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教法一:师:同学们,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教师边说边投影图片。)我们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相似文献   

2.
为了便于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精心选择结构性的探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材料之间、材料与探究学习内容及目标之间具有紧密且复杂的联系,因此教师对"材料结构性"产生了各种不同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沈雪明 《科学课》2009,(12):34-34
最近,听了《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节课,这节课的教学,有些细节值得关注。 教学情景的创设与教学设问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在课的起始,教师让学生看了一幅山的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说看到了岩石、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精心选择结构性的探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材料之间、材料与探究学习内容及目标之间具有紧密且复杂的联系,因此教师对“材料结构性”往往会产生各种不同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做到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以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全过程。《科学与技术》课堂教学中尤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帮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6.
教师精心设计、选择提供的结构性材料是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根本,是学生参与实践、自行探究的前提,对于实现有效探究与意义建构的统一具有枢纽式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关键。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小学科学四年级(上)《磁  相似文献   

7.
为了便于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精心选择结构性的探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材料之间、材料与探究学习内容及目标之间具有紧密且复杂的联系,因此教师对“材料结构性”产生了各种不同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在《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中,两种材料结构形式很有代表意义。两堂课具有相似的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观察一组图片,师生提出了空气、水、温度、生物的作用可能会改变岩石的模样;接着让学生选择研究问题,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的方案;最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活动。不同的是教师提供给学生实验的岩石及实验过程。一、第一种…  相似文献   

8.
学生探究活动离不开可供操作的材料,"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在探究学习中,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同时把握好呈现和整理材料的时机,是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学生只有通过对合适的材料进行操作、摆弄和思考,才能从中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67-68
材料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以供学生探究。但在上课时,常常会因为材料而引起课堂纪律的混乱,究其过程有以下原因:1.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每次出示探究材料,总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动的欲望。2.教师准备的材料太多或不够典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知所云而失去了研究的目标。3研究任务过于复杂,学生不能长时间对某一个问题倾注全力,导致探究失败。那么,能否利用材料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纪律呢?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也是让学生亲近和喜爱科学的主要因素。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老师必须带领和指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进行大量的实验、动手操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验材料无疑就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米”。  相似文献   

11.
闫淑莉 《教师》2010,(28):33-33
在日常教学中,常看到一些教师对实验进行“技术处理”,使实验结果更明显,从而在较短时间内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本文就对此类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弃功利心理,创造机会引领学生进行理性思辨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教学中,常看到一些教师对实验进行"技术处理",使实验结果更明显,从而在较短时间内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本文就对此类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弃功利心理,创造机会引领学生进行理性思辨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14.
物理探究课教学中如何提问,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与科学素养的养成都要在一定的探究情境中进行。探究活动的准备与实施,离不开充足的、必要的、有结构性的探究材料。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4年级下册《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目标1.教师提供岩石图片和实物,学生自行收集有关岩石变化的资料。通过观察描述活动,让孩子认识改变岩石模样的自然力量。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并在活动中了解冷热、风、雨、植物、大气等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选为主,探究并体验总体过程的一种学习方法,其目的在于增进学生间的情感及行为,统一发展新课程。要想它真的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我觉得除了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探究过程与评价,还应与多媒体教育技术相结合,努力达到学生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脑》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大脑的形态和结构,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动手实验,用各种方法认识大脑,体验大脑是人体各种活动的最高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19.
金晶 《中学教学参考》2014,(14):111-112
<正>一、主题与背景本学年我参加了南京市伯乐中学的校本教研活动——关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研究活动中葛雅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题为《水的组成》的实验探究课。在这节课的准备、上课、研训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学生身上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和难以预测的智慧,正等待着我们用知识去唤醒和开发。下面把我对这节实验探究课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专题性学习”?所谓专题性学习,是指小学生学习科学时以亲历体验、实践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依托教材和社会生活经验,把自己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科学问题拟定为专题,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步骤、自己设计学习活动、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自己总结学习结果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