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变文集》自王重民六先生合校以后,徐震堮、蒋礼鸿、郭在贻、陈治文、袁宾、项楚诸家续有补正,校正了文字上的不少讹误,甚有功于学林。然细绎全文,其有待质问者,尚不下于千计,今刺举数条,以求教于方家。“臣欲谏交,恐社稷难存。”(《伍子胥变文》,2页)按,交,止也。谏交,言谏而止之也。《淮南子·说林》:“交画不畅”,注云:交,止也。《广雅·释诂》:“交,定  相似文献   

2.
载于《敦煌变文集》中的《太子成道经一卷》、《太子成道变文》四篇、《八相变》、《妙法莲华经讲经文》(P.2133),均由王庆菽先生主校,另一篇《妙法莲华经讲经文》(P.2305)由王重民先生主校。《变文集》出版后,续有徐震堮,蒋礼鸿、项楚、郭在贻、袁宾诸先生对上述篇目于以补校。偶有未竟,笔者亦为之拾遗若干。下引《敦煌变文集》原文仅标明页码,凡无异议之原校径引改后文字,引诸家校勘省称“某校”,出处见文末。  相似文献   

3.
“此子王子往庵园。”(页555)按,前一“子”字当读为“是”,音之误也。子,止韵,精纽;是,纸韵,禅纽。唐代“支”、“脂”、“之”同用,故二字叠韵。声母同是齿音,故易误。且下文有“子”字,涉下文而误,也极有可能。“宝盖庄严莫改张”。(页556)按,变文中“改张”一词共出现八次。除本文外,尚有:《燕子赋》:“成功不可毁,不能移改张。”(页246)《降魔变文》:“周迴顾望,与本无殊;四面瞻相,都无变怪;寻问监园之者,并无改张。”(368页)同文:“恐太子之改张,剋先心而不遂”。(370页)《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四弘誓愿专相续,六种波罗莫改张。”(646页)  相似文献   

4.
“此子王子往庵园。”(页555)按,前一“子”字当读为“是”,音之误也。子,止韵,精纽;是,纸韵,禅纽。唐代“支”、“脂”、“之”同用,故二字叠韵。声母同是齿音,故易误。且下文有“子”字,涉下文而误,也极有可能。“宝盖庄严莫改张”。(页556)按,变文中“改张”一词共出现八次。除本文外,尚有;《燕子赋》:“成功不可毁,不能移改张。”(页246)《降魔变文》:“周回顾望,与本无殊;四面瞻相,都无变怪;寻问监园之者,并无改张。”(368页)同文:“恐太子之改张,克先心而不遂”。(370页)《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四弘誓愿专相续,六种波罗莫改张。”(646页)《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消瘦容颜为丑差,改张花貌作汪羸。”(679页)《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金牌玉谏(简)无揩洗,卒亦无人辄改张。”(735页)《丑女缘起》:“便礼拜,更添香,不觉形容顿改张。”(799页)揆以文意,“改张”当是“改变”的意思.《五灯会元》卷七《鼓山神晏国师》:“师题壁曰:‘白道从兹速改张,休来显现作妖祥。’”(409页)义与此同。此义大小词典未载,故为发之。  相似文献   

5.
6.
<正> 王重民等六位先生编的《敦煌变文集》(以下简称《变》),搜集了敦煌石窟所发现的变文中的七十八篇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概都是唐末到宋初的东西”。这些记录寺院中俗讲的变文,“是  相似文献   

7.
敦煌变文校勘是敦煌学的重要课题,经国内几代学者整理,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从整体而言,仍有不少待校、漏校和误校之处。以训诂为基本方法,以文意通畅为基本目的,对《敦煌变文校注》拾遗补阙,得若干条目。  相似文献   

8.
朱瑞熙、孙家骅两位先生的《义丰文集校注》是对南宋文学家王阮文集的首次系统整理,为读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便利。其中不免有一些疏漏,本文对此试作补正。  相似文献   

9.
陆机是西晋文学大家,对文学史影响深远.一生著述丰富,据<隋书·经籍志>注可知,<陆机集>至南朝梁时尚存47卷,目录1卷,<连珠>1卷,计49卷.然自梁以后逐渐散佚,据<宋史·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载,至宋时仅存10卷,且许多篇章实为残篇.  相似文献   

10.
刘运好教授主持的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成果《陆士衡文集校注》,新近由凤凰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卷,928千字,包括题解、正文、校勘、注释、评笺、附录、备考七个部分。正文以四部丛刊影印之陆元大翻刻宋本为底本,参校清影宋抄本等9个版本,博采各种总集、类书、史籍等所出现  相似文献   

11.
《敦煌变文校注》、《敦煌变文选注》等对《舜子变》所作的校理疏释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择其中的25则校释提出商补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敦煌变文校注>尚有一些不足之处:误录,或录一毫不相干的字,或未忠于原卷,妄加将通假字改为本字,或颠倒、衍或夺一字或几字;误释,未能考虑到变文所出时的语言特点、社会习俗等而臆断.  相似文献   

13.
《敦煌赋校注》评介刘瑞明伏俊连同志的专著《敦煌赋校注》已在1994年5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献世。这是继《敦煌变文集》、《敦煌歌辞总编》、《王梵志诗校辑》之后,敦煌文学的第四部作品总集。一敦煌赋的移录、整辑、校注研究,从清末到现在已是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已...  相似文献   

14.
<敦煌变文校注>网罗宏富,校注精审,被公认为敦煌变文校理的新一代集大成之作,但仍有可商补之处.本文补正其校、注各一例:(1)<捉季布传文>"似山藏玉蛤含珍"的"蛤"或作"海",两者皆可通,未必"蛤"是而"海"非;(2)<李陵变文>"大王自将十万人来覆五千"的"覆"确为"歼灭,消灭"义,但<校注>未作举证、探源,本文试为补证之.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的《敦煌变校注》堪称学术名。这部凝聚了黄征、张涌泉先生八年心血的精心之作,是国家社科基金“七五”规划“敦煌语言字研究”课题的主要成果,前半部(1—611页)为黄征教授执笔完成,后半部(612—1220页)为张涌泉先生执笔完成。这部敦煌变全集和会校会注,反映了敦煌变发现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内外研究的成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敦煌变文校注》读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泽军 《家教指南》2005,(2):106-108
<敦煌变文校注>,既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近年来敦煌变文研究的集大成者,但是在原卷的核对、词语的注释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就在这些方面对之进行阐说.  相似文献   

17.
吴蕴慧 《家教指南》2004,(5):106-107
本文对<敦煌变文校注>中的一些校勘和注释提出了一些商榷.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2007家初,云南省文史研究馆、昆明市政府参事室,昆明市社科院共同发起开展云南历史文化名人钱南园的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9.
《敦煌变文集》所收录的作品,曾在唐末至宋初时期的民间广泛流传,它们的作者大都是长期生活在社会下层,历尽艰辛,饱尝忧患的僧俗人士,他们在创作时大量地采用了口语俚词,这些作品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各地方言,带有各自的地方色彩,给我们保留了当时的许多口语材料.现将《变文集》中至今还在继续使用着的吴方言词语选释如下;气力  相似文献   

20.
变文是和尚俗讲的话本,有说有唱,是用接近日语的文字写成的。研究变文中的语言材料无疑会对汉语史的认识有所裨益。“与”在《敦》文中共出现约553次,在60万字的全文中比重可算不小。本文考察其意义、功能及分布,进而对“与”字作了如下分类:一、动词“与”:二、同索“与”;三、介词“与”;四、助词“与”;五、连词“与”。重点谈了“与”在“给予”意义上的使用情况。一、动词“与’”“与”作为动词在《敦)文中是“给予”的意思,共用86次。而“给”在撤冲基本表“供给”的意义。“给”在文中共用ZO次,只有两例是“给予”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