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魏以后的汉语,新词数量增加很大,其中出现了通过比喻手段使古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节词组合成新的双音词,并被广泛运用。这些词主要是动词、名词和形容词。这类动词的结构特点是“名词语素+动词(名词)语素”;名词的结构特点是,结构中前后语素之间的语法关系一是定中关系,二是并列关系;形容词的结构特点是“名词语素+形容词语素”  相似文献   

2.
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几经修订,多次更易,对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情形概括为如下几种: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使动、为动用法等。其中,除了“名词作状语”一说之外,其它诸说都指明了词性的变换。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材语法知识词性辨析,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实词类);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拟声词(虚词类)等12种词的分类,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划出词的意义单位,辨别词的性质。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实际当中运用最广,学生对动词和形容词往往掌握不好,容易混淆。怎样能准确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呢?教学中发现动词和形容词有如下几点不同:  相似文献   

4.
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其一定的含义,也有其不同的重叠形式。如AABB式的,一般是形容词,ABAB式的,一般是动词。不过,“一般”并非“绝对”。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特殊的重叠形式。  相似文献   

5.
在古汉语语法的教学和研究中,人们特别喜欢讲活用。当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用在名词的地方,就说是动词或形容词活用成名词。相反,一个名词或形容词用在动词的地方,就说是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简虽简单,但在有些情况下,活用说似乎不能令人满意。如,《史记》中有“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的句子,句中的“坚”和“锐”是形容词,但由于分别用在动词“披”和“执”的后面,构成动宾关系,于是  相似文献   

6.
对英语搭配的习得和积累是英语学习者向高级水平进阶的重要途径。搭配与自由组合及成语的区别主要在于词与词之间在形式和意义方面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按照性质,搭配可分为语法搭配和词汇搭配两类。语法搭配又可据其中心词不同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限定词四类;词汇搭配可据组合关系不同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名词+名词”、“名词+动词”、“名词+of+名词”、“动词+副词”、“副词+形容词”六类。不同习得阶段,搭配习得的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全面分析句式“NP+VP+AP”(NP为名词或名词短语,VP为动词或动词短语,AP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中“VP”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8.
朱芸 《现代语文》2008,(5):102-104
本文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对外汉语教材<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中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其中部分动词和形容词具有名词用法.但是,在词典和教材生词表上并未将这些动词和形容词归入兼类词,也未标明其具有名词用法.本文试图通过描述这些动词、形容词的分布状态概括出其共性.  相似文献   

9.
徐慧 《学语文》2014,(1):61-62
一、引言国内学者对动词名化的争议主要集中于动词名化是动词“名物化”还是动词“名词化”。“名物化”的说法最早是由《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在1956年提出的,它把句子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和形容词看做“名物化”。史振晔根据“词义”来定词性,赞同动词名词化,只承认带有名词、代词定语的动词和词组是名物化。  相似文献   

10.
“动、形转名”即动词、形容词活用名词,是古代汉语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对处于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是否活用名词,不应持全盘肯定,全盘否定或持回避态度,应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当动词、形容词处于主、宾语位置,它们的结构形式和显层关系意义相同时,其隐层关系意义则成为其是否活动为名词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讨论英汉翻译中词类转译的问题:一、名词与动词的相互转译。二、形容词与副词的相互转译。三、名词、动词与形容词、副词的相互转译。四、动词与介词的转译。通过例句,对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形式加以对比,进一步认识它们的不同特点,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词类转译”这一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中第二册语文课本中古汉语语法知识短文《文言词的一些用法》,对“名词用作状语”作了如下概述: “状语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对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但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象,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这段文字共三句话,首句解说状语的一般位置和作用,指出状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次句说明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尾句则转而说明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  相似文献   

13.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从传统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借鉴“属对”法,大有裨益。在开始训练时,可先作“一字对”。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山”对“水”,“减”对“增”,“旧”对“新”等,这是基本的词汇训练。练习久了,就能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起词类和  相似文献   

14.
赵月华 《台州学院学报》2010,32(4):54-57,66
古代汉语里存在着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并且往往是其他类的实词活用为动词。从词性方面来看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数词用作动词。从用法方面来看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一般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意动用法的动词。另外,古代汉语里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谈词类活用,应该注意这么几个问题:词语"本用"与活用的辨别,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的辨别,特殊用法与特殊用法的辨别等。  相似文献   

15.
第一,在意义范围相同的词里找。所谓意义范围,主要是看一个词的基本义所揭示的内涵和外延,简单地说,就是看它主要运用在哪个方面。如“贫困”,指经济,应配上“富裕”,如果配上“丰富”(指内容)或“富贵”(指地位)就不对。又如“柔软”,指质地,应配上“坚硬”,如果配上“生硬”(指态度)或“倔强”(指性格)也不妥。第二,在相同的词类中找。所谓相同的词类,是指词性相同的词。一般要求做到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如“前进”是动词,应配上“后退”,如果配上“落后”(形容词)就不对。…  相似文献   

16.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汉语实词的主要类别,也是语言中运用极为广泛的三类词。然而怎样简便而明确地辨别某个词该属哪一类呢?这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说“障碍”是什么词?“智慧”又是什么词?便不能立即回答。传统的办法是按名、动、形的定义去套。比如名词是表示事物的名称的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变化的词,形容词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有些名词加上介词后,能表达被动意义。在这种“介词 名词”结构中,所使用的名词,一般来讲是动词的名词形式,其意义相当于该相应动词的被动形式。这种结构能使句子精炼、简洁,符合英语习惯用法,可避免过多生硬地使用被动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名词前往往不用修饰词;但有时候也可以用形容词或所有格修饰,但一般不加任何冠词。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的多音字很多,应如何准确地掌握、运用呢?这里笔者分五类浅析常见多音字的辨别方法。一从词性上辨别此类多音字因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例:“长”,读 zhǎng 作动作,读chǎng 作形容词;“发”,读 fā作动词,读 fà作名词;“尽”,读 jǐn 作副词,读 jìn 一般作形容词;“藉”,读 jí作形容词,读 jiè作动词;“龟”,读guī作名词,读 jūn 作动词。……这种类别多音字,只要我们根据语境判断出词性,便可准确地辨别读音。二从表达意思上辨别此法适用于多音字的词性相同时。例:“颤”,动词;读 chàn 表物体振动,读 zhàn 表人的抖动;“壳”名词,读  相似文献   

19.
“弄”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口语中常常用到它,古人诗词里也不乏其例,可谓雅俗共赏,故在此一谈。“弄”字的结合能力较强,从整体看,与名词结合在一起,作动词用的占大多数。有与名词结合在一起仍作名词用的,也有与名词、形容词结合成成语的。现按这两大类分别谈之。(一)“弄”作动词,与名词或形容词结合,按感情色彩可分三类:(1)褒义:弄月,赏玩月色。李白《别山僧》:“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又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句中的“弄”字,有“舞动”之意。  相似文献   

20.
贵刊八三年二期的《难词难句解》一文在谈形容词用作使动词时,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句里的“先”和“后”当成形容词用作使动词,是错误的。例句里的“先”和“后”,单独讲都是时间名词。一般地说,时间名词是不能用作使动词的。因而,它们,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