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尼采悲剧理论的关键性概念,日神精神是趋向幻觉之迫力,酒神精神是趋向放纵之迫力。悲剧是在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共同孕育下产生的,它的本质是非理性的,它的作用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慰藉。  相似文献   

2.
约翰·济慈的生命短暂而辉煌,他在代表作《夜莺颂》中探讨了生存的痛苦和对艺术永恒之美的追求。而苦痛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基本精神,音乐是狄奥尼索斯所表现的艺术。酒神精神是正视生命痛苦、崇尚自然美的精神。诗人济慈在《夜莺颂》中对酒神精神进行了完美地阐释。  相似文献   

3.
酒神精神对20世纪中国文学颇有影响,尤其与革命文学叙事纠缠甚深。在革命叙事中,酒神式强力意志与生命的酒神状态均得到表现。由于革命意识形态与酒神精神的价值诉求不同,革命叙事充分改造了酒神精神。但革命意识形态推向极端时,酒神精神将从其非理性一面喷薄而出。  相似文献   

4.
《太原大学学报》2015,(3):102-108
福克纳与莫言的比较研究历来备受学者关注,他们的创作带有强烈的酒神精神,这与他们的生命历程密不可分。在写作上,他们注重叙述的狂欢之美,在人物的塑造上充分体现人性的自然之美。酒神精神在他们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与《红高粱家族》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彰显了福克纳与莫言在生命与艺术上的狂欢。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酒神。借助于酒,他不但达到了一种忘忧的境地,而且达到了一种酒神精神的醉境。在这种醉境里,陶渊明解除了外在和个体的束缚,摆脱了此在生命的沉沦状态,进而与天地万物融合,获得了生命最高之欢乐。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五——四世纪,欧洲的一个小小城邦——古希腊雅典,在奴隶制经济繁荣的基楚上,文艺领域也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盛况,其中戏剧,特别是悲剧是百花圆中的一朵奇葩。 (一) 关于古希腊悲剧的起源,大多数人认为它是由赞美酒神的颂歌和祭祀仪式发展而来。在亚逖加农村,为祈求丰收和谢神,每逢春季当新酒酿成之时,农民们绕着酒神道尼苏斯的祭坛唱歌跳舞。农民们唱的是道尼苏斯在人世时不幸的遭遇及赞美他的再生。人们把这种有关酒神故事的演唱称之谓酒神颂,演唱时气分肃穆。后来酒神颂中逐渐增加了朗诵和对白,即歌队长和队员之间进行极简单的对话。公元前534年雅典人忒斯庇斯又以一个正式演员来表演酒神颂。这个演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酒文化精神是和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文人之醉呈现出诗意自远的心灵状态.西方的酒神精神是本能的迷醉,欲望的狂欢.在醉这一点上,中国文人诗酒之醉是陶醉、是与梦相似、是一种精神生命的活力状态.而西方的酒神精神是植根于生命本能的,具有本能性、破坏性、超越性、强力感等特征,是生命本能的狂欢.  相似文献   

8.
戏剧——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在欧洲文学的发展中,占有相当的份量和重要的地位。它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著名作家作品不断涌现,在特定的时代,还作为当时文学的主要成就而闪耀着璀灿的光辉。 欧洲戏剧名目繁多,最早产生的样式是悲剧和喜剧。悲剧发端于古代希腊,一般认为是起源于“酒神颂”。古希腊农民崇拜酒神,因为酒神掌管植物生长。在祭祀酒神的仪式中,有合唱队歌颂酒神,歌队长便逐渐演化为第一个演员,诗人泰斯庇斯后来增加一个演员与之对话,悲剧便有了雏形。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者是埃斯库罗斯,他把演员数目增加到三个,使用了布景,服装,创作了大量剧本,使悲剧有了较深刻的内容和较完备的形式,因而恩格斯称之为“悲剧之父”。  相似文献   

9.
唐婷 《文教资料》2014,(31):83-85
尼采说:“希腊悲剧在其最古老的形态中仅仅以酒神的受苦为题材,而长时期内登场的舞台主角就是酒神。”①不同于希腊悲剧,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关于酒神受苦,即其承受个体化原则而所做的反抗,涉及较少。作者更多地是展示了日神因各种原因不在场后,酒神的大行其道,及其带来的不可阻挡的摧毁力。本文通过对《道林·格雷的画像》这一小说中酒神轻易出场原因的分析,探讨酒神性质的转变问题,并对尼采用希腊悲剧的酒神精神来拯救现代人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0.
从《红高粱》中我们可以看到莫言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反叛与对酒神精神的渴望。莫言生长在山东 ,深受齐鲁文化的熏陶 ,他的反叛与追寻终与齐鲁文化相联系。在齐鲁文化中占主导的儒家思想中蕴藏着一种富有特质的酒神精神 ,这种酒神精神造就了莫言的反叛与对酒神精神的深层挖掘。莫言在作品中极力张扬酒神精神的同时 ,又不时地显露出超逸的情怀。因为他意识到酒神精神不仅有光辉灿烂的一面 ,亦有其缺乏理性的一面。这种情怀与他对酒神精神的追寻形成了《红高梁》的双重品格  相似文献   

11.
酒神崇拜即狄奥尼索斯崇拜,是产生于希腊本土的一种宗教崇拜仪式。公元前8世纪前后,酒神崇拜盛行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地,公元前3世纪传到罗马城,并迅速在下层民众中兴起壮大。本文主要从宗教宽容政策、社会风气的改变、女性的宗教诉求和酒神崇拜具有的吸引力四个方面分析酒神崇拜活动在罗马兴起的原因;通过崇拜仪式的举办和与世俗生活的密切关系分析酒神崇拜的罗马本土化特征,论述酒神崇拜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深远影响;通过对酒神崇拜的分析,剖析罗马宗教政策的实质内容及其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2.
"酒神精神"是尼采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意向,影响了后世无数文坛巨匠,"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即是其中之一。从郭沫若对尼采"酒神精神"的接受,在酒神精神状态下营构自己的艺术宫殿,以及作品中包涵的"酒神精神"等几个方面来看,尼采的"酒神精神"对郭沫若创作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刚美”就是一种刚烈、劲健之美。通过对“酒神精神”这一西方美学范畴的历史渊源、基本审美特质等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和总结,可以看出“酒神精神”这种强力意志实际上表现了一种高亢昂扬的矛盾冲突的美,它要求进取、奋发和超越,显示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的精神意志与审美客体剧烈冲突,并力求通过这种冲突而通向更高的审美境界,从而体现了西方美学的刚美意韵,因此,“酒神精神”概念就是一个刚美范畴。  相似文献   

14.
《宜宾学院学报》2017,(4):56-62
日神与酒神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二者持续不断地斗争和间歇性的同盟与和解导致了悲剧的诞生。酒神精神在悲剧的诞生、死亡与重生过程中占据主导性。酒神是悲剧舞台的永恒主角,它戴着日神的面具说话。日神是酒神永恒生命意志的个体化显现。日神与酒神构成了一种二元性的制约关系,这种制约关系体现了个体性与普遍性、明晰与混沌的对立,并最终指向有限的死亡悲剧与永恒的生命意志。  相似文献   

15.
从《红高粱》中我们可以看到莫言对传统儒家化的反叛与对酒神精神的渴望。莫言生长在山东,深受齐鲁化的熏陶,他的抬头与追导终与齐鲁化相联系,在齐鲁化中占主导的儒家思想中蕴藏着一种富有特质的酒神精神,这种酒神精神造就了莫言的反叛与对酒神精神的深层挖掘,莫言在作品中极力张扬酒神精神的同时,又不时地显露出超逸的情怀。因为他意识到酒神精神不仅有光辉灿烂的一面,亦有其缺乏理性的一面,这种情怀与他对酒神精神的追寻形成了《红高粱》的双重品格。  相似文献   

16.
语文妙脆角     
迈达斯的点金术迈达斯是希腊神话中佛律癸亚王国的国王。有一次,迈达斯帮助了酒神的同伴,酒神为了感谢他,就答应满足他的一个愿望。迈达斯非常贪财,他请求酒神赐给他点物成金的法术。酒神答应了。迈达斯有了点金术后,用手一点床,床变成了金床;用手一点椅子,椅子  相似文献   

17.
在《悲剧的诞生》中,首先,酒神精神象征情绪的放纵。其次,酒神精神象征昂扬的生命力,而生命力最根本的体现则是肉体的活力。最后,从形而上的层面看,酒神精神象征着积极的悲剧世界观。  相似文献   

18.
从<红高粱>中我们可以看到莫言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反叛与对酒神精神的渴望.莫言生长在山东,深受齐鲁文化的熏陶,他的反叛与追寻终与齐鲁文化相联系.在齐鲁文化中占主导的儒家思想中蕴藏着一种富有特质的酒神精神,这种酒神精神造就了莫言的反叛与对酒神精神的深层挖掘.莫言在作品中极力张扬酒神精神的同时,又不时地显露出超逸的情怀.因为他意识到酒神精神不仅有光辉灿烂的一面,亦有其缺乏理性的一面.这种情怀与他对酒神精神的追寻形成了<红高梁>的双重品格.  相似文献   

19.
在《洛丽塔》中主人公亨伯特形象身上交织着日神精神的理性和酒神精神的自我放纵的矛盾和斗争。酒神精神最终战胜了日神精神,这昭示着重大的人生悲剧。同时通过这种酒神精神,这部作品也体现出很高的悲剧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20.
《蝇王》展示了人的内心和人类社会中日神与酒神精神的冲突。主要人物拉尔夫和杰克都具有两种冲动,日神力量主导拉尔夫的心灵,而酒神暴力则吞噬杰克的心灵。这两种力量的抗争以日神力量的崩溃告终,导致孩子们的退化和岛屿社会的瓦解。小说结局暗示酒神的威力必须要由日神力量加以克服,才能使人和社会不至于因为酒神的泛滥而毁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