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东北非发生动乱,显示霸权机器正在把人类“真理”降低为权力等价物;西方国家创造性的权力聚合,使非西方国家卷入西方政治大探险的漩涡。国际关系进程中身份与对外政策紧密相扣的态势愈演愈烈,国际政治史不再是一质性”的延续,更不再是“强硬”赢家和‘欺弱”输家之间“零和游戏的象征”,而是霸权国家凌驾于弱国的流水线权力能量和欲望发酵的产物。中东北非政局变化,难以说明是代表“反动者”摈除专制政治的革命性标签;它们传统的国际政治舞台最终可能坍塌,也难说明就是先于人类生命存在的自然选择过程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中亚的地缘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蕴藏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冷战结束后大国纷纷介入该地区,使该地区竞争态势极为复杂,地缘竞争激烈。中亚对于中国的边疆稳定、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应通过安全合作、经济合作维护在中亚地区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中亚六国不仅深陷地缘安全困境 ,而日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亦陷困境之中。陷入地缘经济困境的原因 ,一是中亚五国同前苏联在经济结构上 ,苏联是中亚各国经济的指向中心 ,导致中亚的加工业和服务业不发达 ,二是中亚国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没有一个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陷入地缘文化困境的原因 ,则主要是由于中亚的地理位置 ,使得中亚在面对周边文化的侵袭时 ,显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中国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安全存在诸多不安定因素.中国在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战略上构建安全的周遍环境,要立足亚太,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史呈现明显的整体性特征,而以整体史观为指导,对该区域的古代民族史进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虽然国内外学界对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民族及其古代史的研究在许多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亦存在一些“盲区”,有必要加强宏观研究和整体研究,明晰其区域民族史的构建思路及其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6.
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美国对华战略是美国构建单极世界的基本战略之一,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外交如何打破美国对华遏制战略,为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和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7.
国际地缘文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推动和制约双重影响。“中华文化圈”和“中华经济圈”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区域地缘环境,同时还必须建立中华太空子文明,努力使太空环境成为全人类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政治,到底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是应该按照西方的逻辑走,还是按照中国的逻辑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从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入手,结合中国千年帝国的现代转型,从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探究了中国现代政治从何而来,为何产生,从何建构以及走向何方这样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得出结论:要真正理解和把握现代中国政治,应该回归到中国的大历史、大社会,从中国自身把握中国现代政治。在这其中,要牢牢把握一条主线,这就是中国现代政治一直是在力图解决古老大国实现整体转型以及全体人民实现整体掌握国家权力这两个根本性的历史课题中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纵观中阿关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双方交往从最初的政治层面逐渐扩大到经济、文化等领域,继续拓展和深化中阿合作不仅能够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更能实现中阿互利共赢。通过运用历史追踪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统计7个典型的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交往频次,比较分析中国在不同时期与主要阿拉伯产油国和非产油国的交往侧重点,认为中国与产油国苏丹、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既有历史上双边政治关系密切的原因,也有加强中阿战略合作需要的考虑。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亚洲地缘政治战略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缘政治是一种战略地理学,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地缘战略目标,这种目标充分表达了一国在对外关系中的国家利益。从长远来看,美国在亚洲的目标应该是防止在亚洲出现可能会导致战争的敌对关系、猜疑和不安全因素。这一整体目标又需要三个分目标的支撑。美国对中国在地缘政治上形成了两种既联系又相左的观念。"9·11"事件后,随着中美两国的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美国的对华地缘政治观也有了些积极的变化。中国要确立自己的地缘战略目标,要依靠科技进步,迅速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努力与美国等大国建立起平等、互利和制度化的地缘政治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黄小林 《巢湖学院学报》2005,7(4):78-81,114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企图借<马关条约>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但德、俄、法三国的联合干涉,制造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欧洲新的均势格局的形成是推动三国联合起来干涉还辽的前提,而三国出于各自不同的战略、安全的利益是三国实现暂时联合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3.
1968年1月21日,朝鲜袭击韩国总统府邸青瓦台并在随后48小时内捕获美国情报调查船普韦布洛号及其船员。朝鲜此举使美韩关系面临考验。本文考察了美韩处理此次危机的不同态度,揭示美韩分歧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蒙古国在对外经贸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调整,从原来的只依靠苏东阵营(主要是苏联)发展单一的计划经济向发展市场经济转变.蒙古国依靠自己独特的地缘条件和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优势积极地与中、俄及“第三邻国”开展经贸关系.对内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对外则以发展与各国的经贸关系为先导,推动与各国的全方位外交关系为重点,提升本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蒙古国的对外经贸发展战略由原来的单向依赖苏东集团走向了多边主义.经过十几年的调整与发展,蒙古国的多边主义经贸战略已经逐步形成,获得了来自国际社会巨大的经济援助和经济实惠,缓解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困难,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生活的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中国与亚洲诸国之间的宗藩关系是中国王朝内政在国际舞台上的延伸,是封建君臣关系在外交上的投影与折射。它的基本轮廓肇始于西周时期的宗法分封制及藩服制度,其基本精神来源于春秋战国时的“华夏中心主义”意识,并最终从汉唐时期的“华夷秩序”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外语教育是社会的热门话题,改革路向何方引起许多争议。文章概述了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对英、美、澳、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外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简要探讨分析,剖析我国外语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更加科学、合理地促进我国外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强化遏制了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印度面对亚太格局的变动和中印同时崛起的现状,其对华外交中竞争的一面凸显。印度与越南都有借助对方力量制衡中国,扩大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迫切愿望,双方在许多方面存在共同利益并在政治、经济、安保等领域加强了合作。  相似文献   

18.
韩中关系的发展前景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时间的隔离结束后,韩中两国终于在1992年建交,重新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本通过10年来的两国间政治合作、经济贸易和化交流等方面的回顾,以及两国民间往来更加深入全面发展的事实,展望韩中关系的走向。相信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会加强双方在经济化方面的互补性,在韩半岛统一问题和北韩核武问题上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对东北亚安全和繁荣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