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在‘尾声’和‘序幕’之间” 近几年来,“80年代”俨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80年代的亲历者纷纷重返、重访、重读80年代。在这些80年代的回忆、访谈和记述中,充满了怀旧的底色。80年代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段,与50—70年代以及90年代都不一样,仿佛80年代是前一个时代的尾声,同时又是后一个时代的前奏。  相似文献   

2.
中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及其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继续教育的内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50年代到70年代包含在工农教育之中,80年代之后包含在成人教育中,80年代中后期明确提出了继续教育的任务,90年代初把建立继续教育制度纳入到了建立终身教育制度的任务之中,90年代末期,继续教育开始向多样化、远程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中国对继续教育出现了更强烈的需求。为此,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应为继续教育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并在职业资格制度、管理体制、资源等方面为继续教育提供制度保证和政策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40年代传奇的张爱玲一出场就被大众接受,50年代到70年代在大陆销声匿迹之后,经过文学评论、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合力推进,80年代后在大陆一步一步地终于又回归了大众视野。  相似文献   

4.
起源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传播学研究,以70年代为界线,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70年代以前,是传播学传统学派独占螯头的时期;70年代以后,批判学派异军突起.由与传统学派分庭抗礼而逐渐在八九十年代占据了传播学研究的主导地位。传播学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在理论基础、传播观念,方法论,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5.
昨天,是一个传统的年代,崇尚善良、含蓄和默默奉献; 今天,是一个多变的年代,追求快乐、自由、个性和尊重; 明天,是一个未知的年代…… 每个年代都标榜着自己的特性。昨天、今天和明天,跨越三个年代 的母亲无论是在生育观还是在养育观上,都有着迥异的风格。然而,维 系着三代母亲的还是那永恒不变的母爱!  相似文献   

6.
历史自然灾害学是对古代时期自然灾害状况、演化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并服务于当代社会建设的一门学问。中国古代无比丰富的历史文献中有大量天象、地象、气象、水象、海洋象、生物象、人体象等自然灾害和异常的观察记录,为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大致经历了1949年前、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侧重点,其持续的继承和发展,促进了历史自然灾害学在中国不断地深入和成熟,使中国历史自然灾害学研究水平在世界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组织形式。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也开始出现了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在教学中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笔者在原苏联教育科学院劳动训练与职业定向研究所进修。现将了解到的有关资料简介如下,供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一、劳动训练和职业定向的历史沿革概而言之,建国70多年来,苏联普通学校学生的劳动训练和职业定向(即职业指导,下同)教育经历了“四起”(20年代、卫国战争期间、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四落”(30年代、1946—1956年、1964—1974年间、80年代末至苏联解体前)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它是在交织着冲突、发展、困惑、忧虑和希望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倡导、50年代的初步实施、60年代的进一步推进、70年代中期的转折及八九十年代的发展几个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50年历程记载着国际理解教育在国际社会上的曲折变化,同时也预示着国际理解教育在新千年的重要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0.
《华章》2007,(12)
计算机辅助教学经历了几个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是在美国兴起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启蒙期,70年代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进行的试验期,80年代是微型计算机的普遍使用而产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大发展时期,90年代是高新科技的快速发  相似文献   

11.
继50年代、80年代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在90年代出现了又一创作高峰.90年代的长篇小说,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呈现出与以往年代截然不同的特征.它标志着新的时代、新的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成熟.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调整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调整与改革□王冀生王冀生/研究员(北京100078)一、我国原有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基本格局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基本上是在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形成的。经过建国初期的调整、改革,到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13.
王森  单中惠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2):38-45,70
从1904年杜威的《手工训练在基础学习课程中的地位》一文被介绍到俄罗斯,杜威教育思想已经在俄罗斯传播了117年.杜威教育思想在俄罗斯的传播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十月革命前、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在俄罗斯迎来了一轮新的热潮,俄罗斯学者对杜威教育思想在俄罗斯传播历史分期的划分、苏联时期践行杜威教育思想的教育实验活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苏联去杜威化的原因、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再认识等方面,挖掘了大量新史料,发表了诸多新论断、新观点,以客观反映杜威教育思想对俄罗斯教育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经过了1950年以前的萌芽期、50到70年代的过渡期,80年代以来逐步走向自觉。50年代以前,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的主体性几乎淹没在大陆理论批评的大潮中,大陆性较强;50年代到70年代的香港文学理论批评,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边缘处境,关于大陆新文学的理论批评占主导,到70年代后期才逐步开始重视本土文学的批评和理论上的探索;80、90年代,文学理论批评的香港性已经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一直以来,语言迁移都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重要问题.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研究者们对语言迁移尤其是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所持态度几经反复.此方面的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的兴盛到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的衰落、直到80年代中后期的再次崛起这样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而近年来,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已经在英语教学领域得到普遍认可,关于语言迁移的研究也日益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的源起及主要意义“亚洲四小龙”首先是一个经济概念,源自于70年代,而声名显赫于80年代后期.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石油危机打击下,经济萧条,但亚洲的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却出人意料地呈现出迅猛的经济起飞之壮观.昔日被西方视为发展死角的东方如此巨大的经济成就,被誉为70年代的经济奇迹;随后至80年代末,广东珠江三角洲也从落后的农村中崛起,以更快的经济增长率引起世界惊呼,同样被誉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17.
<正>诗歌文本的思想感情层隐藏最深,诗人借助诗歌语言,通过建立朦胧而丰富的审美意境来得以显露复杂而朦胧的情感。自古以来,中国古典诗歌就有"诗无达志"、"诗无达诂"之说,就是到了今天,现代派诗包括本世纪20年代中期的象征派诗,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的现代派诗,40年代后期的九叶派诗,50年代至60年代的台湾现代诗,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在诗歌解读过程中都一个突出现象,就是诗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往往因读者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审美经  相似文献   

18.
戴刚  章梅 《小读者》2010,(6):18-20
又是一年“六一”到.又是一年儿童节。在大多数人心里,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不同时代的人,经历过不同的“六一”儿童节.然而,那份童真、那份快乐却没有差别。“六一”儿童节.记者分别采访了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人.了解不同时代的“六一”儿童节.感受不同时代的欢乐童年——  相似文献   

19.
在经过了上世纪70年代的拨乱反正、80年代的教法改革和90年代的教材试验之后,乘着新世纪到来的东风,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课程改革的高潮。  相似文献   

20.
音乐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理论和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