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给傻瓜让路     
有一次,德国著名的诗人歌德在一条小路上散步。这条小路很窄,一次只能走一个人。歌德走到一半,抬头一看,发现对面有个人正向他走来。这个人走到歌德面前时,很不客气地说道:"我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原来,这个人是个批评家,他很不喜欢歌德的诗,于是趁机羞辱歌德。歌德听了,一点儿也不生  相似文献   

2.
幽默笑话     
歌德的容忍一次,歌德正在魏玛一个公园的一条狭事小道上散步。碰巧他遇见一个对他怀有敌意的评。两人都停了下来,彼此相互对视。  相似文献   

3.
歌德的容忍     
有一次,歌德在魏玛一个公园的小路上散步。那条小路很窄,歌德偏偏遇上了一个对他心存敌意的评论家。他们都停下来看着对  相似文献   

4.
让路     
"让路有一次,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道上,他遇到了一位曾经尖锐地批评过他的作品的批评家。两人越走越近。“我是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批评家傲慢地先开口道“。我却正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路旁。让路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魏玛公园散步时,在一条仅能容一人通过的小道上,碰到了曾无端指责过他作品的批评家。两人越走越近,批评家板着脸孔喊道:“我是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歌德不以为意,随便应声道:“是啊,我却正好相反”满面笑容地退到路旁。歌德的回话令人叫绝。从思维角度分析,他运用的引申求异法,即不直接反驳对方的言论,而是接过对方的话题,加以引申联想,寻求一个与对方原意相反  相似文献   

6.
妙语连珠     
【让路】有一次,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道上,他遇到了一位曾经尖锐地批评过他的作品的批评家。两人越走越近。"我是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批评家傲慢地先开  相似文献   

7.
所谓“反还回击”,就是接过对方攻击的矛头,顺势倒转,“物还原主”,使对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试举两例:一、接过对方攻击性的话题,巧妙地变换一下角度,作出不露痕迹的回击。如:德国大诗人歌德,一次到公园散步,在一条仅能容一人通过的小径  相似文献   

8.
歌德的《浮士德》从开始到完成历时近60年。《浮士德》对于歌德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忠实记录了歌德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创作《浮士德》又一次次将歌德从精神危机中拯救出来。它是歌德一生智慧的总结,又成就了歌德这位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9.
歌德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曾风靡世界,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第一部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 歌德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部情真意切的小说,是与他的亲身经历分不开的。事情是这样的:1722年初夏,23岁的歌德到威茨拉尔的最高法院去工作。不久,他在一次舞会上结识了一位名叫夏绿蒂的姑娘,他俩由相识而相慕,由相慕而相爱,由相爱而相绝。歌德在与夏绿蒂相慕过程中,知道她已与自己的朋友、外交官克斯特纳尔订了婚。夏绿蒂既钟情于歌德,又不忍弃绝原来的未婚夫,内心十分矛盾。有一次她委婉地向歌德诉说…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歌德诞辰 250 周年。歌德的一生是紧张的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的一生。倾歌德毕生之精力完成的力作《浮士德》, 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她总结了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300年间资产阶级所走过的道路, 通过一个西方家喻户晓的人物浮士德的漫游, 把这一过程形象化, 并寓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作品中, 歌德第一次在文学中大力讴歌千百万人的劳动, 千百万人的开创性事业, 是一种巨大的历史性进步。在艺术上, 作者曲折地表达了 “劳动是美”的美学观, 把通过劳动建立的理性王国作为实现美的具体内容。然而歌德所歌颂的劳动, 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 脱离了阶级属性的劳动, 因而不可能使千百万人 “安居乐业”, 带有强烈的乌托邦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 歌德是 “未来的宗教预言家”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和语言风格 ,能大体衡量他的口语表达技巧、智力水平和文化修养。请你设想 :在下列情况下 ,各位名人可能会怎么说呢?1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常戴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溜达。一次 ,有人嘲笑他 :“你脑袋上边的那玩意是个什么东西 ,能算是顶帽子吗?”安徒生毫不客气地回敬道 :“……?”(25字以内)2 一次 ,歌德与一个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 ,两人面对面站着。那批评家十分傲慢地说 :“对一个傻子 ,我绝不让路!”歌德马上站到一边 ,微笑着说 :“……。”(10字以内)3 有一次 ,萧伯纳因脊椎骨有毛病 ,需要从…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和一位大师有过一次谈话(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我向他请教"育人之道和教学之法"。他的一句话"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歌德是德国18世纪到19世纪的伟大诗人。一天,他在韦玛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道上,迎面遇见对他的作品尖锐批评过的批评家。这位批评家高声喊到:“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我则相反!”歌德一边说,一边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批评家实际上用的是一个省略了小前提和结论的三段论,其推理过程是:我从来不  相似文献   

14.
微语录     
《初中生必读》2015,(Z1):23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歌德《浮士德》对不起是一种真诚,没关系是一种风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诚,却得不到风度,那只能说明对方的无知与粗俗。——刘心武(作家)你每天都在做很多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决定,但某天你的某个决定就能改变你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歌德让路     
歌德是德国18到19世纪的伟大诗人。一天,他在魏玛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道上,迎面遇上了向来对他不怀善意的批评家。两个人面对面站住,批评家傲慢地高声喊道:“我从来也不给傻子让路!”  相似文献   

16.
《中文自修》2006,(1):49-49
狭路相逢 有一天,歌德漫步在魏玛公园。不料,在一条小径遇到了一个曾把他的所有作品都贬得一文不值的批评家。这条狭窄的过道,只能通过一个人。他们面对面地相遇了。那个批评家十分傲慢,他头一昂说:“对一个傻子,我绝不让路!”  相似文献   

17.
我曾经和一位大师有过一次谈话(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我向他请教“育人之道和教学之法”。他的一句话“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让我似有所悟。  相似文献   

18.
一般而言,人们对于主流教育家像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有着更多的关注与偏爱。而非主流教育家像蒙田、歌德、爱因斯坦、维特根斯坦等人的教育思想却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文章拟选取歌德为个案,探讨歌德的教化观念与歌德教化教育思想的流变。以主角威廉·麦斯特为原型,歌德的教化教育思想经历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二是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的转向,三是从教育想象到教育实践的转化。研究歌德教育思想,对我们思考今天的教育发展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戴建荣 《教师》2011,(7):77-77
前阵子,听了张玉兰老师就学生朗读指导的讲座之后,深有同感。确实,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就是一次阅读体验的过程。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讲话。"  相似文献   

20.
歌德(J.W.Goethe,1749—1832)是一位闻名世界的伟大诗人,这大约是尽人皆知的;但有多少人知道他曾以一个物理学家的身分,指名道姓批评乃至辱骂牛顿和牛顿的光学理论,试图在科学界挑起一场大论战,可能知者就廖廖了。尽管歌德摆出了大论战的架式,而且还有黑格尔(G.F.Hegel,1770—1831)助阵,但这场论战在科学界并未真正形成。这倒不是歌德不想恋战,而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歌德想战,无奈物理学家觉得歌德的物理思想太原始、粗糙,而且他那付骂阵的架式令人恶心,因而几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