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兰诗》里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等句中,“十二”这一数字表示多数,是一个约数,但非确指。那么,“十二”表多数见于何处呢? 《左传·哀公七年》:“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为什么古人把  相似文献   

2.
杨建忠 《学语文》2010,(6):47-47
“策勋十二转”是《木兰诗》中的一句,现行的语文课本的注解是:“记功很多次。转,次的意思。”又说“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语文教学参考书和《古诗文选讲》之类的书本译注也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3.
耿燕 《现代语文》2009,(8):60-61
在备课《木兰诗》。一文时,笔者注意到里面有许多数词的使用现象。如:“军书十二册,卷卷有爷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等等,而且课下注释也特别强调这些数词的使用都不是确指,形容很多的意思。所以,在实际授课时,笔者简单地提了一下:“面对这些数字,人家不要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十二、百、千不同,这里是形容多的意思。”笔者想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4.
《木兰诗》中“策勋十二转”句,中学语文课本及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的解释,有明显的不妥之处。 人教社教材注为:策勋十二转:“记功很多次。策勋,记功;转,次的意思。” 人教社参考书注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说明木兰的功劳之大和皇帝赏赐之多。”“‘十二转”,‘百千强’非确指,夸张赏赐之多,也写木兰功劳之大。”  相似文献   

5.
《春秋》鲁襄公二十九年经文"阍弒吴子余祭"一条,参之以《左传》所记吴越之事,知其为一枚错简,被误编于此年。然三传均有传,故为《春秋》原本之误。此外,《春秋》原本尚有三枚记录日食的错简,故其必为依据史官记录而二次编纂的文本。因之可断《春秋》确为孔子之作。《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于余祭四年亦录有余祭被杀内容,但余祭之纪年却延续至其十七年,且《吴世家》亦明确记载余祭在位十七年。故知《史记》所据吴国史料与今本《春秋》、《左传》有同有异。逐年排比《左传》与《年表》,可知《年表》记事所据确为《左传》,但与今本有异。考之《左传》之流传,知今本为刘歆、尹咸所校之本,与司马迁所据古本应有不同。知此,则刘逢禄以来《左传》真伪、成书之纷争可息矣。  相似文献   

6.
前贤对西周《大武》乐章的阐释有诸多误解之处。《礼记》所言之"武宿夜"并非指《昊天有成命》一诗,而是指《大武》乐章,王国维先生对"武宿夜"的理解有误。朱熹《诗集传》并没有认为《周颂·武》是《大武》之首章,朱熹对《左传》楚子语理解有误,后人又对朱熹《诗集传》有关《大武》的数语理解有误。《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语明确认为《大武》乐章首章是《时迈》。前贤因误解楚子语而把《时迈》一诗排除在《大武》之外,于是在论及《大武》时只好旁求别解,迂曲求说。  相似文献   

7.
(上接《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十二、《子产相郑伯如晋》 1、教材125页[注]释"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句:"使:派人.坏:毁坏."这里,"使"为使令动词,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手下人).而注释中将"使"直接注成了动宾短语"派人",是不确的."坏"应为形容词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毁坏",而不宜直接注释为及物动词"毁坏".句子成份的省略和词类活用,乃是古文中常见的用法.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史体,"纪"首先指条理化、综理性的叙事模式,早期文献如《禹本纪》《吕氏春秋》,它们以"纪"名篇,主要是基于条理化、综理性的考虑,其中固然有时间的因素,但还谈不上编年。随着时间观念的明晰及介入,这种综理性的叙事发展为编年叙事应该出于司马迁的创制,《史记》"本纪"开启用"纪"来编年叙事的先河。不过,在《史记》十二本纪中,编年叙事中还夹杂早期"纪"体的特征。也就是说,十二本纪并非严格的编年体,有些本纪只叙事,而并不编年。《史记》十二本纪在文体方面主要呈现三个特征:一是从编纂的角度看,十二本纪存在以王朝和以帝王为单位两种形式,具体表现为由王朝本纪到帝王本纪演变的趋势;二是从编年的角度看,十二本纪呈现编年与编世并存的现象,亦即司马迁将"世家"掺入"本纪"书写之中;三是从文体的角度看,十二本纪的书写还融合传体笔法,将记言文献与记事文献融合,大都呈现"帝王传记"的特征。《汉书》"本纪"遵循《春秋》体例,建构"本纪"大事记的书写范式,不仅改变《史记》"本纪"的叙事模式,而且也改变《史记》"本纪"的传记特征,从而深刻影响后世正史的本纪体例。同时,由于《汉书》"本纪"采取《春秋》大事记的体例,它往往需要相关列传来补充、完善事件的过程性,故《汉书》也建构"传以释纪"的叙事模式。整体言之,司马迁写作十二本纪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论述考订帝王的事迹来考察兴盛、观察失败,这种叙事愿望单纯依赖《春秋》笔法是无法完成的,而只有借助《尚书》《国语》《左传》这样的史体才能实现,因此,《史记》本纪与此后正史"本纪"有着很大区别,即呈现叙事完备的帝王传记之特质。  相似文献   

9.
"倾听"音乐中的乐句《六月——船歌》第一段乐曲介绍:此曲选自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1876年,柴可夫斯基应彼得堡《小说家》月刊的邀请,每个月为其创作一首钢琴曲。月刊发行人按照十二个月的自然、风俗特点,选定了十二首诗,提供给作曲家,作为十二首曲子  相似文献   

10.
正鲁迅的《藤野先生》有这样一句话:"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这里的"绯红"应该怎样理解呢?对于"绯"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深红色。《辞海》解释为:鲜红。《说文解字》则注为:"绯,帛赤色也。"也就是说,"绯"字指红色,最早是指深红色的帛。在我国古代,人们最早用的红色是用茜草染的,所以茜草又称"染绯草"。《诗经》有"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东门之墠,茹藘在阪"等句,唐代陆德  相似文献   

11.
李白集中《古风》诸作的创作年代,大部分都很难确指。《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的系年亦是如此。安旗先生主编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中系此诗于天宝九载(公元七五〇年),但此种系年存在着明显的错误。结合李白的生平事迹及此诗的创作动机,此诗大致应作于李白任职于翰林期间,而不应如系于天宝九载。  相似文献   

12.
《世界教育信息》2012,(11):5-8,13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教育部于2012年6月14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教育"十二五"规划)(教发[2012]9号),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为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组织实施,增强教育战线以及社会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教育部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相似文献   

14.
确指类反问假设复句是一种通过反问表示确指的假设复句。从形式上看,这类句子有四个显著特点;从意义上看,这类句子表示确指。这类句子虽是假设复句,但一般没有也不能加上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假如"。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春秋》经昭公十二年:"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左传》当年传曰:"十二年春,齐高偃纳北燕伯款于唐,因其众也",与经文大致相同,并进一步明确指出北燕伯名款以及伯于阳的原因;唯地点有异,但根据杜预的解释,阳、唐实一  相似文献   

16.
夏承焘、吴熊和、陈祖美指陆游《钗头凤》为蜀中冶游之作,其说不确。陆游沈园所题应为《钗头凤》;最早记载沈园题词的《耆旧续闻》和《齐东野语》均有较为可靠的史料价值,未可轻易否定;诸家史料所载《钗头凤》本事基本一致,所存抵牾处与基本事实不生矛盾;《钗头凤》写作时间不应在入蜀后,应在越州时期;《钗头凤》非游冶之作,所抒感情确为被迫离弃的夫妻之情。  相似文献   

17.
《花腔》中的"爱"和《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军规"都是人性中的自私与邪恶的象征,它们滥用权力制造历史圈套,对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进行扭曲和湮灭。《花腔》和《第二十二条军规》从不同的叙述角度表现了冷酷中的黑色幽默,以戏仿讽刺不合理的现象。《花腔》和《第二十二条军规》采用回旋式的叙述方式,穿插众多人物传记,展示了社会各个层面上的关系。《花腔》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这些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李洱和约瑟夫·海勒的"经验同化"。  相似文献   

18.
提起“县官”这个词,在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确是指的“一县之官”。但我们在《史记》、《汉书》中见到的“县官”却是指“天子”,而非“一县之官”。如《史记·绛侯世  相似文献   

19.
"小确幸"一词源自村上春树的散文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是指生活中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小确幸"是生活中小小的幸运与快乐,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瞬间且稍纵即逝的美好,是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是对人生的感恩和珍惜。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逐一将教育中的"小确幸"拾起的时候,也就找到了最简单最真实的幸福快乐!清晨走进校门,整洁美丽的校园,一个个蹦蹦跳跳的小小身影,一张张如花绽放的快乐脸庞,一声声甜甜  相似文献   

20.
《春秋》鲁襄公二十九年经文“阍弑吴子余祭”一条,参之以《左传》所记吴越之事,知其为一枚错简,被误编于此年.然三传均有传,故为《春秋》原本之误.此外,《春秋》原本尚有三枚记录日食的错简,故其必为依据史官记录而二次编纂的文本.因之可断《春秋》确为孔子之作.《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于余祭四年亦录有余祭被杀内容,但余祭之纪年却延续至其十七年,且《吴世家》亦明确记载余祭在位十七年.故知《史记》所据吴国史料与今本《春秋》、《左传》有同有异.逐年排比《左传》与《年表》,可知《年表》记事所据确为《左传》,但与今本有异.考之《左传》之流传,知今本为刘歆、尹咸所校之本,与司马迁所据古本应有不同.知此,则刘逢禄以来《左传》真伪、成书之纷争可息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