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公认,应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培养出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  相似文献   

2.
“挫折教育”与“幸福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幸福的品质十分稳定,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过程是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一种大方向或原则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是痛苦的。 专家们都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战胜挫折的基础。 在适当的物质生活保证下,要教会孩子除了物质外,如何在内心创造一种快活的情绪。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4.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哪怕面对挫折,这种素质也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5.
《家教指南》2006,(4):32-32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采公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一种大方向或原则下,尽可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挫折教育”已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盛行,其核心是培养学生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他们认为: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得易失,而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此其一。其二,“挫折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培养学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即是说,“挫折教育”就是使学生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一种自我寻找幸福的本能,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保持乐观亢奋状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挫折教育”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极其盛行,其核心是家长注重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和乐观。他们认为:幸福状态易得易失,而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其次,“挫折教  相似文献   

9.
对于幸福,父母心中总是存在一种固有的模式,并把这种模式强加给孩子,如果孩子在父母给予的所谓幸福的生活中没有感觉到幸福,父母会认为那是孩子的问题,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其实,孩子的幸福在某种程度上很简单,只是你是否掌握了其中的要害。  相似文献   

10.
同情心幸福,不仅有从别人那儿得到的幸福.还有为别人造福的幸福有65%的中、小学生说他们“没有”或“不太”在公共汽车、电车上让座。为培养同情弱者,有勇气帮助、爱护弱者的孩子,家长能做些什么呢?父母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通过日常生活的实践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父母应率先给孩子做出榜样,逐渐培养孩子给孕妇、老年人等让座,当残疾人遇到困难时能主动上前询问等等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现实生活中,那些被称作“小太阳”的孩子,享受着来自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幸福,同时也是一种不幸。君不见,社会对独生子女期望值的日益增长,给家长“望子成龙”的热情不断火上加油。父母企盼孩子成为钢琴家,孩子就会整天被“拴”在钢琴旁;父母希望孩子成为画家,孩子就会被“捆”在画板上。家长忽视了孩子正当合理的需要,也没有将发展孩子的个性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孩子如同棋子,任父母随意摆布。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不要说谎。但事实上,很多父母无论是给孩子描述一种奇妙的事物,还是吓唬孩子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他们经常编造非常有创意的“谎言”来欺骗孩子。即使是那些最重视诚实品质的父母,也会对自己的孩子说谎。  相似文献   

13.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这种留守状态给这些儿童的身体发育、知识学习、性格培养等带来了种种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这种留守状态给这些儿童的身体发育、知识学习、性格培养等带来了种种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让人感到快乐.满足.高兴的积极情感。百度百科对幸福的解释为:“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可见。幸福和情绪有关。因此.父母关注孩子的幸福指数.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中外许多家庭教育专家都认为,从小要培养孩子关爱父母的品质,将会对孩子一生的幸福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美国教育家彼得·萨洛瓦里和约翰·梅耶提出,情感智力是决定孩子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同情和关心他人”、“表达和理解感情”、“受人喜欢”、“友爱”、“尊重他人”都是孩子情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应加强培养。日本教育家森重敏认为,“亲子之间的爱丰富的家  相似文献   

17.
培养儿童独立能力之我见张宜霞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般人说,家是父亲,我是母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可是,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这种“可怕的礼物”是孩子意志薄弱和产生依赖心理的根源。现在,许多独生子女的父...  相似文献   

18.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许多父母忙着到商店为孩子选购新奇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给孩子准备营养食品、美味佳肴,或是筹划着带孩子到公园、游乐场所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可是,很少有人给孩子讲讲“六一”的来历,讲讲在幸福的童年时光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结果,许多孩子玩了乐了还不满足,吃了喝了还要攀比,总觉得父母应该满足他们的一切,却从不知为父母做点什么。这种只知被人爱,不知去爱人的孩子,将来怎么能成为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9.
观点一:要让孩子快乐,就要给孩子心灵松绑。对于孩子来说,自由的才是快乐的。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事事包办,样样满足,孩子应该感到快乐幸福,其实并非如此。过多的限制会使孩子感到压抑,使孩子处在沮丧、焦虑、害怕受惩罚的消极情绪状态之中。观点二:让孩子快乐,就应给他“放权”。快乐和一个人的自信分不开,而自信取决于成人给予孩子的权利和孩子由此感受到的自身能力。让孩子在“我自己能够决定”和“我自己能够做到”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观点三:适度满足的孩子最快乐。快乐是一种感受满足的体验,而这种满足感是以“感受缺失…  相似文献   

20.
读懂孩子     
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更是每个家庭的寄托。每一个做父母、老师的都要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及时发现并处理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的种种问题,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拥有知识、拥有坚强意志、拥有健康心理品质的人。一、尊重孩子,给孩子真爱孩子刚刚牙牙学语时,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便把看图识物、识字卡片堆积在孩子面前。到了入园的年龄,又忙着比较谁家的孩子背了多少古诗、认了多少汉字、学了多少英语单词、掌握了多少英语对话、弹会了多少乐曲……当我们在忙着堆积儿童“幸福”的童年时,我们看得到孩子眼中的无奈么?读得懂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