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孩子们十分"耳熟"的歌曲。例如:《我有一只小羔羊》、《闪烁的小星》(人音版第一册)、《数鸭子》、《粉刷匠》(人音版第二册)、《时间像小马车》、《小红帽》(人音版第三册)、《卖报歌》、《蜗牛与黄鹂鸟》(人音版第四册)、《嘀哩嘀哩》、《剪羊毛》(人音版第六册)……几乎每一册中都有2—3首这样学生们十分耳熟的歌曲要学习。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三册《木兰诗》一文中将“可汗大点兵”的“可汗”注释为“皇上,少数民族君主之称”,将下文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的“天子”顺释为“上文的可汗”。同样的注释也还可见诸其他一些版本。讲课时,有学生发问;这里的“可汗”与“天子”是两个人呢?还是一个人两  相似文献   

3.
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语文基础知识》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现代汉语语法”部分“单句”一节的“思考和练习九”中,有一道“用符号图示法分析下列句子”的习题。其中第(2)句是:为了保护羊群,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同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见第103页)一般学生都将此句分析为:[为了保护羊群],(英雄的)小姐妹——玉  相似文献   

4.
难词难句解     
一 (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第八册基础训练2) (2)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第十册第17课《古诗四首·示儿》) 例(1)中的“见”和例(2)中的“元”都是古汉语中的通假字。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书上音同、音近的字可以互相通用或假借,这种互相通用或假借的字叫通假字。例(1)中的“见”与“现”假借,不读“见(jiàn)”,  相似文献   

5.
李冲 《语文知识》2004,(6):39-39
①在字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本表不再举出词例。(《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说明》,见高中《语文》第二册附录) ②无论任何时候,文学创作必须源于社会生活。(《“源于”和“缘于”》,见《语文月刊》2002年第10期)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十七课《祭妹文》中有句话,“岁寒虫僵,同临其穴”,课本注解“临”为“到”(见 P188),笔者查阅了部分材料,认为此种解释欠妥当,特举证以期商榷:“临”字在古汉语中有两种读音,一音lín,一音 lìn,读前音时可作“统治、降临、到、照本摹画”等多种解释,因与本文主旨无关,此处不作详叙。读后音时为“凭吊”之意。《辞源·三》(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相似文献   

7.
上海杨浦高级中学朱震国老师执教的《星期一早晨的奇迹》(人教社初语课外读本第三册),大家一致反映是一堂好课(该文的教案提纲见文后)。我想就这堂课来说说在新课改形势下目标教学的语文课该怎么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潘宏 《学语文》2007,(2):48-48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修订本·必修)第五册《庄暴见孟子》,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句中有“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句。其中“乐乐”的读音值得探讨。朱熹《四书章句集解》为其注音:“乐乐下字音洛。孰乐亦音洛”。清·焦循《孟子正义》注曰:“独乐乐,上音岳,下音洛。”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疑点求教.现行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1课《古诗三首》第一首诗《鹿柴》(王维)的“柴”应读什么音?第七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注音是“Zhài”,可是我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一书,关于“柴”只有“Chái”一个读音.那么,在教学中“柴”应该读什么音才正确?请给予答复.  相似文献   

10.
“欸乃”一词,始见于唐人诗句.唐·元结《欸乃曲》:“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唐·柳宗元《渔翁》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唐·刘言史《潇湘游》诗:“闻歌欸乃深峡里,欸乃知从何处生.”元结《欸乃曲》题下注:“欸:音袄;乃,音霭.棹舡之声.”(见《四部丛刊》本《元次山文集》第一册卷三第3页)宋·黄庭坚“稚川既得官都  相似文献   

11.
一次听某青年语文教师讲茅盾先生的《风景谈》(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文选与写作》第四册),教师对标题是这样解说的:题目《风景谈》,意思是谈谈风景。风景,指自然风光和景色。如  相似文献   

12.
“笑眯眯”和“眯眯笑”是两个使用较为频繁的短语,可是不少读物中常常出现“眯”与“咪”混用的情况。比如,全国幼师语文课本《阅读和写作》(1987年第1版,1995年第9次印刷)第五册第307、366页均为“笑咪咪”,而在第381  相似文献   

13.
“咸与维新”一语,高中语文课本分别在第四册(见《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和第五册(见《阿Q正传》)中作了注。前者没有单独释“与”,整体注为“原意是对一切受恶习影响的人都给以弃旧从新  相似文献   

14.
数量减少能不能用倍数?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说.“数目增加可以用倍数或分数来表示;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表示,不用倍数。”(见《语文基础知识》第三册第十五页)中等师范学校数学课本说:“如果一个数扩大(或者缩小)若千倍,另一个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或者缩小)同数倍。”(见《小学数学基础理论和教法》第一册第四十七页)两本教材的提法显然是矛盾的。学生听语文老师讲一套,  相似文献   

15.
这“颓唐”不同于那“颓唐”湖北朱家林有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含义往往是不同的。《背影》与《一面》两文中同一“颓唐”其含义不同。初一册语文课本《背影》中有这样的句子:“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初二册语文课本《一面》中,有这...  相似文献   

16.
小语第四册第6课《刻舟求剑》是一篇成语故事.学习这篇课文,要使学生明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问题,情况变了,处理的方法也须随着改变.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语文课(文)本第三册,我们学习过了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代表说说“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让学生回忆成语故事,体会寓言故事的特点.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字的产生几千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些字读音变了,有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为此,《中国历史》一至四册的编写者对一些不常见的字,或古今读音不同的字注了音。如“耒”(lěi垒音)、“鲧”(gǔn滚音)、“颉利可汗”(kè hán克寒音)等等。这对帮助教师和学生读准字音大有益处。然而,教师仍不可掉以轻心。近年来,学生读错字音的现象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8.
小学里接触到的主观题,一般是以所学课文为原点,链接相关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解答语文问题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有益于培养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在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同学们一定经常见到。例如:1郾用一句名言或诗歌赞美《悲壮的一幕》(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第10册)中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2郾《林冲棒打洪教头》(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第9册)是根据《水浒传》的有关回目改写的。原著中人物众多,你所知道的人物还有()、()、()等。3郾结合《游天然动物园》(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第11册)的学…  相似文献   

19.
渭水之盟     
古道西风,旌旗猎猎.渭水便桥上,白马已斩,香烛正燃,新即位的唐太宗与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各手持满盏,对天盟誓.这,就是唐与突厥关系史上颇为重要的一幕——渭水之盟(见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渭水之盟是唐政府对突厥关系史上的一次胜利.  相似文献   

20.
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文选和写作》第五、第六册在文言文注释方面,有值得商榷处;一、不够确切对贾谊《过秦论》中“……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句,课本注释:“〔委命下吏〕(百越之君)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委,付。下吏,狱吏。”把“下吏”指释为“狱吏”,值得商榷。据《辞海》(中华书局1981年版上册)第60面“下吏”词条,(一)注为“官卑者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