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评定了按照GB/T601-2002方法配制和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从实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相对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等入手,介绍了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  相似文献   

2.
盐酸标准溶液标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盐酸标准溶液标定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了盐酸标准溶液标定的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通过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02±0.00031mol/L(k=2)  相似文献   

3.
对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标定的不确定度分析,对其标定结果的质量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7±0.00035mol/L(k=2),测量结果重复性的不确定度对总体不确定度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不确定度的有关概念,给出了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计算直接测量的展伸不确定度的简化公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物理实验的数据处理中还未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这一概论,本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其在物理实验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详细论述了电能表检验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介绍了怎样充分且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并将它们归为A类或B类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怎样按国际惯例汇总和报告测量不确定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中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并对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明确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的取舍.  相似文献   

8.
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评定是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难点.笔者就多年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二者容易混淆或误用.对测量结果的表示不准确的问题,针对性地阐述了误差与不确定的关系以及测量结果的表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不确定度的关概念,给出了大学物理实验中计算直接的展伸不确定度的简化公式。  相似文献   

10.
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表示被测量的量值分散性的参数,它是评定被测量的真值所处范围的一个参数。根据JJG700-1999《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按照不确定度评定原则,对一套气相色谱检定装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讨论测量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与B类评定过程中,叙述了B类与A类不确定度的区别,同时把实验标准偏差和测量结果的取值要求结合起来,以及把B类不确定度分量的概率分布具体列出来.使得A类和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更合理.  相似文献   

12.
该文在讨论测量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与B类评定过程中,叙述了B类与A类不确定度的区别,同时把实验标准偏差和测量结果的取值要求结合起来,以及把B类不确定度分量的概率分布具体列出来,使得A类和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更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为本文以《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而教学语言作为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使命的主要方式,能体现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是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教学语言的概念入手,对教学语言的特点和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不确定人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不确定人格的理论构想,并编制了“不确定人格问卷”,包括不确定倾向分问卷和不确定反应分问卷。对大学生被试施测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不确定倾向包含容忍和求新两个因子;不确定反应包含舒适和解决两个因子。最后对不确定人格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主要有两种倾向:忠实于原著;颠覆原著。判断改编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应该看其是否忠实了原著,而要看最终的影像文本是否符合美学和历史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不确定性的哲学发展历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拉普拉斯确定性到现代不确定世界观的转变过程。进入20世纪后单纯确定性的哲学观点逐步瓦解,人们认识到不确定性也是世界的本质属性之一。不确定性和确定性是辨证统一的,不确定性是世界发展的动力,确定性是不确定性的近似。现代科学的发展已从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不确定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在商标法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利益平衡作用,它直接调整消费者、竞争者、驰名商标权利人的利益;在这三方利益中,驰名商标权利人的利益是平衡的重心。这一制度平衡利益的目标是在维护驰名商标权利人应有利益的前提下,促进三方利益的最大化,以实现商标法的目的以及其对公平和效益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