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月21日,趁着春天万物复苏、百舸争流之势,已走过15年发展历程的楚天都市报再度改版。这次改版的突出亮点是一举推出《楚天深读》、《楚天调查》、《楚天关注》、《楚天视点》、《楚天人物》、《楚天广角》、《楚天扫描》七个版头,由此聚合构成本地新闻的深度报道高地。其规模大、题材重、力度强.较充分体现了该报“权威、重大、深度、及时、贴近”的办报主旨。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13,(2):34-34
时间之水,浩浩荡荡,奔流无际。我们记录着世界的改变,也在不断改变着自己。当网络的终端已然抵达你的掌心,我们常常反躬自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不负你的期待?  相似文献   

3.
《楚天都市报》日发行 量在2000年9月过了百万 份,今年开年后又出现快速 增长,到3月3日已为107 万多份。而对纸张涨价、发 行量越大印刷成本越大、利 润率有所降低的实际情况, 是限制发行以确保“最佳经 济效益”,还是继续抓好报 道扩大发行?这引起编辑部 内外许多同志的关心。 在新一年动员会上,经 湖北日报社党委同意,本报 编委会明显提出:继续抓好 报道扩大发行,同时组织好 广告经营,力争社会效益与 经济效益双丰收,确保“两 个效益最大化”。 应该说,做出这一抉择 与决策,主要是基于这么几 点考虑。 一、政治上…  相似文献   

4.
《楚天都市报》近年十分注重深度报道的打造,每天属于深度报道的新闻题材占本土新闻的三分之一以上。为打造深度报道品牌,2013年1月18日,《楚天都市报·深读周刊》(以下简称《深读周刊》)正式创刊,每期8个版报道,分别以"纵深""调查""热点""人物""发现""观察""揭秘""文化"等10多个栏题轮换呈现,先后推出一大批影响较大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5.
参加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学术研讨会,我要由衷地为楚天都市报叫一声好!我到其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过类似的会,也叫过好,不能说不由衷,但是这次应该是最响亮的,而且是最真诚的,为什么?原因有两条:第一,本次会议的议题主流化转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一直是大众媒介的报道重点。然而,因媒介对报道“议程设置”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能引起受众的兴趣。本文就《楚天都市报》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作了分析,重点研究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议程设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走向已知和未知——楚天都市报《城事》副刊的阅读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力  詹碧蓉 《新闻前哨》2006,(10):18-19
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重大新闻?国际、国内、本地区的,翻开报纸,这恐怕是每一位读最为关切的。满足读获知新闻是报纸最基本的功能,同时,报纸还有对一些新闻的发生、发展作进一步探究、追溯的功能。当读将目光从报纸上移开,还会看到更多更远,则是报纸副刊承载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韩少林 《传媒》2012,(7):31-34
随着中国报业的集团化发展,一个报业集团内部同时拥有几家都市类子媒体已经并不新鲜,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状况也由此出现。2001年,《楚天金报》诞生在荆楚大地,与"同门师兄"《楚天都市报》一样成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博弈武汉报业市场的两张"王牌",但他们之间却也存在着"相煎"的关系,报纸头版时有类似,资源内耗令人担忧。直到2012年,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将两报总编辑的身份归于一人,着手对两报重新定位,明确各自的不同特色与定位。在"融通改版"策略的指导下,两报逐渐走出"相煎何太急"的"囚徒困境",迎来各自发展的崭新空间。本期《报业观察》栏目就将带您走进"两报"改版的"现场",揭开其和谐发展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典型报道在国内新闻采写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它倡导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为构建和谐社会、传承道德文化发挥了作用.2007年,为克服都市类报纸同质化、低俗化倾向,《楚天都市报》顺应全国都市类报纸掀起的主流化转型潮流,开始主流化转型探索,将典型报道作为主打品牌,推出一系列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的典型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众传媒协调社会、传承文化的功能.同时,《楚天都市报》通过典型报道也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塑造了良好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0.
楚天都市报在宜昌等地开办的“地方版“,只存在了不到5年时间,便销声匿迹。个中原因,不是地方版不受读者欢迎,而是不受“地方“报纸的欢迎。办地方版对省报来说是发展,而对地市报来说,则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楚天都市报在主流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里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从最近几年连续推出的影响全国的重大典型中可以得到证明。从浅层意义上来说,楚天都市报在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为都市类报纸作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2.
媒介形象通常指媒介的社会形象,是公众对媒介的整体印象和评价,由媒介的外在特征和内在风格构成.就报业来说,外在特征是报业给予社会公众具体的、可直接感觉到的形象,主要包括报纸名称、报纸质量和版面形式、报社的外观、固定资产、采编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的行为等;内在风格是社会公众对报业的一种抽象、升华了的认识,主要是对报社的信誉、报社员工的精神面貌、报纸的知名度、影响力等得出的印象.①一般而言,内在风格比外在特征更重要.作为以提供信息为首要功能的新闻媒介,新闻报道是其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程世寿 《新闻前哨》2005,(10):16-17
著名报人普利策曾经把新闻记者比作社会这艘航船的“守望人”。这个比喻道出了记者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责任。楚天都市报第二版开辟的专栏言论《楚天夜话》(作者曲直吟),既为“守望人”的社会责任作了现实注释,也为提升市民类报刊专栏言论的品位引领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去年,楚天都市报率先报道的两组典型人物——荆州“10·24大学生英雄群体”和武汉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双双获评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今春,该报率先报道的另一组人物典型——“信义兄弟”。又一次在全国产生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5.
舒均  江芳 《新闻前哨》2020,(4):45-46
媒介融合大背景下,为成功转型,各媒体都在努力将短视频的独特性融于自身的固有框架,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但媒介形态的变化不代表本质的改变,媒体的本职工作依旧是报道事实,而事实选择的前提是主题的选择,所以媒体短视频传播效应仍在选题的选择上。本文将以楚天都市报融媒体100W+短视频为例,剖析融媒体短视频选题特征,旨在总结短视频选题规律。  相似文献   

16.
对于以“贴近市民、贴近生活”为定位的都市报,既要遵循经济新闻的报道规律,又要在充分满足特定读群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报道内容、改进报道策略,才能树立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升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减少火灾发生,自2015年以来,武汉消防联合《楚天都市报》,开设消防安全宣教栏目,大力度、不间断地向受众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该栏目采编人员守正创新,从专栏的内容、形式、传播渠道等多个方面创新探索,秉承社会责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10):60-65
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仅要看它有多大的经济实力,还要看这个城市有无对市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牌。这种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既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更渗透在一个地区的大众传播之中。本文研究运用文化软实力相关理论,以推进"主流化"策略的《楚天都市报》推出的对市民生活产生影响、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媒体通过对新闻线索的利用设置议程、引导舆论,通过策划打造媒体品牌,通过舆论监督推进社会进步等策略,进而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施以最直接和最强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闻实践》2012,(10):4-5
编者按:在激烈的报业战场上,都市报一直是一支积极谋变、活力喷薄的力量。2012年,国内都市报集体掀起新一轮改版潮。2月21日,楚天都市报率先变脸,此后,京华时报、华西都市报等也纷纷强力改版。到6月6日、7日,都市时报与北京青年报将这一轮热闹的集体变革推到极致,两家报纸分别在前后两天重磅改版,无论是内容变革还是营销推广,眼球效应十足。而就在过去不久的8月末,南方都市报又推出杂志化改版。  相似文献   

20.
12年来,楚天都市报紧扣时代脉搏,勇立潮头,击水中流,以灵动的锐气、开拓的勇气、创新的朝气,在不断解放思想中将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展望未来,主流化转型任重道远.其意义不亚于都市类报纸的面世,是一次影响深远的“二次革命”,是在责任的旗帜下.为新闻创新植入强劲的内在驱动力,使报纸更美更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