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道主义教育思想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思潮,主张教育要面向人,尊重儿童人格,解放儿童个性。合作教育学派的理论建立在人道主义基础之上,强调儿童个性培养,倡导师生合作教学,致力于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作为合作教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阿莫纳  相似文献   

2.
实施人道主义教育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促进儿童的潜能发展,保护儿童的个性差异。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当遵循为未来而教、无分数教育、以儿童为师等人道主义教育原则。教师要依据人道主义教育原则选用合适的教育策略,如精心设计教学速度和表情,营造安静的思考环境,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教学。  相似文献   

3.
人道主义与发展一致性教育援助强调危机情境中人道主义教育援助与发展教育援助的深度融合,旨在提升危机情境中各方教育援助的整合效力,确保所有儿童都可享有优质可持续性教育机会。主要国际组织在加强人道主义教育援助和发展教育援助之间协同关系中,初步形成了规范、能力、操作“三位一体”的人道主义与发展一致性教育援助理论框架,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实践行动,提升了危机情境中教育援助的有效性。人道主义与发展一致性援助为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援助提供了新的模式选择,需要合理布局后疫情时代人道主义与发展一致性教育援助优先事项,建立多主体协调机制,将疫情应急教育制度化到国家教育常态发展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有关特殊教育和心理健康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本文系统论述了三个层面的问题:(1)什么是高质量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2)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研究进展;(3)如何建设高质量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已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知,近年来对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已作了许多介绍和评述。但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成份——人道主义仍有补充介绍的价值;本文现简述他的人道主义教育的几个特点:一、培养儿童善良的情操是苏霍姆林斯基人道主义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童话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一)阅读,编创童话,有力促进儿童思维发展;(二)重视童话的重述,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三)童话有助于儿童美感的培养。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一)发展思维,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创作童话;(二)加强朗读,注重重述;(三)解读文本,培养美感。  相似文献   

7.
蔡联华 《教师》2022,(34):123-125
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兴起,为推动更好地开展儿童人工智能教育,让儿童人工智能教育切实落到实处,需要对儿童人工智能课程进行大量研究。新加坡作为世界科技和教育强国,在儿童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先行一步。基于此,文章聚焦于新加坡儿童人工智能(AI4K),详细介绍了新加坡儿童人工智能(AI4K)的教育体系,结合中国儿童人工智能的现状,分析了新加坡儿童人工智能(AI4K)对中国的启示,以期推动中国儿童人工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概述 首先,杜威概括、总结和分析了历史上曾出现的主要教育目的论。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分析研究了西方历史上八种有代表性的教育理论,并从中概括出三种教育目的论:(1)自然发展论。以卢梭等儿童本位论教育家为代表,其口号是“遵循自然”,要求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杜威对这一教育目的论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以自然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能使人们重视儿童身体及儿童个性的发展。但杜威也批评了自然发展论的不足,他称之为“唯一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围绕在校的三名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训练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特殊学校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训练可促进其发展。实验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三大行为特征进行,主要包括(一)言语交往能力的训练(二)参与游戏能力的训练(三)自控能力的训练。教育训练是使孤独症儿童走出封闭世界,走向社会的主要方法。教育训练的形式应以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本文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特征表现,并阐述了教育训练的方法与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陈坪松 《教育探索》2002,(3):102-103
开放地区农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先驱,研究开放地区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加强我国农村几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根据开放地区农村的开放性和传统性矛盾统一的特点,对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可进行三方面的思考和分析:(1)影响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2)农村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3)提高农村儿童心理素质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翟广顺 《中国德育》2006,1(10):8-11,17
教育活动是鲁迅和托尔斯泰人生与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深受托尔斯泰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人道主义为特征的教育思想。鲁迅的人道主义教育思想集中地体现在激烈地抨击反人道的旧世界,热情地关心儿童和青年上;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立足于用宗教精神“净化”心灵,存在落后和萎靡的倾向。他们的人道主义是自然率直的,而鲁迅在炽热中又透着冷峻。  相似文献   

12.
学前融合教育(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是指在普通学前机构内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开展教育。回顾美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的“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提倡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回到正常教育环境中,该阶段主要关注特殊幼儿的“安置”问题,而忽视教育环境应该为接纳特殊幼儿做出转变;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体化(integration)”,强调要保障特殊幼儿在正常教育环境中的适应。  相似文献   

13.
朝鲜族双语教育与认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向双语教育是本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双语教育类型。它指的是以多数派语言英语和少数派语言(如西班牙语)等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言,进入学校教育课程,对英语为母语的儿童或学生和对英语以外的语言为母语的儿童或学生进行同等水平、同等内容的教学。它的主要特点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潜能而努力;重视听说读写技能的均衡发展,充分使用完整的教材,以语言、学力、情感和意志等三个领域均衡发展为目标;重视对少数派语言的低年级儿童或学生不是通过主体民族语言,而是通过母语学习的价值,通过母语学习发展读写能力(Liter…  相似文献   

14.
教育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道德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运用,是对整个教育的约束,面对当前学校教育中众多违背教育人道主义的行为,我们必须要从伦理学的视角对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人道主义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梳理,并从现实层面探讨在学校教育中如何遵循教育人道主义的原则,以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职业意识教育是对儿童生命的深切关照,其宗旨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增强人的社会适应性。儿童期是实施职业意识教育的关键期。文章分析了儿童职业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家庭、社会、学校(教师)是儿童职业意识教育的三大支柱力量。  相似文献   

16.
《小妇人》(Little Women)作为一部儿童小说,描述的是南北战争期间一个普通家庭的四个女儿的成长故事。该文选取了《小妇人》第一部中四个女孩乐此不疲的游戏——“天路历程”,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挖掘出了作者设置该游戏的真正意图: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内容上传达了当时主流的清教思想;形式上突破了传统儿童小说中“说教”的教育方式,更加符合儿童天性,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该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立足于文本,分析了游戏三次出现的不同形式和内涵,并总结出游戏在小说中的作用;第二部分则是通过游戏设置的作用,分析其体现的作者的独特的教育思想;第三部分从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家庭背景分析作者独特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7.
1.在一个人道主义的社会里,教育只能是人道主义的。使儿童对教育过程产生好感,使他们成为我们在教育他们中的自愿助手———这是人道主义教育的主要原则。2.使儿童得到与我们交往的快乐:共同认知、共同劳动、游戏、休息的快乐———这是人道主义教育的主要方法。3.成人的日常生活和相互关系的性质,这是未来的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环境。因此,极为重要的是,要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相互交往,尽可能在更大程度上符合我们力求使儿童树立的那种理想。4.人对他人的信赖,人对自己的生活立场的信心,这是人与人之间富有人生乐趣的…  相似文献   

18.
卢梭对"自然教育"作了独特的诠释:(1)自然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2)自然教育即儿童自然状态的回归;(3)自然教育即按照自然的法则和规律进行的教育;(4)自然教育必然是自由教育。这种新的"自然教育"观对加深西方自然教育内涵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儿童天性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教育就是儿童依据自身的本能、兴趣、需要率性发展;回归儿童的自然状态,其实质是反对成人对儿童的过多干预,反对旧教育对儿童的束缚,保持儿童的本真状态,回归儿童自身,让他们顺应天性而成长;教育适应自然就应当遵循成长中人的发展的自然进程,考虑人的年龄特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水平;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教师应尊重儿童的自由天性,促进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是针对身心有缺陷的特殊儿童进行的音乐教育。特殊儿童包括超常(天才)和低常(弱智)、有生理、心理缺陷儿童。本文试图对聋哑儿童音乐教育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社会对聋哑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俞可  杨薇 《上海教育》2013,(29):54-54
2013年9月6日,设在荷兰的国际儿童权利基金会(KidsRights Foundation)颁发2013年度“国际儿童和平奖”,得主是巴基斯坦的16岁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理由是她“为世界上所有儿童接受教育”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