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筝,在以曹东扶为代表的河南筝乐人群体对其曲目的编订和相关筝乐活动的推动下,成长为独具地方性艺术风格的音乐。而河南筝中有一部分乐曲是在板头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逐渐在全国得到广泛的认知。本文拟通过对河南筝曲《陈杏元和番》的曲式结构、旋律、节奏等进行分析,探寻筝曲中的板头曲元素。  相似文献   

2.
传播是广泛散布,强调的是横向发展和扩散。文章探讨了板头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将板头曲放在武侯祠、南阳府衙、内乡县衙、社旗山陕会馆、荆紫关等人文气息浓郁的地方演出,实现静态的景观与动态的南阳地方民间音乐相结合。同时,录制相应的板头曲音响音像制品为旅游产品、定期举办板头曲旅游文化节,打造南阳旅游文化的品牌。  相似文献   

3.
河南曲子板头曲的曲式结构不能用一个所谓的“八板”体加以概括,而且有多种传统曲牌和南阳民歌派生出来的一类曲目分别属于多种曲式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4.
中西乐理,尤其是节拍之争由来已久,谁是谁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以此为着眼点,从分析河南板头曲的三弦独奏曲《打秋千》这一实例出发,找出了二者在重音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袁媛 《华章》2012,(34)
河南板头曲又称“中州古曲”、“中州古调”,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如今它却处于濒临无人承袭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板头曲现状分析对其传承提出建议.希望相关部门制定出更加完整有效地保护措施,以便于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后人.  相似文献   

6.
河南筝派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地域性风格的乐曲、独特的旋律变奏手法、不同于其他流派的演奏技法和润色手段,加上一批影响较大的优秀演奏家,使得河南筝派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曲目和技法特征、朴实优美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成为全国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河南筝的演奏曲目包括以"河南板头曲"为主的传统曲目,以及以地方戏曲等素材改编创作的筝曲,河南筝派的代表人物有曹东扶、王省吾、任清芝等。  相似文献   

7.
韩愈籍贯,众说纷纭。《珩璜新论》的作者孔平仲认为,韩愈的籍贯是"晋启于南阳"的南阳,即今河南孟州市,而不是唐代邓州之南阳,即今河南南阳市。平仲又认为当时的南阳即是指修武县,则又不当矣。  相似文献   

8.
河南板头曲作为河南弦索音乐的代表,曾对我国民族器乐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然而,对其的研究却相当匮乏,特别是对其的变迁研究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文章从史料出发,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认为其发展分为滥觞——形成——鼎盛——衰落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9.
河南曹派筝创始人曹东扶先生是20世纪杰出的中国民族音乐大师,他对奠定河南筝派在全国筝界的重要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河南筝派的一代宗师.曹东扶订谱的板头曲演奏具有流畅、细腻、缠绵、华丽且地域风格浓郁的特点.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得益于曹先生丰富的从艺经历、深厚的技艺积淀以及高远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0.
河南大调曲子又称作"鼓子曲",主要流传于河南省南阳市和周边地区,其曲牌包括大牌子、小牌子、套曲和板头曲,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檀板、古筝、琵琶、八角鼓等,唱腔质朴优美,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浅析非遗视角下河南大调曲子传承与发展策略,并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1.
南阳越调是河南越调两大地域流派中重要的一支。本文从南阳越调的产生发展为出发点,对南阳越调长期以来保持的传统剧目的正装戏、板腔音乐体系以及鲜明的盆地色彩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起源过程中,诗与音乐(作为“声音”自身演进的成熟形态或结构体)在历史之维上具有深刻的同源性,但诗与音乐在明的精神结构中所以分割开来,成为两种有着本质不同的精神(显现)方式,则表明它们在思维之向度上存在着深刻的本体论差异,从本体论角度,弄清诗与音乐的分界及交互关系,以对“声音”的现象学分析为中介,对于深入认识诗与音乐各自的本质特征,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宛梆是明末清初由陕西东路秦腔传入南阳后,结合当地的山梆等剧种和民风民俗而发展起来的一个稀有剧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宛梆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稀有剧种面临生存危机,内乡宛梆剧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为河南稀有剧种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南阳市旅游资源单体的结构和单体开发现状,指出了旅游资源现有的级别。采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评价模型,对南阳市旅游资源可开发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宝天曼景区和恐龙遗迹园可打造成南阳市甚至河南省的龙头景区。总体而言,南阳市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打好四张牌,一是伏牛山;二是恐龙遗迹园;三是南阳"四圣"与汉画馆;四是丹江口水库与南水北调。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是旅游大省,南阳旅游是河南省旅游发展的“西南支撑点”。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南阳争取建设成为河南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在南阳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豫歌"是以河南戏曲音乐为主要创作材料,以歌曲写作手法为主要创作特点的具有鲜明的河南地域音乐风格的新型歌曲形式。豫歌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兴艺术形式,不仅蕴含着深厚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歌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特殊性在于它是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并伴随着歌曲的流行而在受众中广泛传播。方文山被称作华语流行乐坛第一词人,他的创作在"诗"和"歌"间游刃有余,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以"作诗"的方式作歌词。他的创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文分别从修辞方法的灵活运用、语法手段的创新求变以及意境的独特构建上来分析方文山歌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朱熹在《诗集传》中将《郑风》的情诗视为“淫奔之诗” ,但从内容上看 ,这部份诗并无“淫奔”迹象。朱熹的主要依据是孔子的“郑声淫” ,但孔子的原意不是指“郑声”的淫荡 ,而是指郑国音乐细而高的特点 ,“淫”字不是内容上的淫秽 ,而是就音乐形式不合传统“雅乐”的标准而言。“郑诗淫”之说实质上表现了身为理学家、文学家的朱熹在研究《诗经》时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