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光姐姐的话:十一小长假刚刚过去,你有没有出去游玩一下呢?看看下面两位同学的习作,跟他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相似文献   

2.
“惊险”     
  相似文献   

3.
这一惊险“飞渡”,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形象就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他喜欢冒险,关键时刻却没有显现英雄本色,有一点胆怯……很好,很真实呀!不信吗?你来瞧瞧!  相似文献   

4.
那是我上一年级时的事。有一次,我放学回爸爸单位,爸爸正要开一次会,我没事干,就与小伙伴玩捉迷藏。我生性好动,就藏进了气派的电梯里,心想:这个地方可不会那么容易被发现。我赶紧按个关门钮,目标是10楼,电梯立刻关起来。"一次"可删去。  相似文献   

5.
"瞧,这张照片多惊险呀!一条两米多长的蛇盘在这位小女孩的身上,那个小女孩还露出笑容,不会吧?"嘻嘻,那个"胆大"的小女孩就是我。那是一次暑假,我正在参观博物馆时,突然闯进来一位拿着一条两米多长巨蛇的工作人员,众人连忙躲开,个个都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6.
<正>"五一"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去了菜场买菜,好让大厨老爸能大显身手。菜场里蔬菜、水果、海鲜应有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一圈下来,我们买了西蓝花、冬瓜、豆角、茄子等一堆蔬菜,还有排骨和活蹦乱跳的鳗鳞。尽管我和妈妈对活的鳗鳞有些恐惧,但想吃的欲望压过了一  相似文献   

7.
在商品的形态变化中,W—G,即由商品到货币是最困难的,被马克思称作“惊险的跳跃”,这是指把商品换成货币,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矛盾和风险,如果这个跳跃不能实观,商品生产者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把商品换成货币,究竟会遇到哪些困难和矛盾呢?首先在于所生产的商品是否具有社会有用性。商品对它的所有者仅仅是交换价值。这个商品只有通过货币,才能取得一般公认的等价形式。为了把别人口袋里的货币吸引出来,商品首先应当对于货币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就是说,花在商品上的劳动应当是在社会有用的形式上耗费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生产者对市场需求难以估计。因此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发生如下几种情况:其一,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者采用新的劳动方法生产某种新产品,用以满足某种新的需要,但当人们不了解它的时候就不会被消费者所接受;其二、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某种特殊的劳动操作从原来的生产中独立出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巧妙的结构》涉及到一个动手实验,给出五个实验项目:1、白纸提重物;2、白纸搭桥;3、实心纸棍与空心纸棍比武;4、四边形的稳固;5、白纸架物。这些实验从材料到操作都属于简易实验,但如果真正破解其中结构与力的关系问题却非易事。  相似文献   

9.
去年9月12日,我和爸爸、妈妈、老师、小张叔叔到澳门旅游观光。观光塔上的“空中漫步”让我异常高兴。澳门旅游观光塔是现代惟一让大众攀上塔端,在最高处保证让人饱览到澳门最为美丽景色的地方。它高338米,我们是坐电梯上到六十一层,真有点“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感觉。首先我看到了一个人系着安全带,手什么都不扶,在空中绕塔而行,很多人都在为他鼓掌。我兴奋地对爸爸说:“爸爸,我也想试一试。”我爸说:  相似文献   

10.
“快,快,咱们编辑部今天有重要活动,可是摄影师临时有事来不了,你来顶替他拍摄活动照片。”我一头雾水地接过大脸猫递过来的高端单反相机,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而且这么高级的相机我也不会用啊!唉,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管不了那么多了,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端起相机,找好角度就开始拍摄。整个活动十分紧张,QQ糖们热情高涨,我们都忙得分身乏术,也没细看拍摄效果,就那样啪啪啪连着拍了几十张照片。拍完之后我把照片传到电脑上一看,顿时傻了眼:所有的照片都曝光不足,黑黑的一片,怎么  相似文献   

11.
春天来啦!春天来啦!站在乡间的田野上,闭上眼睛,微微的暖风迎面吹来,呼吸中都透着春天的气息。太阳公公把大地晒得暖洋洋的,花儿也遍地开放,此时正是游玩的好季节。就让我带着你们一起到外婆家的花园游览一番吧!  相似文献   

12.
我对这一评课模式的真正领悟与自我行为的改造,经历了一个从“兴奋”、“迷惑”到“真正领悟”的艰辛的、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人类天生嗜好甜味,蜂蜜、甘蔗在埃及、印度等古代文明中享有崇高地位,在东西方的贸易中,甘蔗贵如香料,而地理大发现彻底改变了蔗糖在欧洲国家的特权意味,开始进入普通劳动阶层的家庭。到了产品极大丰富的现代,充足的糖分带来了肥胖问题,于是人类开始寻找不含热量的人工甜味剂……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前,鲁晨光先生对语言称呼和颜色视觉的一致性提出质疑,指出色觉差异或颠倒的可能性,且并不影响称呼和交流。这有悖于人们的惯常思维引起了论争,由此开始了作者与鲁先生在空间时分时合。跨国越洋;在时间上断续的、跨世纪的探索。从《潜科学》“是否存在标准色觉”;《自然信息》“试析达尔文留下的香甜美难题”;《学术界》“论第二物性感知差异”等,直到今天,终于形成了哲学的两亩地——新著《色觉奥妙和哲学基本问题》和《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美色”探秘的旅程,正是这哲学两亩地栽培浇灌,发芽结果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5.
左袁袁 《大学生》2020,(5):54-55
"刷山"的意思是去山林里拍摄或者采集植物标本。本科时,对植物学感兴趣的我,经常和师兄师姐一起去刷山。武侠剧里经常有这样的场景:世外高人背着小竹篓,手上一把小锄头,翻山越岭去采挖药材。过程惊险。我想这应该就是最初的"刷山"吧。大织布袋、锄头、剪刀、大草帽、导航仪,这些是我们刷山的必备工具。  相似文献   

16.
晏志成 《教育》2010,(9):40-41
各小组负责当堂点评的学生依次上台,根据各自小组负责展示的同学先前的板书,或滔滔不绝,或抑扬顿挫,或手舞足蹈,向全班同学展示各小组的发现和对知识的整合与挖掘,提交自己小组的问题,并接受全班同学的质疑和补充……这是昌乐二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场景。  相似文献   

17.
<正>时光如梭,昼夜不舍。我从一名弱冠小伙成长为一名"年轻的老教师"。粗略梳理过往17年从教经历:农村办学点、农村初中、农村普通高中、农村重点高中……一路走来,"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没有令人瞩目之举,但有一段奋发踏实的探究之旅。白蒲中学是我的母校,我庆幸能回到母校工作,清澈透亮的蒲中生活,充实而欢畅。感念最深的是老师们的课堂,看似简单的信手拈来,却蕴藏着深厚的专业素养,那是教师对教  相似文献   

18.
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和中国的不解之缘。我叫潘勋卓,功勋卓著的勋卓。我来自美国,老家意大利,现在的家在中国。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会来到中国。实际上我和中国的缘分从很早就开始了,对我来说,中国有种异样的熟悉感,她总会让我想起我的家乡意大利,从文化,到精神,都是如此相似:以亲朋为核心的家庭观,  相似文献   

19.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册第5单元)是《左传》中一篇记叙战争的文字,历来作为传统课文被选人高中语文教材。如何扣住核心,机智地展开这篇经典作品的教学,是笔者一直试图钻研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紧抓三个文言虚词“以”之“其”,围绕这次事件相关的四个环节(集中表现为战前部署,因为秦晋之间实质性作战并未发生),可以巧妙地勾连起字词学习和文本探究,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切都是按开诚老人生前的意愿进行的。没有葬礼、没有挽联,最后的告别是在天津一家医院5平方米窄仄的太平间举行的。20多名亲友几乎背贴冰柜,前贴老人的遗体,一个紧挨一个,把白菊花轻轻放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