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是蜜蜂,哪个地方的最厉害?答案是:非洲的。为什么?因为非洲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为了生存,为了不至于在恶劣的环境中“全军覆没”,非洲蜜蜂这才养成了凶悍、机敏、顽强的性格并因此而保存了自己。有人曾经做过实验,在遭到同样的袭击时,欧洲蜂要经过34秒才能做出反应,而非洲蜂却可以在25秒内做出充分反应———完成从严阵以待到立刻出击的全部动作。非洲蜂可以穷追不舍达200米之多,且冲锋不止。于是我想起了我们的独生子女,想起了环境与成才的辩证关系。不是吗?那种过于优裕的生活条件其实是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在甜水中泡大的孩子也的确…  相似文献   

2.
蜜蜂(Apis)线粒体DNA(mtDNA)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蜜蜂线粒体DNA(mtDNA)的结构及其多态性在进化、分类、群体遗传结构和非洲化蜜蜂研究上的应用,蜜蜂mtDNA是一个裸露的闭合双链环状分子,长度在16,300-17,000bp之间,其中AT含量约占85%,线粒体基因组含有13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22个tRNA左因,2个编码rRNA亚基基因和两个非编码区域,部分基因有重叠现象,根据mtRNA限制位点的多态性,可推断出四个蜜蜂的系统分化图为:Florea(dorsata (cerena,mellifera);而西方蜜蜂在进行过程中形成三大分支:西欧型(M)、东欧型(C)、非洲型(A)、mtDNA多态性也是研究蜜蜂群体遗传结构和非洲化形成、扩散机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非洲劲蜂     
非洲劲蜂又称非洲杀人蜂。多年以前,26只坦桑尼亚女王蜂被意外地带入巴西,并与当地蜜蜂杂交,形成了今日凶残的非洲杀人蜂。非洲杀人蜂的致命天性在于其对外界极为敏感的群集防御体系。更可怕的是,即使受害者早已被逼退,远离蜂巢,杀人蜂也照样穷追不舍,赶尽杀绝。正是这一天性使得它们的攻击极度致命,而死在非洲杀人蜂的狂舞之下也是世界上最痛苦的死法之一。而与之相对的,非洲杀人蜂毒针的效果其实和普通蜜蜂差不多。  相似文献   

4.
于颖 《课外阅读》2011,(13):58-59
在全球两万个已知蜂类里,最常见的就是蜜蜂了。欧洲、亚洲、非洲都有自己的本土蜜蜂品种,它们对于人类有很高的价值,为我们提供蜂蜜、蜂蜡、蜂胶,还有蜂王浆,而且是效率最高的作物授粉媒介。但是在全球很多地方,蜜蜂栖居地已  相似文献   

5.
在非洲的许多地方,破坏农作物、损害树木的大象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现在可以用一种简单而且相当保险的方法来阻止它们的破坏活动,那就是靠小小的非洲蜜蜂的非凡本领  相似文献   

6.
《好同学》2005,(6)
“非洲蜜蜂已经越过边境!”“数以百计的动物遭到非洲蜂攻击,伤亡惨重!”“又有人受到非洲蜂的袭击,伤势严重被送进医院抢救!”这是委内瑞拉各家报刊、电台和电视台经常报道的一种凶猛好斗的非洲蜜  相似文献   

7.
在非洲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麻雀大小的鸟,叫声清脆,很招人喜欢,当地人称它为向导鸟。向导鸟最爱吃的食物就是蜜蜂的幼虫,而要吃到蜜蜂的幼虫就要到蜂巢里捉,这对向导鸟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因为它只要一靠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有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像食人鱼、食人蚁等等。它们频频出现在影视片中,于是名声大震。杀人蜂的名声也是通过恐怖影片《杀人蜂》而获得巨大的知名度。影片中的杀人蜂出现在美洲,其实它的原产地在非洲,“杀人蜂”不过是它的绰号,它的本名叫“非洲蜂”。由于非洲蜂采蜜迅速,它们被带往巴西。人们原想利用它们来培养新的优良蜜蜂,结果却产生了可怕的后果:一种肆虐美洲的新型杀人蜂出现了,并迅速蔓延开来。从这以后,已有数以百计的人丧生在这种蜂的毒针下。一时间,杀人蜂成了人们愤怒声讨的对象,甚至有科学家试图通过改造一种蜜蜂的基…  相似文献   

9.
<正> 1.非洲的响蜜鴷(lie)是一种鸟,它最爱吃蜂蜡。所以只要有蜜蜂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  相似文献   

10.
蜜蜂扇风蜜蜂的巢内,盛夏温度很高,为了给蜂房降温,工蜂便运来水,洒在窝眼周围。另一部分蜜蜂则在蜂房的入口处整齐地排成一行,用双翼使劲地往里扇风,使蜂房内刮起阵阵风,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以带走蜂房内的热量。袋鼠舔爪澳大利亚的袋鼠,为减少阳光的照射面积,便采取弓着身子的办法,当气温达到35摄氏度到40摄氏度时,它就会不断地用舌头舔自己的前爪,从而使体温很快降下来。蜘蛛掘井非洲撒哈拉沙漠有一种大蜘蛛,自己会掘井,并且能在井口处吐丝结网,以遮挡夏日炙热的阳光,然后躲进井底酣睡。树鱼上树在南非,有一种会上树的奇特树鱼,到了夏天,…  相似文献   

11.
动物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弱肉强食是动物界的自然法则,强者与弱者之间似乎天生就是一种“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但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间居然也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甜蜜的友谊非洲蜜獾是一种喜欢独居的动物,但它却和一种褐色的小鸟——响蜜鸟结下了“甜蜜的友谊”。在非洲,很多蜜蜂都选择在地上建巢。当响蜜鸟发现蜂巢以后,就会向密獾的洞飞去,发出一种特殊的叫声。一听到这种叫声,蜜獾就立即钻出洞来。在响蜜鸟的带领下向蜂巢跑去。蜜獾的毛又密又厚,所以蜜蜂奈何不了它。很快蜜獾就把蜂巢挖开了,一股脑儿地将蜜蜂的幼虫和蜂蜜吃掉…  相似文献   

12.
蜜蜂为了酿蜜,经常在花丛之间往返。有一朵花儿看到蜜蜂为了酿蜜,要从自己身上取东西,就很生气:我为什么要帮助你呢?于是拒绝蜜蜂来访。不久,其它的花儿慢慢凋谢后,结成了果实。而那朵拒绝蜜蜂来访的花枯萎后,什么也没留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被我抛弃的,我在这些蜜蜂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虽然手被刺了好多下,但我一直坚持着,在我被刺的同时,有20只蜜蜂受到损伤。——《蜜蜂》  相似文献   

14.
在非洲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麻雀大小的鸟,叫声清脆很招人喜欢,当地人称它为向导鸟。向导鸟最爱吃的食物就是蜜蜂的幼虫,而要吃到蜜蜂的幼虫就要到蜂巢里捉,这对向导鸟来说是不可完成的事,因为它只要一靠近蜂巢就会有成群的蜜蜂围上来,把它蜇得遍体鳞伤。但向导鸟有办法,它总是能借助当地土著人的力量吃到喜爱的食物。土著人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森林里,而蜂蜜是他们能吃到的唯一一种含糖的食物,是土著  相似文献   

15.
蜜蜂扇风———盛夏温度很高,为了给蜂房降温,工蜂便运来水,洒在窝眼周围。另一部分蜜蜂则在蜂房的入口处整齐地排成一行,用双翼使劲地往里扇风,使蜂房内刮起阵阵风,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以带走蜂房内的热量。袋鼠舔爪———澳大利亚的袋鼠,为减少阳光的照射面积,便采取弓着身子的办法,当气温达到35℃至40℃时,它就会不断地用舌头舔自己的前爪,从而使体温很快降下来。蜘蛛掘井———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种大蜘蛛,自己会掘井,并且能在井口处吐丝结网,以遮挡夏日炽热的阳光,然后躲进井底酣睡。树鱼上树———在南非,有一种会上树的奇特树鱼,到…  相似文献   

16.
蜜蜂的尾针     
上帝创造蜜蜂的时候,为了使蜜蜂拥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就特意为它设计了一根尾针。当它受到威胁的时候,就可以用尾针来反击对手。有了尾针,蜜蜂感到非常得意。有一次,蜜蜂在树上的花蕊中采蜜,正巧松鼠从附近经过。蜜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抵御寒冷,有些动物往往会加强它们的新陈代谢。为了产生更多的热量,蜜蜂在暴饮暴食方面具有惊人的肚量。蜜蜂没有冬眠的习性,但作为个体,它仍然无法维持必要的体温。作为一个机制健全的社会自控群落,蜜蜂具有战严寒抗冰冻的整体实力。于是就有它们自得其乐的“冬季俱乐部”  相似文献   

18.
蜜蜂扇风蜜蜂的巢内,盛夏温度很高,为了给蜂房降温,工蜂便运来水,洒在窝眼周围。另一部分蜜蜂则在蜂房的入口处整齐地排成一行,用双翼使劲地往里扇风,使蜂房内刮起阵阵风,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以带走蜂房内的热量。  相似文献   

19.
【案例】 《蜜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写了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弄清蜜蜂是否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提了二十只蜜蜂来做试验。在试验中,二十只蜜蜂被带到离家两里多远的地方,有十七只飞回来了,另外三只不知去向。还有三只蜜蜂去哪里了?无人知晓。甚至就是作者本人,也无法准确地说出个所以然来,况且这个问题也无关教学痛痒。然而,学生却对另外三只蜜蜂的去向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20.
蜂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及土蜂等种类。雌峰的尾部有毒腺及蜇针,蜇针可注毒液到人体。雌蜜蜂的蜇针上长有逆钩,刺入人体后,部分残留于伤口内。黄蜂的蜇针则不留于伤口内,但黄蜂伤人比较严重。蜜蜂用蜇针蜇人是为了保护蜂群的利益,却不会给单个的蜜蜂带来任何好处。蜜蜂腹部末端的蜇针是由一根背刺针和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