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白云山外来入侵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初步调查统计,广州白云山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5科29属29种,以草本植物为主.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马缨丹(Lantana camara)、美洲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等.外来入侵植物常见于受人为干扰的生境,如荒地及路旁等.这些植物通过自然力量、人为有意引种、无意带入等途径入侵到白云山.为控制白云山外来入侵植物,建议: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开发后的地方进行整理;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监测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来植物的入侵、危害及防除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来物种的入侵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由此对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植物种类、传入的主要途径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治理外来有害植物的对策及今后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地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2009年的调查与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共发现外来入侵有害生物75种,其中,外来入侵有害病毒2种、有害真菌6种、赤潮浮游植物6种、有害植物47种、有害动物14种.查清了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地理分布,分析了其入侵黄河三角洲途径,研究了其入侵机制,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宜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野外调查和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确定宜州市的外来入侵植物有 32种 ,隶属 16科。为了更好地保护宜州市的生态环境 ,就必须知道这些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入侵途径以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要经历一个从个体到种群的过程 ,只有形成种群后才能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对外来入侵植物种群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后果进行研究 ,能更好的认识和防治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检索,对梅州嘉应学院江北校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生活型、原产地、入侵途径、分布区域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嘉应学院江北校区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有21科37种,其中菊科植物的数量最多,占入侵植物总数的18.9%;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原产地以美洲为主;入侵途径主要以人为有意或无意引入为主;入侵植物分布种数最多的区域为东区.在分析校园外来入侵植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对校园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对策,为美化校园、维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及降低外来入侵植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整理、研究大量的长白山区外来入侵植物,确定长白山区外来的入侵植物共有24科、48属、54种;来源于世界各地的入侵植物有16科、35属、41种,其中3种为有害检疫杂草;来源于国内其它地区的有13科、13属、13种.分析研究了外来入侵种对长白山区诸方面产生的影响入侵的途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1~2003 年调查,入侵山东的外来有害生物有 104 种,其中,有害病原微生物 12 种,有害植物 65 种,有害动物 27 种.现已有 3 种病原微生物、1种有害植物和3种有害动物被消灭.对现入侵山东的97种外来有害生物的地理分布作了调查,并分析了其地理分布特点,为外来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检疫、综合治理、系统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调查和参考有关的文献资料,安徽淮北地区现已知的外来入侵植物有31种,隶属于17科24属。其中的2个种,即豚草和毒麦,为我国检疫性杂草。许多入侵植物已对淮北地区的生态和经济造成危害。结合分析外来入侵植物传入淮北地区的途径,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入侵山东的外来有害生物种类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1~2003年调查,入侵山东的外来有害生物有104种,其中,有害病原微生物12种,有害植物65种,有害动物27种.现已有3种病原微生物、1种有害植物和3种有害动物被消灭.对现入侵山东的97种外来有害生物的地理分布作了调查,并分析了其地理分布特点,为外来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检疫、综合治理、系统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温州地区菊科入侵植物的分布特点、适宜生境、原产地、生活习性等几方面的分析,探讨温州地区外来植物入侵与扩散的一般特征与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入侵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菊科入侵植物绝大多数来自美洲,多为一、二年生植物;15种菊科植物除苏门白酒草、豚草、睫毛牛膝菊、大花金鸡菊分布较窄外都已广泛分布且多数适应各种生境,这表明外来菊科植物在温州已是一类十分普遍的杂草;温州适宜的气候及环境,再加上菊科植物所具有的繁殖和传播特性,使得它们能顺利入侵成功;种间关联分析表明,外来菊科植物之间既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某些种间有着协同作用,又有各自特有的性质以保证对新生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2.
经过调查和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初步认定广西外来入侵植物并已归化的种类约有72种,隶属于25科,其中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9种,从来源看,来自美洲的有56种,占了77.78%.重点介绍了对广西省危害较大的6个种.同时对这些外来植物入侵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入侵途径及应该采取的防治对策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粤东5种有害的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对粤东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研究,确定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和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为最为有害的杂草,列为重点防除对象,并分析了这5种有害入侵植物的危害及入侵途径,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西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调查和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初步认定广西外来入侵植物并已归化的种类约有72种,隶属于25科,其中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9种,从来源看,来自美洲的有56种,占了77.78%.重点介绍了对广西省危害较大的6个种.同时对这些外来植物入侵所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入侵途径及应该采取的防治对策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黄山市兰科植物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山市兰科植物调查研究表明,黄山市兰科植物有24属36种,占安徽省兰科植物属种的82.8%和80.0%。表明黄山市是安徽省兰科植物的集中分布区。区系分析有9个分布区类型,显示黄山市兰科植物区系地理成份较为复杂,具明显的温带性质,生活型以地生型为主。  相似文献   

16.
<正>外来植物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而来,而是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植物。外来植物如果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生长和繁殖,并且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对本地的动植物生存与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就构成了外来植物的入侵。外来入侵植物由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与繁殖能力强,且当地缺乏控制其无序生长的天敌,再加上外来入侵植物对资源与环境的竞争力强,人为干扰后恢复快,能破坏当地的生态链与食物链,  相似文献   

17.
衡水学院校园植物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便于植物学的校园实习、学生的自学复习以及培养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作者对衡水学院的校园及温室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分类总结.本次调查共发现70科155属193种.其中包括一种新近发现的入侵植物二齿黄菊(黄顶菊),其化感作用是外来植物能够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胜红蓟入侵江苏省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入侵生物严重挑战着全球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安全,外来种风险入侵评估工作重要而紧迫.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L.)是一种具有极强繁殖和适应能力的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当前该种已在江苏省偶有发生,并在少数地区建立零星种群.本文根据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潜在危险及管理控制的难度等,参考作者已建立的苏州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采用逐项指标赋分的方法对胜红蓟入侵江苏省的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胜红蓟的风险值高达74分(满分100分),具有高度危险性,因而江苏省应当高度重视胜红蓟的入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危害蔓延.  相似文献   

19.
黄山市中心城区绿化植物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山市中心城区的绿化植物种类的调查与研究,发现黄山市城区绿化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157种,隶属65科117属。并对城市绿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你是否听说过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互花米草、水花生等植物名称?它们可不是好东西,都是外来入侵植物,其中不少已经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2013年正式出版的《中国入侵植物名录》共收录94科450属806种入侵植物,对入侵中国的植物进行了梳理,并划分了等级。在此限于篇幅,我们"张贴"这"黑名单"中的4种。大家以后看到这些植物,要通知相关部门,设法把它们"抓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