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凶宅揭秘     
世界各地都有一些令人恐惧的“凶宅”。最令人感到费解和害怕的是,人一旦住进了这些“凶宅”,就会大难临头,不是得了重病九死一生,就是与死神相吻一命呜呼。那么,世上真有“凶宅”吗?  相似文献   

2.
自从我得心肌炎,住进医院后,就没有以前快乐了。在医院里我常常听到医生们说:“要完全治好这种病要一年多的时间。”听了这话,好像有千斤石头压在我的心上。我几乎天天听到  相似文献   

3.
反哺     
事情发生在去年冬天的一个星期日。妈妈住进医院的第二天,病房里住进来一个老奶奶。那天,妈妈要吃油条。我买了正要给妈妈吃,只听“哐”的一声响,病房的门被人一脚踹开了,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萃》2001,(10):130
德国<网络报>8月14日报道,著名的美国医学专家普鲁西纳教授最近呼吁,广泛使用由奎纳克林和氯丙嗪合制而成的新药来医治新克雅氏病.新克雅氏病就是人类的“疯牛病”,得上这种病的人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就死亡,目前是不治之症,虽然科学家已经知道,导致此病发生的是一种名叫普利昂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小燕子  李国军 《初中生》2008,(7):104-105
我病了,住进了医院,正需要人照顾。父亲工作很忙,单位上一大堆事儿。父亲说:“让你三姨妈来帮咱们几天吧。”  相似文献   

6.
自感现象是高中物理中一个学习的难点,掌握以下几点,就可以化难为易。 一、“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 一般的电磁感应现象是由于通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当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时,线圈中无电流存在。但在能产生自感现象的电路里,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时,线圈中也可能有电流存在,电流主要是由外界电源供给的。它可能是直流电源,也可能是交流电源,如高中  相似文献   

7.
迁葬作为一种墓葬习俗,在古小说中得到集中而生动地反映,并形成多种叙事范式,“显身求葬”是其中一种。反映至“显身求葬”型迁葬叙事中,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形:其一是鬼意畅达,人及时迁葬鬼并获得善报,可谓之为“迁葬获报”型;其二是鬼意不达,鬼未被迁葬且惊扰生人,使人视其出没之所为“凶宅”,这种交流误会在特定情形下会被解除,“凶宅”随即变为“吉宅”,可谓之为“凶宅转吉”型。  相似文献   

8.
“杨晓晨,一块去踢球吧?”一放学,好朋友田畅就抱着球来喊杨晓晨。“不了,我要回家。”杨晓晨淡淡地应了一声,就绕过球友们,独自回家了。杨晓晨从来没有这么急切地回过家,以前的他放学后恨不得玩累后睡在操场里,今天的他却恨不得一下踏进家门。“妈!”晓晨一进房门就习惯性地大喊了一声,但他很失望,奇迹没有出现,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呆呆地站着。妈妈病了,被可恶的病魔缠身,住进了医院。昨天晚上,满脸憔悴的爸爸把晓晨搂在身边,“晨晨,妈妈病了,爸爸要照顾妈妈,你一个人在家要好好管理自己。”“嗯,爸爸,有我在家你放心吧。妈妈是不…  相似文献   

9.
2500年前,有一位很有名的古希腊科学家,叫毕达哥拉斯.他是世界古代十大名人之一.在一些历史传说里,甚至把他描绘得象一尊神,说河水遇见了他,也会卷起浪花来问候:“您好哇,毕达哥拉斯!”  相似文献   

10.
“凶宅”这个大家今天都不陌生的词语,从古到今发生过许多关于它的离奇事件.现在房屋买卖合同中,也有许多关于“凶宅”合同纠纷案.这些案件虽然相识,但在法律适用上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1.
一、1.C(根据原文“匈牙利和德国的科学家认为,人群在紧急情况下的运动可以用方程式表达。这一计算机模型可以估计出从建筑物里疏散人群要用多长时间,以及有多少人可能被困或丧生在建筑物内”可推知A、B、D不正确。)  相似文献   

12.
黑洞一直被认为是星体命运的终点。当星体耗完最后一丝能量的时候,要么被撕裂,然后被别的星球“吞食”;要么浓缩成一个可怕的黑点,“吞食”经过它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黑洞是一种体积极小、质量极大的天体,具有强大的引力。黑洞是看不见的,因为它的引力大得不让光发射出去,还可以让经过的光消失在它的黑洞里。从前,科学家只能通过测量黑点周围的环境来确认黑洞,直接测量黑洞认为是不可能的。然而,最近科学家却测到了黑洞的声音。黑洞是个天生的低音“歌手”,声音低得让人无法用耳朵去欣赏,只能用专用的仪器才能“听到”。日前,英国剑桥天文学…  相似文献   

13.
古本《老乞大》的动补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本《老乞大》里有四类补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充当状态补语的成分有三类: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主谓短语,《老乞大》里有不少单纯形容词构成“V 得 C”的例子,其中有些可以凭借形式标记确认它们为状态补语;趋向补语既有粘合式(动 趋)的动补结构,又有组合式(动 将 趋,动 得 趋)的动补结构;可能补语有“V 得/不得”、“V 不 C”等几种格式,但这两种格式不专门用来表示可能。  相似文献   

14.
打印机能打出细胞来?这不会是科幻故事中的情节吧?呵呵,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什么样的事都可能发生哦。瞧,科学家们只要把所需骨骼的尺寸输入电脑,轻轻按下按钮,一个完全符合要求的肌体组织或骨骼就会从“打印机”里钻出来。这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生命科学家,日前新开发出的一项让人惊叹的技术。来看看这一“打印机”的工作过程吧!科学家们首先创造出一种三维“组织支架”结构。这种支架的形状决定了组织生长的形状。而这种结构是通过打印一种非常薄的材料,然后再将其叠加在一起组成的。这种材料每层只有10微米厚,1000层叠加在一起也…  相似文献   

15.
“宇宙……如果只有我们,那不是太浪费空间了吗?”UFO是英文缩写,意思是“不明飞行物”,也称“飞碟”或“幽浮”,是指一种会移动的飞行物或天文景象,可由肉眼观测或雷达监测到而人类目前尚无法解释的现象。对UFO感兴趣的人,不仅推测这是来自比地球更进步的文明,而且还以现代人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心理学上的推断来解释这一现象。科学家根据人们与UFO的接触情况,将人与UFO的接触区分为五类。第一类:在一定范围内目击U FO。1947年6月24日,美国商人坎尼斯·阿诺德驾飞机飞过华盛顿喀斯喀特山脉时,突然发现9个白色碟状神秘飞行物体“,飞碟”…  相似文献   

16.
在普通话里,可能补语的肯定式用[V得C]的形式来表现,可能补语的标志“得”放在[VC]之间。而北方方言里可能补语肯定式大部分用{VC了}的形式,可能补语的标志是“了”,放在[VC]之后。从历时演变的角度,探讨北方方言里可能补语的标记“了”的语法化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VC了}的歧义问题,能够对北方方言中的可能补语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喜报,喜报!”我班之高音喇叭今日不知有啥事,“据我探听,我班班主任陈Sir由于昨天食物中毒,住进医院,现在可能还在医院里躺着呢!”  相似文献   

18.
测量     
《小学自然教学》2004,(6):41-41
当科学家能把他们的观察,仅仅得出结论说某件东西“大”或者“重”是不够的。他们必须用工具来测量这个东西究竟有多大或多重。通过测量,科学家们能把他们的观察表达得更为精确,在交流时就能给出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发现,生物中不同的分子组合可导致不同的电负荷,科学家利用这一点开发出可以感应这些电负荷变化的“电子鼻”,从而判断出不同的分子组合类型。不同的分子组合物体会产生不同的气味,许多疾病也是有气味的,用这种“电子鼻”替代人来鉴别疾病的气味将准确得多。这种“鼻子”  相似文献   

20.
半个西瓜皮     
忽然,天上掉下一个不明飞行物,正好压在来克身上。暖暖的春日早晨,小老鼠来克从洞里钻出来伸了伸懒腰。倒霉来克花了好大力气,才把不明物体掀开爬,了起来。原来是半个西瓜皮!你好,我是西瓜皮。红红领领巾巾22000066..55来克突然有了主意。这不是座很好的“房子”吗?来克住进了“西瓜房”,觉得舒服极了。你好,我是“西瓜房”!夏天来了。烈日炙烤着大地。热呀热呀!一阵大风,把西瓜皮吹得翻了个身。热呀热呀!来克快变成烤鼠了。15红领巾2006.5来克脑子一转,有了新主意。来克从河里挑来水,倒进西瓜皮里。多好的“游泳池”啊!有了!秋天到了。对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