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鳀鱼又称海蜒、离水烂、烂船丁、老雁食、丁香鱼、海河、巴鱼食、乾鱼、抽条、黑背媪。属于鲱形目,鲱亚口,鳀科。鳀鱼为广泛性中上层小型鱼类,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均产之。鱼汛期为每年的6-9月份,俗称"海蜒汛"。在黄海和东海盛鱼期为5~8月份。去年,本人与单位同事"强哥",分别于6月27日和7月10日(农历五月初十和五月廿三),两次在普陀山南侧里洋鞍试用鳀鱼做钓饵,钓上来的鱼不仅条条是大鱼,而且上鱼率  相似文献   

2.
老海  刘雷 《中国钓鱼》2021,(2):37-38
六线鱼是北方沿海常见的小型鱼类,是堤钓和海湾休闲钓的主要对象鱼。六线鱼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及朝鲜半岛、日本。在大连,人们多习惯地称其为“黄鱼”开其实六线鱼的黄与大黄鱼小黄鱼(黄花鱼)是有明显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鲅鱼属鲈形目鲅科,学名为蓝点马鲛。蓝点马鲛的俗称还有马交、巴鱼、马鲛鱼、尖头马加、蓝点鲅。鲅鱼在我国主要产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其中以山东沿海的产量最多。鲅鱼在渤海的产期为4月,黄海为5月,东海为7月。幼鱼时以小沙丁鱼(青鳞鱼)、小海鲫、小梭鱼为食,成鱼主要以沙丁鱼、海鲫鱼、海燕鱼为食。  相似文献   

4.
滩钓黄花鱼     
《钓鱼》2007,(9)
黄花鱼是大黄鱼和小黄鱼的通称。大黄鱼又称金龙、黄瓜鱼,小黄鱼则称梅子,厚鳞仔、花鱼,同属鱼纲石首鱼科。其习性相近,形态相似,施钓的方法也与钓白姑鱼基本相同。黄花鱼体侧扁平略长,体背黄色。大黄鱼尾部细长,呈三角状,鳞片较小,体长40~50厘米,椎骨25~27枚。小黄鱼尾部较短,鳞片较大,椎骨28~30枚。大黄鱼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小黄  相似文献   

5.
垂钓团扇鳐     
刘浩 《钓鱼》2005,(23):51-51
团扇鳐是我国东海、南海、黄海以及渤海地区常见的一种鱼种,俗称为团鳐、团扇和皮郎鼓。该鱼体形扁平,成团扇状,体长约在30~50厘米,体重200~500克。体表呈粽褐色,腹部呈面白色。团扇鳐的尾巴扁平粗大,每侧各有一皮褶。眼小,有喷水孔。体背中央自头后至第二背鳍前方有一纵行结刺,每侧肩区也有两对结刺。  相似文献   

6.
聂占起 《垂钓》2004,(6):62-62
小时候鱼真多,和鱼有关的“渔事”也多一用鱼竿钓鱼、用推网推鱼、用拉网拉鱼、用袖子网截鱼……都是我们的玩法。记得每次乐滋滋地把鱼拎回家时,母亲就会说:“臭鱼烂虾,费饭的冤家。”在物质匮乏的年月。母亲关心的是粮食,而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鱼香和渔趣。  相似文献   

7.
孙子华 《钓鱼》2013,(16):52-53
竹荚鱼又叫刺鲅、大目鳀、巴浪、山鲐鱼、黄鲭等。其形态体长,稍侧扁,背部青褐色,腹部白色,体披圆鳞,侧面为大型棱鳞。头尖,口大,口中有尖细牙。背鳍两个,尾鳍叉形。体长约40厘米,常见个体在2千克以下。生活习性竹荚鱼为温暖水中上层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海域。它一般栖息于10~100米的中下层水域,在产卵期到来时  相似文献   

8.
戏钓花巴     
于文福 《中国钓鱼》2004,(10):21-22
花巴,有的地区叫青花,有的地区叫花池,还在个别地区称其为花鲱或花仙,其实它就是人们平常称谓的鲐鲅。不过当你稍作细想不难发现,各地为此鱼冠以左一个花右一个花,看来这鱼的“花花肠子”委实不少。因此,对付花巴的良策,是非戏莫属。但本人须事先声明,文中所涉及的“戏”,是钓该鱼在招法上施以的挑逗之术,并从中换取痛快的手感以及丰厚的鱼获回报。  相似文献   

9.
梭鱼的钓法     
梭鱼,学名赤眼梭鲻,民间俗称斋鱼、红眼鱼或棍鱼。该鱼分布广,俄罗斯、朝鲜、日本和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有分布。梭鱼怀卵量较多,40厘米的亲鱼怀卵30万粒左右,ho厘米的亲鱼怀卵达210万粒以上。该鱼喜欢在水域底栖生活,喜爱吃鞭藻、绿藻、轮虫、沙蚕、蚯蚓?..  相似文献   

10.
徐艳文 《中国钓鱼》2012,(11):20-21
梭鱼属于海洋鱼类,生性活泼,喜欢群集溯游,北方人有称之为“红眼鱼”、“肉棍子”的。它主要栖息在海口河川咸淡水交汇的地方,以水底泥中微生物为食,渤、黄海水域较多见。在我国北方,每年的9月中旬到11月上旬,为钓梭鱼的黄金季节。  相似文献   

11.
(鱼叚)虎鱼,为鱼纲,(鱼叚)虎鱼科。这种鱼,是属于海水、淡水均能生活的肉食性小型鱼类。头大,眼小,体延长,侧扁,少数呈鳗形。尾鳍圆形或尖长。其种类颇多,有狼(鱼叚)虎鱼,纹缟(鱼叚)虎鱼,矛尾复(鱼叚)虎鱼及栉(鱼叚)虎鱼。此鱼尽管其貌不扬,但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皆有其行踪。学名为(鱼叚)虎鱼,但其俗称可谓众多。大连地区常称其为胖头鱼,胶州湾附近叫光鱼,河北与锦州一带直呼扔头,  相似文献   

12.
鲙鱼,学名llisha elongata,也叫作鳓鱼、曹白鱼、白力 鱼、白鳞鱼、快鱼、力鱼、鲞鱼、罟扁、网扁、鳞子鱼、白林鱼、火络鱼、白鲞。隶属鲱形目、鲱科。体极侧扁,头部背面通常有2条低的隆起脊,一般体长约40厘米,重500克左右。眼间隔狭窄。口向上,近垂直,两颌、腭骨及舌上均有细牙。体被薄圆鳞,无侧线。腹部具有锯齿状棱鳞。背鳍短,起点距吻端与尾鳍基部约相等。臀鳍长,基部长约为背鳍基部的三倍。腹鳍短小,前于背鳍。尾鳍深叉形。体侧银白色,背面黄绿色,背鳍和尾鳍淡黄色。 这种鱼游泳迅速,为近海洄游性…  相似文献   

13.
黄盛国 《垂钓》2004,(11):17-17
大连市区濒临黄海海域,水质清澈.平均水深达40米左右,可供垂钓鱼类主要有鲐鱼、鲆鱼、鲈、鲛、鲽、缦以及黑鲷、黑鮶、六线鱼等30多种,因其交通便利,颇得钓皮青睐。现就大连市区周边的几个著名钓场作以简介,供诸位钓君参考并“按图索骥”。  相似文献   

14.
鲥鱼     
王长工 《钓鱼》2013,(14):8-8
鲥鱼,古称"■",也作"时鱼",洄游性可钓鱼种之一,鲱科。北起黄海、渤海,南达北部湾,皆有分布,尤以长江、钱塘江和西江水系最多。鲥鱼体长,椭圆形,较侧扁,长可达70厘米,被大而薄的圆鳞。吻尖,眼间距较宽,上颌正中有一缺刻,上下颌均无齿。鳃孔大,左右互连。尾鳍基部覆盖小鳞,腹缘具棱鳞。无侧线。体背和各鳍灰黑色,略带蓝色光泽,体腹侧银白色,鲥鱼主  相似文献   

15.
尖吻黄盖鲽(pseudopluyonestes heyzensteini),鱼纲,鲽科,比目鱼属,亦称高眼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黄海、渤海及辽南沿海等地区俗称为“小嘴”、“鼓眼子”、“大偏口”等。该鱼体型延长,侧扁平,不对称。口小吻稍尖,牙齿细小尖利在无眼一侧。双眼在鱼体的右侧凸起明显(俗称“鼓眼子”据此由来)。有眼的一侧体色多呈黄褐或黑褐色,无眼的一侧为白色,体被鳞小且紧密,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7,(1)
乌鲳Formio Niger习性:乌鲳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喜欢结群。为我国南海与东海的经济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与黄海。  相似文献   

17.
海鱼大观     
《钓鱼》2006,(12)
鳕鱼(鳕鱼科)地方名:大头青、大口鱼、大头鱼、明太鱼、水口、阉口鱼、大头腥、石肠鱼。形态特征:体延长,稍侧扁,尾部向后渐细一般作长25-40厘米,体重300-750克。头大,口大,上颌略长于下颌,颈部有一触须,须长等于或略长干眼径。两颌及犁骨均具绒毛状牙。体被细小圆鳞易脱落,侧线明显、背鳍2个,臀鳍2个,各鳍均无硬棘,完全由鳍条组成。头、背及体鲷为灰褐色,并具不规则深褐色斑纹,腹面为灰白色。胸络浅黄色,其他各鳝均为灰色。产地、产季:分布于北太平洋。我国产于黄海和东海北部。主要渔场在黄海北部、山东高角东南偏东和海洋岛南部及东南海…  相似文献   

18.
鲖鱼,俗称黄姑子、铜罗,石首鱼科,近海洄游性鱼类。体延长侧扁,长达40厘米,背侧灰黄色,腹侧黄白色。头部钝尖,口稍大斜近下伫。冬季入东海北部群栖,春季近黄、渤海及舟山群岛附近产卵,为近海中下层鱼类。钓具配备及钓组匹配矶钓鱼同鱼原在黄海地区多采用远投底钓,随着海钓运动的发展,其钓法也在不断创新。其钓具及钓组匹配也各有差异,就其钓法不同做以下介绍。1.传统远投钓法30号左右远投竿2~3支,竿长3.6米以上,也可用淡水钓硬调抛竿替代。主线5~6号,配中型旋压式绕线轮。其钓组匹配步骤如下:主线前端系一中号转环,副线4~5号,长约1米系…  相似文献   

19.
刘日光 《中国钓鱼》2001,(12):18-18
“痴鱼”,是当地的俗称,浙江沿海名为“鰕虎鱼”,辽宁兴城一带沿海的渔民管这种鱼叫“扔巴”。 “痴鱼”,春季产卵,幼鱼生长到8月份便可以钓获,在8~10月这个鱼汛期,不管你会不会钓鱼或垂钓工具怎样简单,只要有合理的线坠饵钩组合,并在合适的海域垂钓,一  相似文献   

20.
松江鲈     
松江鲈是我国传统的名贵食用鱼类。 其实,松江鲈并不是鲈鱼,它隶属鲉形目、杜父鱼科、松江鲈属,该属也只有松江鲈一种鱼。它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的近岸水域以及与之相通的河流中,过去,以上海市的松江县和青浦县产量较大而闻名,在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菲律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