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久保 《教师》2013,(8):20-20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之生活有四:有关天然界之生活,有关社交之生活,有关职业之生活,有关消闲之生活。"人的社会性素质决定了相互之间必定存在交往行为。社会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各种人物的人际交往。它包含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队或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相互来往,这种交往关系到每个人健康地发展和正常的生活。聋生由于语言和听觉功能的丧失,缺乏交往必备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能促进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好时期,而语言是交往能力发展的基础,是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大多数孩子从小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这个现象的普遍存在,不容忽视。因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幼儿社会能力的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各种途径中,角色游戏可以为孩子提供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个人功利主义交往观的分析与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在社会生活中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与人交往。人的价值取向不同,交往的动机和目的就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交往的意识显著增强、交往的手段日趋便捷、交往的关系更为复杂。这里,我们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个人功利主义交往观作一分析与批判。一、个人功利主义交往观的界定及其表现个人功利主义交往观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功利为目的的交往观。我们反对个人功利主义交往观,不是要反对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而是反对…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培养幼儿从小爱周围的人非常重要。根据实践,提出科学地构建幼儿受周围的人的教育内容,并从选择好交往活动的范围,在交往活动中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等方面采取措施,培养幼儿从小爱周围的人。  相似文献   

5.
刘轩彤 《教育》2015,(5):66
人类出现以来,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与周围的人与物之间发生着联系,这种交往活动不可避免地伴随人类左右。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促成了许多生产、生活目标的实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正确理解并运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国家、社会及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建立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之上,克服了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将交往赋予了更多人文历史与社会现实性,为我们研究交往的现实意义提供了  相似文献   

6.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均衡的学习机会,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性、互补性,从而达到个人与集体学习的统一.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与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交往与探究能力.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运用时也会出现许多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是他们今后融入社会环境、发展职业生涯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在大学期间感受团体积极向上的氛围,保持健康情绪,积极完成学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在交往过程中不愿交往、不敢交往,或是因交往受挫便心情郁闷,身心受损,产生各种不良后果,甚至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在大学生中并不鲜见.本文试图就当今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相似文献   

9.
尹美霞 《考试周刊》2011,(40):68-69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相似文献   

10.
于梅 《生物学教学》2007,32(8):42-42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首次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训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它也是人与人交往而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它反映了个人与团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从学校具体的特殊的环境来说,师生人际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也是教师与人交往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占有首要的和突出地位的心理关系。研究师生的人际关系对做好教师与学生的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良好品质"。中班幼儿随着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逐渐脱离小班阶段的独自倾向,形成与周围人交往的需要,具备了形成一定交往技能的条件。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而民间游戏作为幼儿生活中举足轻重的环节,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主要因为民间游戏提供了与同伴自由交往的场所与氛围,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实践与周围人发生关系,逐渐发现和了解自我与他人,体验自己行为的结果及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懂得自己作为集体成员需要相互适应,服从共同的行为规则,学习轮流、协商、合作等技能,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被周围人接受。基于以上,围绕"在民间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笔者进行了以下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现在生活中的独生子女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低下。只有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幼儿了解多种交往方法。并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与条件,鼓励他们大胆投入交往。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积极接触周围的人和事,逐步提高幼儿自、身的交往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学会调节自己的行为,较好地处理各种关系。才能帮助他们迈好社会交往与合作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把课堂看作是学校人际互动的主要场所,承认儿童同伴之间的影响力,并通过改进课堂内儿童之间的交往,使之互勉、互爱,增进其自尊、自信及培养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相似文献   

15.
孔繁英 《职教论坛》2004,(14):55-56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实现和完成的.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总是或多或少地与周围的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交往.一个人的各方面的成长、发展与完善,都与人际交往密切相联系.同时,对一个人人际关系的评价,反过来也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在经济、生活、学业、就业竞争等多重压力下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团体咨询是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的一种心理咨询模式,它能够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与人交往、互相交流、互相支持的环境,促使其释放情绪压力,袒露心理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消除自卑,增强自信.本文从确定咨询目标、选择咨询方法、确定团体成员、制定团体的规章制度、选择团体活动时间和地点、制定团体活动计划、明确团体指导者的作用等七个方面介绍了贫困大学生团体咨询模式的理论构想,为有效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中由于大量信息的交流,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复杂,因而也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一些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人性角度出发,对人际交往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也提供了会心团体这种很好的治疗咨询的方法.在会心团体中,通过辅导员和团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使团体中的成员在真诚透明的气氛和环境中不断成长,逐渐消除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最终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梅 《教育导刊》2005,(9):49-50
任何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脱离不了社会,这些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的.交往是人类从事社会活动必备的基本能力和自我需求.每个人的成功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而赢得外界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规矩和礼貌?规矩是指人的行为端正老实,合乎标准和常规。礼貌是指人与人交往时应有的品行和礼仪,它要求人以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态度与周围人交往,包括态度诚恳、和善、谦恭,言语温和、友好,姿态端正、彬彬有礼,做事有节制,说话知分寸等等。在人们的交往中,懂规矩、有礼貌,能协调人际关系,促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友爱互助,心情舒畅,交往顺利。否则,会导致彼此关系生硬,情感和信息不能沟通,甚至会出现某些不必要的个人冲突,影响交往的顺利进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懂规矩、有礼貌看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个人来说则是文明行为的起码要  相似文献   

20.
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成熟与个性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内容.能适应环境,与人正常交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具备良好协调能力的表现.对学生而言,人际交往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活动和自我意识的形成.现在的中学生,大都热情开朗、乐于交往、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但也有些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感情冷漠,不愿和他人交往,甘于自我封闭.因此,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