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经验的记者,在采写一篇新闻或通讯的时候,总要反复考虑报道的目的性:为什么要报道这件事?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能起到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只有明确了报道的目的性,才能提高报道的质量,使报道有思想性和针对性,才能得到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
观察什么?     
记者到现场采访,究竟应当观察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明确一点,观察要有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报道思想,二是指稿件主题。有时采访,尽管对准备写的一篇稿件主题不那么明确,或者是暂时虽无题,但总得有个报道思想,才能明确观察什么。倘若采访时连个报道思想都没有,那种无目的的观察很难取得什么收获。因此,有的年轻记者,虽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到了现场采访,东也看,西也瞧,却观察不到有用的材料,问题在于缺乏一个报道思想作指导.训练有素的记者,到了现场采访,往往是不慌不忙,一眼就抓住富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关键在于他“心中有数”,报道思想明确,站得高,看得准。那么,在报道思想指导下,究竟应当观察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报道自身的任务和特点决定了自身的目的性,其目的性又必然反映在价值取向上。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提倡什么与反对什么,新闻制作者的脑子里必然有个鲜明的价值取向,并根据这个价值取向去提炼主题、选择村料和行文制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深度报道中的焦点问题?如何才能抓住焦点问题?焦点报道如何才能“拉”出“响”来?这是当前新闻报道中极为关注和热衷探讨的问题,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如何抓住深度报道中的焦点问题? 什么是深度报道呢?《新闻学简明辞典》中说:是“一种阐明事件  相似文献   

5.
胡立德 《当代传播》2006,(4):99-100
电视记者运用镜头画面反映报道新闻事件时,镜头的目的性和合理性是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镜头的目的性,一般包含两方面涵义:一是摄像记者和新闻编辑在报道新闻时,想要通过镜头内容来反映什么事实或说明什么主题;一是记者和编辑在拍摄或剪辑镜头时,对画面手段和技巧运用出于什么想法和意图。本文主要是从后一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林卫 《新闻界》2012,(3):20-22
财经工作报道能不能嬗变成财经新闻报道?如果可以,应当坚持什么原则、运用什么方法、有什么规律可循?本文从主角与主体、程序与流程、单向与多向、拼搏与博弈、利害与利益、规则与规律等七个维度阐释了财经工作报道嬗变为财经新闻报道的发力点。  相似文献   

7.
做任何事情,都有个目的性,有个着力点.媒体融合要达到什么目的,着力点是什么?是提升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确需要提升,但现实状况是,传统媒体的困境并没有根本改变;是做强新兴媒体?新兴媒体的确需要尽快做强,但现实状况是,新兴媒体并没有走出成功的路子.这使媒体人困惑、纠结.我想,走出困惑,解开纠结,应当把融合的目的性放得更开阔些,不要纠缠于具体项目的顺逆、成败,而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提升传媒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上来.  相似文献   

8.
刘宏 《青年记者》2008,(9):8-10
一 当研究中国的政治报道时,最容易引起我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政治报道与政治文明是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中国的政治报道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政治?反过来说,是否只有等到中国的政治文明建立了,中国的政治报道才能获得巨大的进步?一句话,就是谁影响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成为记者和公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领域.面对突发事件,媒体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应如何报道此类事件?怎样报道才能使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人民日报在各个时期突发事件中的表现,代表了党报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科技报道应当怎样搞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适合读者的口味?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四点要求: 1、科技报道要坚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什么就报道什么,千万不要想当然。不能为了使报道看起来更吸引入,就胡乱地往里面加点什么。2、科技报道要有点趣味,文学的趣味。你报  相似文献   

11.
杨权宾 《新闻世界》2004,(10):30-30
干采编工作,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最近有什么线索?因为只有掌握了有报道价值的新闻线索,记才能有的放矢的去采访。所以,新闻线索好比作战时的信号.指示你采访的方向和新闻所在。  相似文献   

12.
画瓢     
敏感对于每一个新闻记者是可贵的特性,这种特性能使任何事物都逃不过新闻记者的嗅觉。区别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是新闻记者依靠他的敏感和嗅觉而锻炼成的最起码的才能。然而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常常使新闻记者丧失或者根本无法获得他的这种特  相似文献   

13.
有人把批评报道称为"负面报道",但是在我看来,所谓的"负面报道"不等于负面影响。善意的、适当的和负责任的"负面报道",对改进我们的工作很有好处,能及时提醒和帮助我们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这有什么不好?——郑少三  相似文献   

14.
四月的中国,北方笼罩在扬沙、浮尘中;南方则饱受泥雨困扰。新闻媒体以高度敏感作了充分报道。为此,本刊组织了一组特别报道,请几位参与这次沙尘暴报道的记者编辑从我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说开去: 1、近日连续出现的沙尘天气使你首先想到什么?你认为一个敏感的记者首先应想到什么,敏感记者的眼光视角、思维习惯、报道面会与别人有哪些不同?怎样把自己的关注面扩展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之外? 2、今年你报道过哪些与风沙天气、植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环保等有关的报道?从什么角度切入的?你觉得你的报道有哪些地方与别人不同?3、你觉得夸年关于天气变化的新闻报道与往年有何不同?有变化体现在哪里?没变化原因是什么? 4、与电视气象报道相比,报纸应怎样深化和改进气象服务报道?当前新闻报道的热点问题中,有哪些应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报纸怎样开创气象服务、气象报道的新思路? 我们期望从风沙天气报道看新闻工作者的报道视野、新闻敏感和综合把握能力,探讨新闻工作者面对这类事件应有的综合反应能力和报道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经济报道尽管有了较大改观,但一些稿件的可听性仍然比较差。那么,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经济报道吸引人,有较强的可听性呢?此文简略论之,以抛砖引玉。着眼于人有些经济报道之所以枯燥乏味,常常是由于文中“没人”。一写经济,就是数字、术语、产量、效益等各种经济现象,而忘记了创造财富的人,正所谓“只见物,不见人”。有篇  相似文献   

16.
“编辑部最近需要什么稿子?”“你那儿有啥新鲜事儿?”这种对话,常常发生在编辑与地方记者、通讯员之间。提问者的意思是,对报纸的报道计划不了解,希望得到提示或题目。回答者的意思是,任何新闻,文章总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你叫我出题目,我得先知道你那里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只有使报道计划同实际情况对上号,才能要求作者写什么稿子。我刚刚踏上新闻工作岗位的时候,对于编辑部的报道计划是十分看重的。那时,我当记者在基层跑,远离报社,交通不便,通讯也很困难,对全局缺乏了解,每当拿到一份报道计  相似文献   

17.
人们看到浙江日报上关于黄岩与平阳对比的报道,龙游、衢县与临安的对此报道,都认为这种报道劲头大,效果好,是一种好方法.那末它到底好在哪里呢?这种方法是否有普遍意义呢?在进行这种报道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对比报道的好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它能很好地暴露工作中的矛盾,并且给解决矛盾找出途径.任何工作都有两头即先进和落后这两头.先进和落后是矛盾的,是事物内部的两个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法制报道以自己独有的色彩,在千姿百态的报苑中争芳斗妍。法制报道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可循? 法制报道同其他报道有其共同性,例如,真实性的原则,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任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等等。但也存在着自己的特殊性,以其鲜明的个性取悦于广大读者。法制报道姓“法”,民主法制建设通过新闻手段加以传播,这就是法制报道质的规定。我们既要摸清法制的特点,又要摸清新闻的特点,而且,还要把这两方面的特点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有弄清法制报道的特殊性,才能更好地体现普遍性的原则。具体一点讲,要注意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崇人之德     
荀子给学生讲课,有个学生问他:“请问老师,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荀子告诉他:“君子无论有没有才能都美,小人无论有没有才能都丑;君子有才能就会平易近人又正直,并且以此来开导别人,没有才能也会恭敬谦虚,用敬畏的态度去侍奉人;小人有才能就会傲慢又邪僻,并且用骄傲轻侮的态度待人。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另一个学生向他提问说:“老师您能具体说说,作为一个君子,应该具有哪些品德呢?”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新闻同质化泛滥的现状下,谁有特色,谁就能吸引读者眼球.地方媒体如何才能摆脱国际报道稿源单一、缺乏特色的困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