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抓大放小”是国企改革的方向,意为国家只抓影响国计民生的大命脉,将小的企业通过转制,放开搞活.由此联想到新闻摄影,也有一个“抓大放小”的问题.根据新闻摄影特有的规律,我认为应该抓事件性新闻这一形象性强的大头,放非事件性新闻这一形象弱的小头,这种抓大放小有利于新闻摄影搞活.专业记者应该发挥机动性强的优势去抓“大”,真正使新闻摄影在报纸上同文字齐飞.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究竟是什么?怎么给它定义?我理解,新闻摄影是“现在进行时”的新闻事实的现场形象截取。这里的重点在“现在进行时”上。这个概念是从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南振中对新闻摄影的定义演  相似文献   

3.
1994年10月,我参加在福州举行的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观各报运用新闻图片的好版面如山花烂漫,听各位行家发表真知灼见如江河汇流,就有一种耳热心跳坐不住的感觉。我是一个对新闻摄影基本外行的报纸工作者,又是首次呼吸新闻摄影研讨会的学术空气,还没有把人认全,“不能安于当外行,愿谦称自己是外行的同志愈来愈少!”的大声疾呼已如雷贯耳。话语很不客气,但推进新闻改革事业的真诚可感,虽然不是冲我个人来的,却使我油然而生一种职业的紧迫感。尤其令我惭愧和不安的是,我是在这次会议上才比较完整地理解和接受“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新闻思想,而这一新闻思想的提出已有多年,并在中国报纸的新闻实践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4.
这次有机会到银川来,同这么多报纸的总编辑和这么多新闻摄影高手在一起开会,研究、探讨新闻摄影问题,感到很高兴。这次来是两个任务,一个是祝贺,代表人民日报祝贺这次会议的召开;第二是取经,这次各兄弟新闻单位带来了很多好的经验,我们来向大家学习,以提高我们人民日报新闻摄影报道的质量,改进我们的新闻摄影宣传。我相信,这次会议对我们的新闻摄影工作一定会有推动作用,对改进整个报纸宣传也会起促进作用。会议要我发言,我即席讲一点看法,主要讲一讲重视新闻摄影的工作和提高新闻摄影作品质量的问  相似文献   

5.
正新闻摄影不仅能歌颂生活中的美、揭露生活中的丑,同时也能记录下历史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社会纪实摄影及实用摄影是有所区别的,新闻摄影是新闻范畴的一部分,它首先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否则就不称为新闻。新闻摄影的题材非常多,有经济建设、科教文教、精神文明、新闻人物,以及军事、公安、体育新闻、日常社会生活、环境保护与大自然新闻和国际新闻等等,宏观世界、微观世界无所不有。因此,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关键是如何去发现、去选择新闻和美的关系,以此反映读  相似文献   

6.
2004年底我担任成空某雷达团的新闻报道员.至今已经7年多了,我从~名新闻报道的“门外汉”成为在军内外媒体发表新闻作品700余篇的《空军报》优秀通讯员;从摄影“独腿走路”的报道员成长为一名文字、摄影、摄像,三职一肩挑的“三栖精兵”:回顾7年多难忘的新闻跋涉之路,可以说是“主动出击的意识、宽广的新闻视野和敏锐的新闻感觉”这3个关键词,引领我在新闻报道中不断创先争优。  相似文献   

7.
举办这次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范围内的“新闻摄影工作研讨会”,目的是为了表明一种态度,倡导一种风气:表明浙报报业集团正在进一步重视和研究新闻摄影报道;倡导报业集团内形成一种研究办报业务的浓厚氛围。 这里我就新闻摄影工作讲几点意见,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研究。 一、要充分认识“读图时代” 给新闻摄影工作带来的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为了新闻摄影的时效性,需及时邮发新闻图片。有一次白天拍摄后,我晚上7点开始冲胶卷、放大,到写完图片说明,贴上邮票,干完几十道工序,已是次日清晨7点。而经过一整夜辛苦劳累,疲倦仿佛并不存在,我又照常上班了。这就是业余“发烧友”热爱摄影发烧的程度。我拍摄的民主党派为农民进行科技咨询服务的新闻图片,终于有一天刊登在《人民日报》1991年8  相似文献   

9.
《新疆新闻界》1987年第6期发表一篇谈论新闻摄影的短文,题为《新闻图片要抓拍与摆拍相结合》(以下简称《结合》)。我认为,该文的论点是错误的。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该文作者粱小青同志商榷。一、新闻摄影不允许摆拍。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它要求迅速及时地拍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或日“典型的瞬间”)来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人物的精种面貌。新闻摄影的最大特点是纪实性,在拍摄  相似文献   

10.
这次有机会到银川来,同这么多报纸的总编辑和这么多新闻摄影高手一起开会,研究、探讨新闻摄影问题,感到很高兴。这次来是两个任务,一个是祝贺,代表人民日报祝贺这次会议的召开;第二个是取经。这次各兄弟单位带了很多好的经验,我们来向大家学习,以提高我们人民日报摄影新闻报道的质量,改进我们的新闻摄影宣传。我相信,这次会议对我们新闻摄影的工作一定会有推动作用,对改进整个报纸宣传也会起促进作用。会议要我发言,我即席讲一点看法,主要讲一讲重视新闻摄影的工作和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问题。中心意思是要说两句话,一句话就是要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1.
改进新闻摄影宣传,一是提高认识,一是提高质量。先讲提高认识,新闻摄影确实有文字报道所起不到的独特的作用。好的新闻照片、直观、形象,意思一目了然,读者一看就懂,给人印象深刻。所以新闻宣传要重视新闻摄影,应该是一种起码的、基本的意识。把新闻摄影作为报纸宣传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看待,这不仅总编辑应该明确,也是全体办报人员所应有的共识。要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总的来说,要承认我国新闻摄影的水平还不高,使人喜爱、给人启迪、引入思考的新闻照片还不多,一般化的照片多,质量高的照片少。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好的新闻照片呢?我个人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导向正确,照片所反映  相似文献   

12.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掌上摄影器材的不断涌现与发展,新闻摄影进入"掌图"时代。本文以手机新闻摄影为对象,分析了手机新闻摄影的优势,探讨了其对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变革,以及当前手机新闻摄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手机新闻摄影与传统新闻摄影形成合力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1990年8月,以重视新闻摄影地位和作用,提高新闻摄影作品质量为内容的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银川隆重召开.在新闻摄影界,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会,会上,穆青提出文字报道与新闻照片要“两翼齐飞”,蒋齐生强调新闻报道要“图文并重”.这一办报的新思路、新观念得到与会老总的普遍响应.继这次会议后,1991年4月,全国地市州盟报总编辑又汇集在云南玉溪举行新闻摄影研讨会.参加会议的老总不仅带笔,而且带着照相机,既讨论又实践.一些老总公开解剖自己,承认自己对形象报道新闻规律知之甚浅,指挥不力,造成报纸文字报道一翼强,摄影报道一翼弱的现象.地州盟报总编们认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领导是关键.一个好的总编辑必须具有现代报纸意识和调度指挥文图两翼的能力.这两次会议之后,全国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又召开了两次.与会代表反映,老总们重视新闻摄影的程度正在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正如《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所言,银川、韶关会议后,我国报纸的新闻摄影有了不小的进步,随着“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深入人心,报纸对新闻摄影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报纸上的新闻摄影作品普遍用得多了,用得大了,报道领域更宽、更深入、更贴近生活了.但是,新闻摄影工作还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质量上,具体  相似文献   

14.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影像渐成“新闻”的重要方面,新闻摄影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使“新闻”更具可读性、可信性。今天的新闻便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摄影与文字一样,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然而,生活的经历告诉人们,“新闻摄影”并不可靠,在某个时候,甚至普遍“造假”。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是以平面影像来表达新闻事实的.但平面影像的表现力不应该只是平面的。关于这一点。新闻摄影界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如人们熟知的“视觉冲击力”这一概念,说的就是对瞬间状态的平面记录如何给人以深刻的影响。再如,近年“深度报道”这一概念也已引入新闻摄影界。  相似文献   

16.
胡娅莉 《新闻世界》2003,(12):30-31
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新闻摄影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新闻摄影中瞬间形象表现的重要性。可以说,以瞬间的形象表现为主.是新闻摄影与其它新闻样式的主要差异。新闻摄影的“闪光瞬间”.往往是稍纵即逝的瞬间.瞬间形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的“冲击力”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利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New photography),不单单包括照相机,摄影机、摄像机也在此列。而狭义的“新闻摄影”概念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Press photography)。我们通常情况下提到的“新闻摄影”以及“新闻照片”都是狭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下,新闻摄影以反映现实的独特功能,深受读者与媒体方的青睐。做好新闻摄影工作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摄影技术与技巧,还需要有眼高于顶的洞察能力,特别是要具备睁"双眼"拍新闻的职业素养。本文从新闻摄影现状入手,分析了新闻摄影的注意事项,并对新闻摄影的拍摄和价值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1991年在全国邮电记协工作会上,针对邮电通信事业飞速发展、邮电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的实际,提出了邮电新闻(包括新闻摄影),要“走出绿色围墙”的要求.这无疑为提高邮电新闻摄影在观念更新上和拍摄思路上,选择了一个切合实际的“突破口”,从而也为打破邮电新闻摄影存在的程式化、模式化、概念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使邮电新闻摄影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一个新的飞跃。我自己近几年来的拍摄实践证明,“走出绿色围墙”绝不是一句口号式的语言,它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邮电新闻的摄影记者,我清醒地认识到,邮电事业的…  相似文献   

20.
这次有机会到银川来,同这么多报纸的总编辑和这么多新闻摄影高手在一起开会,研究、探讨新闻摄影问题,感到很高兴。这次来是两个任务,一个是祝贺,代表人民日报祝贺这次会议的召开;第二是取经,这次各兄弟新闻单位带来了很多好的经验,我们来向大家学习,以提高我们人民日报新闻摄影报道的质量,改进我们的新闻摄影宣传。我相信,这次会议对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