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土地经营规模角度,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适宜我国当前的农民收入增长途径.基于相关研究假设,提出本研究假说,采用1998年~2005年全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以数量经济模型为分析工具,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统计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认为:①土地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农民收入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替代效应体现土地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障功能,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与收入效应共同作用形成农户兼业化;②我国的人均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U型关系,土地经营规模过小或者是处于规模经营水平都可能使农民获得较高的人均纯收入.研究最后指出,从土地政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是实现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状况,并就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然而我国城镇化在实施过程中受制度、法律、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影响,存在很多弊端。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由20世纪80年代“积极发展小城镇”转移到20 世纪90年代至今大、中城市的建设,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恩施自治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恩施州实际情况和数据资料,分析了恩施州人口与劳动力现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日显突出,如何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成为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课题。从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入手,阐明其产生转移的动力机制,进一步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及其对城市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最后分析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配套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了争相讨论的话题,大量农村人口异地转移进入大中城市务工,这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三农问题造成的种种弊端愈见明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无疑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第一产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9.
加入WTO后,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日显突出,如何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成为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课题。从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入手,阐明其产生转移的动力机制,进一步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及其对城市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最后分析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配套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曹揆昕  邓寿安 《预测》1992,11(6):27-2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当前,尤其是今后困扰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难题。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农业剩余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尤为突出,这个矛盾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安徽省九十年代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基础。因此,对未来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和转移进行定量分析,以便于我们能够正确制定经济、社会、人口发展战略,显得至关重要。 1 当前安徽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估算农业劳动力规模与耕地的比例关系,是衡量劳动力不足、相适应或过剩的尺度。据调查,  相似文献   

11.
彭信芳 《软科学》1998,(4):30-31,3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到本世纪末能不能再增加500亿公斤粮食,上一个新台阶,农村小康能不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影响着我国农业和社会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原因及转移...  相似文献   

12.
苏中义 《今日科苑》2007,(12):11-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基数大,且供给不断增加,到2006年我国农村的劳动年龄人口已达到60012万人。而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过度;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减少;乡镇企业劳动力吸纳程度的降低;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不断减少,致使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不可回避的一道难题。只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过剩,既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社会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从实践角度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社会生产率,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过剩是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单纯依靠乡镇企业来转移剩余劳动力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要,为此,加速小城镇建设来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对在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防止只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以及行政干预等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捷而又廉价的道路。本文通过分析象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现状及存在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阐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对于象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合理解决转移过程中出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建设新农村,绝不是要放慢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也不是要就农村抓农村,就劳动力转移抓劳动力转移。转移富余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促进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巨大支持力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但有些地区却出现“民工荒”。在对这一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借用托迭罗模型的成本收益视角分析阻碍转移的制度和政策因素是如何通过影响转移成本收益来影响农民决策的,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严中  贾芳 《内江科技》2009,30(5):4-4
近年来,资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大批的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受本身素质、社会保障、经济制约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缓慢。为了促进资阳市经济的增长,必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本文对资阳市的剩余劳动力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积极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地域广阔的新疆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已成为新世纪新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一大障碍。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既是新疆发展经济的优势,同时又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破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拓宽转移渠道,加强农民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服务职以有等是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