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焦作日报     
《采.写.编》2013,(5):65-65
焦作日报系中共焦作市委的机关报,创刊于1957年7月。1961年因经济困难停刊。1983年复刊。目前。焦作日报社现有固定资产一亿多元。《焦作日报》每天出版对开6张24个版,Et报发行量8万余份。2007年5月又出版发行了《焦作晚报》。晚报版每天对开8张32个版.发行量6万份。  相似文献   

2.
背景资料:《焦作日报》和焦作市公安局,时于焦作市蔬菜果品批发交易中心的水果商户贺永星的判断产生了分歧。前者发文褒扬贺是扶危济困的“好人”:后者却认为贺是欺行霸市、控制焦作香蕉批发市场的黑社会团伙老大。今年6月,在《焦作日报》刊发报道后一个月,贺永星因“涉嫌黑恶犯罪”被批捕。  相似文献   

3.
王应文现任《焦作日报》农村部主任。1968年3月参军,在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政治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干就是5年,1973年元月转业到河南省修武县委宣传部当新闻干事,1983年《焦作日报》复刊后到报社当记者,最近,他被评为“第三届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市报人》2007,(11):F0002
60年前的1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了关内第一座重要城市石家庄.石家庄解放当天,由《晋察冀日报》和《冀晋日报》抽调的办报人员就紧随攻城部队进入市区.仅仅六天之后,1947年11月18目,关内第一张城市党报——《石家庄日报》的前身《新石门日报》创刊了!《石家庄日报》从诞生之日,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2002年-2003年度河南省76种报纸的编校质量抽查评比结果公布,《焦作日报》以万分之零点五的差错率获全省第一名,成为河南省所有报纸中惟一的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一的报纸(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编校质量合格标准为万分之三)。这是继1996年以来《焦作日报》获得河南省党报编校质量评比第一名以来连续四届(两年一届)蝉联全省第一名。我作为《焦作日报》历届被抽检报纸版面的编辑心里十分自豪,因为这里面也有自己的一点贡献。现就编辑在编校工作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水果商户贺永星是“好人三哥”,还是黑社会老大?2008年5月6日,《焦作日报》晚报版以整版篇幅报道了贺永星热心助人的事迹,一个月后,贺永星因“涉嫌黑恶犯罪”被批捕。8月26日,《焦作日报》又在头版头条刊出《好人三哥——记水果商户贺永星热心助人的事迹》(以下简称《好》文)一文,见报三天后,市公安局找到报社,提出该文报道失实。称在公安机关调查贺永星期间,给其正面报道,是跟公安局唱“对台戏”。  相似文献   

7.
焦作日报     
《焦作日报》系中共焦作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87年7月,1961年因国家经济困难而停刊,1983年月1日复刊。现为对开日报,每周出报18张共72个版,发行量居河南省地市报前茅。焦作日报还在全国地市报中首批出版电子版,加入国际互联网,建立了焦作新闻网,并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了中国云台网,与大河网、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了大河焦作网,在世界各地均可看到当天的焦作新闻。焦作日报社现有正式工作人员14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97人,平均年龄34岁。在110余名采编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4人,副高级技术职称的27人,中级…  相似文献   

8.
与焦作市的两个文明建设事业一起发展繁荣的焦作日报,从复刊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里程。4月28日上午,400多位各界来宾聚会焦作宾馆,出席该报召开的庆祝复刊十周年座谈会。焦作日报总编辑李介人同志在会上讲话。他在回顾十年辛勤耕耘历程的同时,总结了该报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9.
近日,细心的读者发现,河南省《焦作日报》在寸金之地的一版设置了两个小栏目:一个是《大报台网看焦作》,一个是《温馨提示》。这个细微的改革,立马引起叫好声一片。为什么叫好?关键是将一些平日只能刊登在健康版或生活版的稿件,放在了头版,体现出尊重群众、理解群众、服务群众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阿克苏日报     
《当代传播》2008,(6):I0001-I0001
今年9月1日是《阿克苏日报》50华诞。五十年风雨,半世纪春秋。在半个世纪不平凡的岁月里,《阿克苏日报》作为中共阿克苏地委机关报,她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春华秋实。50年来,《阿克苏日报》在探索中奋进,在改革中发展。《阿克苏日报》已成为阿克苏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她的每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1.
沐浴21世纪的朝阳,《焦作矿工报》迎来了她的五十岁华诞。 1951年 9月 14日,《焦作矿工报》伴随着时代的脉搏和焦作煤矿职工的呼声应运而生。从创刊到现在的整整五十年里,《焦作矿工报》始终与我们的企业和矿工同呼吸、共命运,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创刊五十年来,《焦作矿工报》历尽沧桑,几经曲折。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问世,又在“大跃进”的呼声中消迹;她于 1964年再度复刊,又在“文革”的狂潮中淹没;1975年,这张暂定名为《矿工战报》的报纸又在国民经济开始出现转机时与矿工见面,至1978…  相似文献   

12.
2009年,《焦作日报》开设了“新闻纵深”专栏。一年多来,在这个专栏里刊发了许多篇记者采写的有角度、有深度、有思想、有分析和见解的文章,而且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是《聊城日报》走过得最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聊城日报》进行了强势改版,不仅统一了版面风格,而且还以策划为核心对采编角色和采编流程进行了重塑,基本解决了困绕报社多年的采编“两张皮”的问题,提高了报纸的质量,真正打造出了“聊报制造”的品牌。  相似文献   

14.
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获市级以上好新闻奖58次,连续两届被评为焦作市优秀新闻工作者,把他所在的农村部带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并成为《焦作日报》每年获新闻奖最多的部室,这就是退伍军人、《焦作日报》农业部主任王应文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王应文是农民的儿子,1968年3月入伍,在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政治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干就是5年。在部队期间,他同报道组的几位同志经常深入连队采访,写出了不少叫响的新闻,其中由他独立采写的济南军区空军战勤连坚持常备不懈的报道被《空军报》采用后,在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机关和连队产…  相似文献   

15.
柴国庆  王金春 《传媒》2001,(9):31-35
柴国庆、王金春同志《让党报最大限度占领市场》的文章,对党报发行工作的思路和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有较强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发行是报刊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交流和促进报刊发行工作,本刊与《焦作日报》联合开办《发行广角》专栏,请广大同仁围绕发行,献高招、说体会、谈做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铁岭日报社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铁岭日报》旗下的《铁岭晚报》改版为《辽沈晚报·铁岭版》,这一创举在全国报界首开先河。2009年元旦,铁岭日报社与辽报集团再度携手,实行战略合作,以“合作报、瘦报、彩报”的新姿态推出全新的《铁岭日报》,又在全省地市级党报中领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7.
今天参加这个会议主要是来看望大家。我们各驻地记者长期工作在第一线,远离本部,比较辛苦。借此机会,特向你们以及河北日报全体同志表示慰问和感谢! 过去的一年,大家为办好《河北日报》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从去年8月份来到河北,看到《河北日报》不断有所进步,心里很高兴。的确,《河北日报》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维高同志在总结去年工作时说,去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这与新闻单位包括河北日报社的同志们的努力分不开的。去年我省的宣传舆论工作做得是相当不错的,使河北人民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上下齐心,精神状态也进一步振奋,所以在大灾之年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里有新闻单位的功劳,我再次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8.
顾培利,汉族,1962年7月生于焦作,先后毕业于安阳师院艺术系和郑州大学新闻系,曾任焦作师专美术教师多年,现任焦作日报摄影美术部副主任、主任编辑。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对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来讲是不平凡的一年。其中香港回归祖国,是举世瞩目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报纸美编和漫画作者,由于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漫画家的社会责任感,我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以喜迎香港回归祖国为背景,创作了组画《“回归”漫笔》,发表于1997年6月20日《焦作日报》,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这组新闻漫画使我有幸获得1997年度河南省新闻奖新闻漫画一等奖和1997年度河南省新闻漫画年赛金奖。回顾创作过程,我庆幸香港回归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契机,选择重大题材创作新闻漫画,使我得到了锻炼。1994年冬,第一块巨…  相似文献   

20.
从非凡的人和事里找新闻易。从平凡的人和事里找新闻难。难,不在于平凡中没有新闻,难在不能从平凡中看出新闻和不能将平凡的人和事写出新闻,尤其是写出不平凡的新闻。去掉那种认为只有非常才有新闻的思维定势,从平凡里发现新闻和写出新闻就不那么困难。读一读《四川农村日报》2002年8月20日的《漂泊在广东的打工嫂》,对于从平凡中发现和写好新闻,可以得到一些帮助。四川人南下广东打工的多如牛毛。“四川人在广东打工”是平凡不过的事情,“在广东打工的四川嫂”也是最平凡的人。《漂泊在广东的打工嫂》便写的是这种平凡人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