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事一:维克托是位法国画家,他父亲是位外交官,与大画家毕加索是好朋友。维克托从小喜欢画画,14岁那年,父亲带他去见毕加索。想让这位大画家收儿子为徒。可是,毕加索看了维克托的画后,当即拒绝了!“你想让他做一个真正的画家,还是做一个毕加索第二?”毕加索问。“我想让他像您那样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外交官答。“假若是这样的话,你就把他立即领回去!”毕加索回答。  相似文献   

2.
作为母亲,我和儿子是一对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记得有一天,我和他坐在沙发上聊天,儿子突然向我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妈,你和我爸处对象的时候,我爸吻过你吗?”我一时竟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回答。片刻之后,为了掩饰自己的慌乱,我只好解嘲般地笑了起来:“你这孩子,怎么想起问这个?”儿子也笑了起来,算是给我解了围。又有一天,我们像往常一样谈天说地,儿子突然郑重其事地问我:“妈,如果我在学校处了对象,你会怎么样?”儿子给我的这一惊非同小可,要知道他才刚上初二啊!我极力掩饰着自己的情绪,故作镇静地回答:“我相信你不会,你是一个有着…  相似文献   

3.
曾经看到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上海一位六年级的男生因为没有做完作业,被母亲批评,就和母亲赌气说:“我还不如死了呢!”母亲非但没有安慰儿子,反而反唇相讥:那你死就死了,活着也是浪费粮食!母亲没想到儿子真从楼上跳了下去,令人扼腕痛惜!很多父母总是喜欢使用激将法“激励”孩子。  相似文献   

4.
玛夏有两个孩子,她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故事:我4岁的儿子麦克问我“:孩子怎样才有的?”我硬着头皮告诉他“:小孩是在他们母亲的肚子里长成的。”麦克又问“:那他们怎么到那儿的呢?”这真叫我难堪,该如何解释呢?我只好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爱得很深,父亲将一粒微小的种子种在母亲的腹中,这粒种子长大后便成了一个婴儿”。麦克懂了,我曾为自己的回答庆幸呢!几星期后,我看见麦克和他2岁的妹妹在后院,麦克拿一颗草籽在妹妹肚脐上戳,我高声叫道“:你们在干吗?”麦克迷惑不解地望着我说“:我要妹妹有个孩子,这些是我找到的最小的种子。”我无可奈…  相似文献   

5.
这些天,有一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绕.感到刺耳又痛心。“再不好好吃饭,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关起来!”这就是几天来一直困扰我的一句话。是一位母亲给孩子喂饭.淘气的小孩不肯吃饭时,母亲用来吓唬孩子的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校竟然可以成为吓唬孩子不肯吃饭的工具。记得小时候,我的母亲会这样吓唬我:“再不听话,就叫警察叔叔来!”  相似文献   

6.
还没放暑假,各种门类的少儿培训班宣传广告便铺天盖地而来,什么钢琴、书画、英语等培训,样样都说得十分诱人。儿子才七岁,不学吧,人家的孩子似乎都有一手;学吧,我实在还没发现儿子有哪方面的天赋。心里一急,便打电话给在省城学习的丈夫,丈夫说,让他学画画、学书法,可以培养儿子的艺术天赋。我说,儿子身体太瘦弱,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是让他学武术好。丈夫说听听爷爷奶奶的意见吧。爷爷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奶奶说“学下棋可以让孩子更聪明”……就这样,为了让儿子“全面发展”,成为“盖世英才”,我一股脑儿给儿子在四种不同门类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两位年轻的母亲在一起讨论孩子的天赋问题。一位母亲说“:我本来想让孩子学习画画,就让孩子试画一辆车,结果他画了三个交叉的扁圆。唉,看来不是那块料啊!”另一位母亲说:我想让孩子学习音乐,就教孩子唱儿歌,结果教了大半天也没有教会,看来只有算了!”站在旁边的一位退休教师说“:你们说的不对啊,你们的孩子恰恰就是那块料!”两位母亲询问原由,这位教师说“:因为他们竟然学得那么认真啊!”读完材料,请“以认真”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创新构思点拨】任何能力都是后天培养…  相似文献   

8.
三尊重孩子的权利有一位母亲当过30多年老师,却犯一个后悔莫及的错误。一天,她发现儿子在自己的屋子里烦闷地走来走去,非常替孩子着急。她隐隐知道,上高中的儿子在谈恋爱,碰到了什么挫折。她暗暗祈祷:儿子啊儿子,你可有点出息,别为这么点儿事想不开!一会儿,儿子出门了。妈妈再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想方设法撬开了儿子的抽屉,取出了儿子的日记。可是,当她翻开日记时,手却像被烫了一样,原来儿子在日记中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我料定您会来偷看我的日记,我瞧不起您!我有烦恼是自己的事,您不必管我,我能挺过这一关!”这位母亲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还是应该尊重孩子啊。”尊重孩子,是因为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被认为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许多家长总喜欢向孩子显示自己的强大,他们认为强大才有威信,而生活却告诉我们:许多成功的家庭教育,首先源于父母的“示弱”。听说过著名教育家卢勤的教子故事吗?儿子4岁的时候生病发热,卢勤带儿子去打针,针刚扎进去,儿子“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卢勤见儿子哭了,自己也忍不住流眼泪。儿子立即不哭了,他问母亲:“又没扎你,你哭什么?”母亲说:“妈妈胆子小,看见你一哭,就害怕。”儿子立即逞起了英雄:“嗨!你们女人太胆小。算了吧,以后你甭进去了,我一个人进去!”第二天,儿子真的一个人走到护士面前,大声说:“你扎吧,我是警察!”把卢勤和护士都…  相似文献   

10.
“吃啊,乖囡!”母亲正在哄孩子吃饭。“瞧,看门的小狗想吃,我们不给它吃,乖囡一个人吃光!”母亲跺着脚,儿子笑着望着小狗。渐渐地,在他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不能和别人分享共食的观念。可母亲却认为办法不错,她很高兴,又继续哄孩子: “瞧,奶奶也想吃,我们不给她吃!奶奶,你走开,我们囡囡一个人吃完!”母亲假意地把奶奶赶走,孩子又得到了一个结论:跟奶奶是可以不拘小节的。  相似文献   

11.
爱心     
“叭!”我以为母亲的手一定落在弟弟的身上。然而,我看见母亲转了转,差点儿歪倒,原来是弟弟举手一拦,让母亲站立不稳。从未有的反抗使母亲大怒:“好!好!反了!反了!你给我滚!我只当没有你这个儿子!”喊着,吼着,颓丧地倒在椅子上哭起来:“我的命真苦呀,找了个无用的男人,孩子又不听话,现在好了,反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经常,我们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情形:幼儿期的孩子对母亲说“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要求我?”,母亲说“孩子,妈妈这样要求你是为你好!”孩子瞪大眼睛听着;少儿期的孩子对母亲说:“妈妈,我不喜欢你这样要求我!”母亲还是那句话,孩子不满地撅着嘴巴离开了;青春期的孩子对母亲说“妈妈,我讨厌你这样要求我!”母亲还是那句话,孩子愤愤地摔门而去或气急败坏地大声辩解,母亲或无奈或激动……总之,母亲的心是痛的!  相似文献   

13.
感恩,也是一种道德,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从感恩父母做起。口。“”那就是没有完成老师的作业了!?“”哎,再等等吧,我要酝酿一下感情。”儿子自我调整着。中午,儿子吃着我做的可口饭菜,凝望着我“:妈妈,你真好!”丈夫有意地更是发自内心地搂着我的肩膀:“老婆,我爱你!”儿子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喉头咕噜了一下,却没有发出声音。饭后,我们带儿子去看姥姥,我决定“抛砖引玉”为儿子作榜样。我为母亲买了许多好吃的,到家后,我又是擦地,又是洗衣服。母亲怜爱地看着我,不时地让我歇会儿。母亲疼爱我,可是我仍然没说“我爱你”。儿子暗自发笑。临走了…  相似文献   

14.
寒假期间,有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打电话给我,说放假后她向上初中的儿子要考试成绩单看看,儿子理直气壮地拒绝说:“人家说了,考试分数是学生的‘隐私’,我有权‘保持沉默’,不让看!”嘿,你说这孩子!哪里学来的这么多“新词儿”?这位母亲不无困惑地  相似文献   

15.
邻居的儿子小朋快上幼儿园了。儿子入园过集体生活,做母亲的最担心的就是儿子被别的孩子欺负。“国策”之下,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不管男孩、女孩,谁家不宠得像“小太阳”、“小皇帝”似的,谁还怕谁呀!于是,妈妈对他进行了入园之前的强化训练:“儿子,如果在幼儿园里有人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坚定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16.
一个忧心忡忡的母亲带着儿子向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求助“:先生,请您跟我儿子说几句,劝他不要吃太多的糖果。”长者沉默片刻,然后说:“现在不行,等过两星期你再带孩子过来。”两周后,这位母亲带儿子再次登门拜访。长者看着孩子的眼睛,诚恳地说:“好孩子,为了你的健康,我希望你以后要改掉贪吃甜食的坏毛病。”孩子的母亲既感激又困惑,问道:“为什么让我等两周?您当时不可以这么说吗?”这位长者回答道:“绝对不可以。两周前,我自己也是嗜糖如命啊。”(重庆市忠县技山中学林枫荐自巴西《碎金集》)等两周的道理!巴西@保罗·科埃略…  相似文献   

17.
情役     
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何其悲哀!香港电视剧《纵横四海》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位母亲,为了让杀了人的儿子罪名不成立,竟说人是她杀的,宁愿自己背上杀人犯的罪名,也要让罪恶滔天的儿子逍遥法外!这位“糊涂”的母亲自杀前说了一句话:“他是我儿子!”哎!人为情役,命为情丧,何其悲哀!“他是我儿子”,感情便有所偏重;“他是我儿子”,理智便可少些;“他是我儿子”,便可以心甘情愿为他顶罪;“他是我儿子”,一切的一切会变得理所当然,包括包庇、包括顶罪,这是何等的悲哀和愚蠢!人,常常如此,常都被感情所役使,无从挣脱。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俗话说:“事…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一个涂鸦阶段。这时,地面、沙发、墙壁都会成为他们即兴创作的地方。这怎么行呢?很多家长着急了,“不许在墙上画”脱口而出!画画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毕加索说,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喜欢涂涂画画,在墙壁、路面、沙滩上绘出自己心中的独白、梦想、欢乐或忧伤。儿童的艺术是儿童心理世界的真实流露。简单的制止无疑是不合适的。有一位爸爸是这样做的:他笑着对孩子说:“你画得真好,但是如果画到本子上,我就可以收藏起来慢慢欣赏,而且我还可以带给更多的人看。”然后,他亲自动手,慢慢地把墙上的画擦去,一边擦一边…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长者,在村里很有威望,大人和孩子都愿意遵从他的教诲。一天,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带着儿子来求助:“先生,我儿子有贪吃甜食的毛病,一直改不了。请您劝他几句吧!”长者沉默片刻,然后说:“现在不行,过两周你再带孩子来。”两周后,这位母亲带儿子再次登门拜访。长者看着孩子的眼睛,诚恳地说:“好孩子,为了你的健康,希望你以后不要吃太多甜食。”孩子的母亲非常感激,同时又很困惑。她问长者:“为什么要等两周?您当时不可以这么说吗?”长者答道:“不可以。两周前,我自己也是个嗜糖如命的人啊。”(摘自《环球时报》)等两周的道理@保罗·科埃略…  相似文献   

20.
让儿子每天叙述他的幼儿园生活,培养他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1984年,儿子刚3岁,我就考上了辽宁大学干部脱产班,离开大连到沈阳学习。担心妻子一个人带孩子忙不过来,我说:“把儿子送长托吧!或者请老人帮忙带一带。”她说:“还是我自己带吧。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怎么好把责任推给他人呢?每天见到孩子,教起来才会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