籍贯的考辨流于表面,等等。从相关的方志资料入手,进行较为深入地辨析,以期展现闽东籍作家籍贯的历史情实。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对荀子籍贯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荀子山西郇邑人说(包括临汾说、临猗说、绛县说等);二是河南原卫国故地人说;三是河北邯郸人说.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察,本文认为荀子的籍贯为赵国都城邯郸是具有较为充分依据的.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对荀子籍贯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荀子山西郇邑人说(包括临汾说、临猗说、绛县说等);二是河南原卫国故地人说;三是河北邯郸人说。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察,本文认为荀子的籍贯为赵国都城邯郸是具有较为充分依据的。  相似文献   

9.
元代政治家、书法家赵孟頫入仕蒙元,成为蒙元王廷中的重要儒臣,在文化上受到蒙古、色目民族之尊崇。他与西域民族大臣一起坚守中原儒家政治文化、立场,为蒙元政治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推行汉法儒治之决策,起到积极作用,并在蒙元文化多元化中使儒学确立为大统一政治的主流意识,加强了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了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0.
兖州地区的佛教传播源远而流长,根基深厚,名僧辈出。从《续高僧传》、《佛祖统纪》以及禅宗的历代灯录来看,兖籍僧人与华严宗、天台宗、禅宗等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都有渊源关系,并在这些宗派的早期形成过程中起过一定的作用。用用用用佛教用籍,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用禅用用用用用禅用等兖籍用用用籍用兖州用流用兖州用知名僧人的生平事迹、言行用宗派渊源,试图以此为线索,对兖州地区的佛教发展历用进行一个简短的回顾。  相似文献   

11.
谢彬出身贫寒,八岁入私塾启蒙,喜读王船山《遗著》。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尔后,留学日本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反袁斗争,受孙中山赏识。归国后,赴新疆考察,著有《新疆游记》一书,孙中山称他为有志之士。后赴云南调查,著成《云南游记》。在北伐战争中任职,大革命失败后,退隐家园,著书立说。1947年任船山中学校长,第二年病故,享年61岁。毕生著述达30余种,近千万言,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学者。  相似文献   

12.
《全宋词》收录了两个同名词人姚述尧的词作。其实,第1442页收录的姚述尧,乃为姚瑴。将姚瑴误为姚述尧,始于朱彝尊,王梓材、陆心源至《全宋词》皆误从其说,二人之生平事迹亦屡被混杂。  相似文献   

13.
贾岛的知名度,不仅仅在于他曾是一个释子,曾有“推敲”的典故,有众多的追慕、仿效者,还在于他把作诗当作了生活。他专心的苦吟,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也应该成为后人景仰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宋人冯山,字允南,蜀地著名文士,在巴蜀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其生年失载,甚憾。笔者据《全宋诗》冯山诗作《丁卯除夜》推断其生年当为1031年(宋仁宗天圣九年)。  相似文献   

15.
汤斌是清代勤政爱民、刚正廉洁的名臣。他兴利除弊,为民造福;同时毁淫祠,兴社学,挽颓风,厚习俗,民风为之一变。他选择任能,大力整治吏风。他严于律己,自奉俭约。他的学问人品为同代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16.
明初有大批汉人甘为元朝遗民,戴良最为典型。他忠于元廷,力图复元,事不可为后隐居四明,以诗文抒发黍离之痛。朱元璋召其入京,坚辞不就,终死于京师。其气节令人钦佩,其诗文亦卓有成就,后人于此多有研究。但是关于他死亡的具体地点与方式,史志记载及后人叙述多不尽相同。今人对这一问题已有所涉及,但多语焉不详。文章对有关戴良之死的历史叙述进行考索,力求还原历史,揭示戴良之死的真相。  相似文献   

17.
粤西文学从唐代"二曹"后一千多年的缓慢发展,至晚清整体崛起,其中"杉湖十子"是其重要的支柱性力量。其代表人物龙启瑞、朱琦及汪运、彭昱尧、高书浚、杨继荣、曾克敬、李瀛、赵德湘、黄均祖等十位志同道合的诗人,在桂林杉湖畔聚会唱和为群,其作品汇集成册,特点凸显,成就颇高,影响深远,具有较为明显的文学流派特征,对于推动粤西文学发展及其晚清诗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沈亚之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才名和诗歌在当时文坛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沈亚之籍贯、家居之地、生平、仕历等情况系统和清楚地考索,可以在更深层次上全面了解沈亚之其人其诗。  相似文献   

19.
耿志 《青海师专学报》2011,31(1):112-116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英国政府迫于经济的压力,开始实施"十年规则",用以指导国家战略政策的制订与执行。20世纪30年代初,面对欧亚法西斯势力的战争威胁,英国政府最终在1933年底正式废除了"十年规则"。"十年规则"不仅仅是1919-1933年间英国国家战略的指导性原则,而且对之后直至二战爆发英国的国家战略,尤其是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卫兰 《台州学院学报》2009,31(4):28-32,53
陈孚近体诗、古体诗的用韵,其近体诗分为18部,与“平水韵”大致相同,只是合并了“平水韵”的若干韵部。古体诗分24部,其中阴声韵7部,阳声韵11部,入声韵6部。与宋词通用的18部有别,主要体现在阳声韵臻摄、山摄仍分立韵部,入声韵的不同韵尾未混用。陈孚诗歌用韵反映出元代台州语音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保留古音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