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点导读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书香之家的濡染.父亲精心的雕琢为中国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女建筑师、女作家。也因着当代三位天之骄子(建筑学家凝思成.诗人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的陪衬,她的生命一直上演着东方女性的传奇。地用淡雅、朴素、灵性的心捕捉着中国历代建筑的精髓,创造着诗歌的华章.感受着生活的美丽与哀愁。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诗人林徽因以她横溢的诗才 ,摆脱唯美派和格律派的束缚 ,极力追求自己诗歌创作的审美风格。她的诗作清新淡雅 ,玲珑透彻 ,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剖取了一个无暇的透明”。从林徽因的诗行中 ,我们能直接感受到诗人生命所承受的寂寞和清静。在进一步的意象分析中 ,我们又能发现诗人对轻盈意象的钟爱 ,在这些轻盈意象中 ,诗人用自己的创作方式解读着人生 ,品味着人生 ,最后又如同那些轻盈的意象一样 ,淡出了时空 ,淡出了生命、艺术的舞台 ,“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本文试图从林徽因诗歌中的轻盈意象入手 ,探讨林徽因轻盈型意象的审美风格 ,以及这种风格与她生命价值观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林徽因是一个特殊的诗人。她并不把诗歌创作作为自己的职业,诗歌只是她抒发内在情感的一种方式。林徽因借用这一文体,既抒发了自己内心隐秘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在特殊年代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后期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她诗作不多,却不乏精品.她的诗作综合了前期和后期新月派诗歌理论的精华.她继承了前期新月派的“唯美主义“创作观,又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实践了后期新月派“回到内心世界“的理论主张.同时作为一位知识女性,在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积淀之后,她的诗风又契合了后期新月派的“主智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林徽因是一位才女。一直以来,她却作为一位徐志摩倾心恋爱的女子而出现,或者作为梁思成的太太而出现,人们往往忘记了她其实是一个难得的才女,她是建筑学家、也是一位诗人。本文正是从这两点来展开讨论,让人们认识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相似文献   

6.
林徽因是美女、才女,令人羡慕的知识女性,这些肤浅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围绕在她身边的三个男人:诗人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建筑学家梁思成。自古才子配佳人,三大才子簇拥的林徽因会是何等佳人?读过刘炎生写的《中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发现,林徽因乃是内圣外王一君子。林徽因出生于书宦之家,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可能是她优越于当时中国大多数女性的唯一优势。人生而平等,但机会却千差万别,林徽因的良好环境并没有使她成为才女,相反,尴尬的家庭身份留给她的是"永久的创伤"。林徽因的母亲是小作坊主的女儿,是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第  相似文献   

7.
本期主角:林徽因(1904—1955)神奇咒语:生活必须体验丰富的情感,把自己变得丰富、宽大、能包容、能了解、能同情种种“人性”,能懂得自己,不苛责自己,也不苛责旁人。行动故事:1.学习中西方文化林徽因,福建省闽侯人。少女时代受书香家庭的熏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父亲林长民曾留学日本,思想开明,送她进教会学校读书,接触西方文化。她16岁随父亲旅居英国,游历欧洲,开阔视野。1921年回国,进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林徽因参加新月诗社活动,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时她充当翻译。1924年留学美国,先学习建筑系课程,后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  相似文献   

8.
李学颖是崇文区青少年科技馆的一名普通的计算机教师,她说:“作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为了照亮别人。仅仅燃烧自己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地用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来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担起照亮别人的重任。”多年来,她正是为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担起这份重任而不断地努力着、探索着……  相似文献   

9.
丁儒豪 《学语文》2011,(6):54-55
林徽因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她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领域有着自己的一片灿烂天地。曾被胡适称赞为“一代才女”。是后期新月派濒临消亡时出现的另一朵奇葩。她的诗风虽在一定程度上秉承着新月派诗歌创作的整体风格,对爱与美执着追求;但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自己的诗学理想。  相似文献   

10.
<正>在今天,一代才女林徽因依然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不同于张爱玲的以文字立身,对林徽因来说,则是以身世个性传奇。她身世氛围,更多地折射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风尚,流逝的时光之水也冲洗不掉她的传世风华,反而更加迷人,令人追寻。林徽因秀外慧中、多才多艺。她曾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之真谛,英文水平极佳。她兼具中西之美,既秉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又具备中国传统女性所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似乎比萧红和张爱玲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个很值得敬佩的人,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像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她像一位园丁,浇灌着花朵;她像一架人梯,托起我们,奉献自己。记得那天是星期四放学以后,老师们都回家了,我在妈妈的办公室里写作业。突然  相似文献   

12.
诗人林徽因,不仅用心捕捉、感悟生活中的美,更善于用诗歌表现美。对美的哲理性思考,使林徽因认识到美的短暂和脆弱,残酷的现实又令她在追求美和理想的道路上饱受艰辛。本文从具体的文本出发,结合林徽因的经历,分析探究林徽因作品中的美,去认识了解一个不为人们熟知的感伤孤独的林徽因。  相似文献   

13.
王霞 《四川教育》2007,(3):74-75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我们,是要我们做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火炬精神,当是老师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她用生命之光,引领着一颗颗初涉世事的心灵;她用生命之光,哺育着一朵朵渴求知识的花蕾.……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心中闪耀着一束烛光,它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使我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成功。来到实验学校,我感受最深的是一位老师的敬业精神。她用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崇  相似文献   

15.
在今天。一代才女林徽因依然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不同于张爱玲的以文字立身,对林徽因来说,则是以身世个性传奇。她身世氛围,更多地折射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风尚,流逝的时光之水也冲洗不掉她的传世风华。反而更加迷人,令人追寻。林徽因秀外慧中、多才多艺。她曾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之真谛,英文水平极佳。  相似文献   

16.
林洙是杰出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她的《梁思成、林徽因与我》是一部用四十年"不断解读"写出的传记文学。"不断解读"传主的精神世界是这本传记文学最大的特色和贡献,它不仅成功地刻画了伟大建筑师成为中国脊梁的人格形象,也提升了作者自己的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平凡的女孩儿,她和我们一样爱笑、爱唱、爱漂亮,有一位不平凡的女孩儿,尽管轮椅令她无法拥有同龄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她却用自己的勤奋与执著,谱写了一支赞美生命的圆舞,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8.
与生活共舞     
在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对培训者的培训会上,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一本教材分析得脉络清晰、透彻酣畅,令人回味无穷。一问才知,她就是时常有人向我提起的、曾获得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现任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业务校长的陈晓梅。陈晓梅的成功,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迷恋。她迷恋教育教学,所以她风风火火地干事业,追求着自己对教学、对教育管理的理想;她对自己的要求近于苛刻,所以她如痴如醉地听课、读书,不断为他人也为自己创建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平台;她是一个乐天派,也时常给自己一点掌声,所以她能够用美丽的心情看生活、看教师、看学生……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林徽因研究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属于她的"太太客厅"。随着林徽因曾经佚失的作品逐渐问世,她的一些反映"窗外"生活的诗歌正逐渐还原一个完整而真实的林徽因。  相似文献   

20.
王霞 《四川教育》2007,(2):74-75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我们,是要我们做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火炬精神,当是老师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她用生命之光,引领着一颗颗初涉世事的心灵;她用生命之光.哺育着一朵朵渴求知识的花蕾。正是这种抻圣的使命感,使姚嗣芳老师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地警示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