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主要是通过阅读,而读就要读名篇,可应该怎样去读名人名篇呢?怎样看待名人名篇呢?  相似文献   

2.
<正>谈到读语文、读英语,大家都很赞成,并且学生大声地读、大声地背,书声琅琅。然而当让大家自己去读数学书时,很多学生却不知如何着手,手足无措,拿着书上翻下翻,左看右看。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学数学就靠听课、做习题,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数学书也是要学会读的,因为这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怎样去读数学书呢?我参与数学教学工作已几十年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就像掌握了一把金钥匙,运用  相似文献   

3.
很多同学认为习作难,怕习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学好语言。因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心里想说的话。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呢?要积累丰富的词语;要多读课外书,精读名篇佳作;积累与实践并用,"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去整体感知,在读中去有所感悟,在读中去培养语感,在读中去受到熏陶。"从这段话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因为"读"是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基本素养的一种方法。那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引导我们的学生有效读,读什么,才能收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呢?我认为应在"三读"即课前预习读、课中思  相似文献   

5.
很多同学认为习作难,怕习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学好语言.因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心里想说的话.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呢?要积累丰富的词语;要多读课外书,精读名篇佳作;积累与实践并用,"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教材《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是一篇读写例话。读写例话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懂得怎样读或怎样写。本篇读写例话侧重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读书的必要方法。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去读,自己去思索,理清文章的思路呢?我认为可以这样进行:复习本组教材中的重点课文《草地夜行》,将重点课文中重点训练项目的有关内容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将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使学生将理解的知识,再通过运用转化为能力。下面是对教学本课的设想。时间:一教时  相似文献   

7.
进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学习呢? 一、浅吟低诵感音韵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赋予语文教学以全新的教学理念 ,它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人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 ,怎样使语文教学达到这样高的要求呢 ?怎样还语文课丰富生动、兴味盎然的本来面目呢 ?笔者认为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采取体悟式的教学方式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 ,自己去感悟 ,自己去思考 ,自己去内化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体悟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我们知道 ,现行的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些文质兼美的优秀文学作品 ,有些是名家名作 ,它们大都是文学艺术作品。文学作品是语言…  相似文献   

9.
正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模仿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写作文时,我们必须要有模仿意识。如何模仿呢?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先在书报杂志中找出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的小片段,认真仔细地读,耐心地读,读到真正领会其意后,就进行仿写。这样坚持训练了一个阶段后,他再从古今中外的名篇中选取自己认为最好的片段,经过仔细揣摩,仍然仿照以上的方法仿写。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好,"畅所欲言,抒发真情",菲菲热烈欢迎同学们再次走进"唧呱论坛"。上期大家谈了自己在取得成功的时候,最想要的鼓励。可是学习生活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啊!在失败的时候我们又该怎样去面对?又需要别人怎样的鼓励呢?这期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 话题一:A同学平时学习比较用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期终考试时因为失误,最拿手的数学只考了78.5分,在班级里处于中下游位置。此时,他最想得到老师或同学们什么方式的鼓励呢?夏思雨:在很多时候,我也尽力了,可最终还是失败。我最想大家多鼓励鼓励我,比如讲一些名人如何在失败中站起来…  相似文献   

11.
记者:MBA报考人数有低龄化的趋势,您如何看待? 刘女士:我觉得好坏很难绝对来说,大家既然想读MBA,大家都有学习的热情,这非常好.大家的这种做法无所谓好坏,我觉得这件事情的关键是我们国家,比如说MBA管理委员会,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下,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读MBA.  相似文献   

12.
丁才印 《成才之路》2012,(32):30-30
名家名篇启示我们:平时作文,强调审题立意、规范文体固然重要,但是,对于细节描写更不可小觑。细节描写是一种能力,抓住细节描写,也就把握了作文创新的契合点。那么,在平时的作文中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细节描写呢?我认为在细心观察生活,广泛阅读书籍的基础上,着力从以下四个字入手,或许会收到一定功效。一细。细节描写,顾名思义应该要细,但这个细又不是全文不分轻重一律细,而是细在该细之处。一篇文章,哪里是该细之处呢?当然是与中心紧密关联的地方。此处一细,则中心呼之欲出,那么尽管去竭力细写。如何才能做到细呢?  相似文献   

13.
《统筹方法》是一篇传统课文,不少名家也教出了不少的道道,我在这里重点来说说,作为新教材,怎样教好、怎样让学生学好。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既是导演,同时又和学生一样是演员。戏耐看与否,关键在于导演和演员的密切配合。只有师生共同参与,采用开放、合作的方式,才能真正走进作品本身,走进语文的大观园。那么,究竟怎样来处理《统筹方法》这一课呢?给这个旧瓶装上怎样的新“酒”呢?我主要是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把教育教学的重点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语文教学中的互动,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  相似文献   

14.
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想要真正读懂这门艺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在导师们眼中,政治学这门艺术有着怎样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呢?他们希望招收到的学生具备哪些素质和专业能力呢?对于即将开始读研、读博的学生,导师们义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呢?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几所高校政治学学科的导师,带领大家一同走近政治学这门艺术,去领略它的独特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总希望学生多读一点,知识面宽一点。于是,课外还常给学生介绍推荐一些助读材料。然而,介绍推荐只能广种薄收;因为有些同学可能去读,有的就未见得去读。怎样使同学们都能多读一些助读材料呢?我发现:预备铃响到上课前这一段特殊的间隙,很适于用小黑板让同学们阅读一些短小精粹的格言睿语,名话警句,以至趣闻轶事;而且颇受同学们欢迎,效果亦佳。预备铃到上课铃,一般是三分钟;第一节课则有十分  相似文献   

16.
《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过去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必选的名篇。但是,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作品呢?最近,在华中师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著、发行的《怎样评论文学作品》一书中,作者在对《石壕吏》作了一定的正确肯定以后,接着便指责诗中的“老翁、老妪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情绪”,说这是诗人“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塑造出来的”“驯良百姓的形象”。对于这种指责和“分析”,我以为是值得认真讨论的。首先,我认为,说诗中的老翁、老妪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情绪,这不符合实际情况。我  相似文献   

17.
“超女”是一种展现形式,但决不是唯一的一种。怎样看待这样的展现形式呢?“超女”在我们同学们的心中有多大“魅力”呢?我期待着孩子们能敞开心扉,各抒己见。让我欣喜的是,同学们好有主见,再也不是人云亦云的“小绵羊”啦!在这里,我要把杭州市天长小学五(2)班部分同学的发言展示给大家,看看他们对这个话题都发表了怎样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学到初中,每册语文课本都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在学生看来,语文课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学习每一篇课文无非都是整体感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等。难道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读营这一篇篇课文,考试时会做一些阅读题而已?本人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教给学生写作的知识。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初中语文教学,没有开设专门的写作教程,但初中阶段学习的大多是名家名篇,是我们教学写作的最好范例。  相似文献   

19.
【案例】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动物的互惠互助》。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生:我认为动物之间只有相互残杀,怎么会有互惠互助呢?生:动物是怎样互惠互助的?生:动物们为什么要互惠互助?师: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生:可以读课文去解决。生:可以向老师请教。生:可以查资料。师:今天老师送给你们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宝,那就是一个字——“读”。这么长的文章,看你能不能把它读短了,用简短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生:课文告诉我们动物不光有竞争,还有互惠互助呢!生:课文讲了蜜獾和导蜜鸟是一对好伙伴。生:课文讲的…  相似文献   

20.
小娜 《新作文》2014,(9):22-22
<正>亲爱的小星星们,秋天正迈着"猫步"悄悄地走近我们的身边。你发现了吗?感觉到了吗?老师有没有让你写关于秋天的作文呢?在你的笔下,秋天是怎样的呢?小娜姐姐最近收到的来稿中,有不少描写秋天的作文,可是,读了之后,小娜姐姐就会忍不住摇头。因为大家写的秋天,都不是自己眼睛看到的秋天,也不是自己耳朵听到的秋天,更不是自己用心去发现的秋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