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温鲁迅     
鲁迅,这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名字,这个被称为“20世纪中国文化之‘结”的重要人物,今年是他逝世后的第70个年头,到现在他究竟能不能被我们“绕开”?鲁迅精神和他的作品是不是如某些人所断言的“过时”了?鲁迅与他的作品于我们今天的青年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被称为“名人”不易,被称为“世界名人”就更难。暨南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恩浩的名字和小传多次被收进英国釗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录》、《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国际人物形象记录》、《奉献之书》、《当今世界五百人》,以及美国传记研究所编的《国际杰出领导者姓名地址录》、《国际荣誉书》;在《国际领导人物会堂》那永久性展览馆中也有他的传记在展出。杨恩浩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又是怎样取得这些荣誉呢?我饶有兴致地采访了他。请让我将他在生活激流中溅起的几朵浪花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3.
名字,本是名和字的合称。《礼记·檀弓》云:“幼名,冠字。”随着社会的发展,成年后的加冠礼不再举行,名字则指一般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别号是指人的名字之外的自称,如五柳先生陶潜。古代作家,大都喜欢在名字以外,另立别号,有些作家的别号名目繁多,似乎难于理解,倘我们对这些作家的生平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就能从中发现他们取名定号的用意,这将有助于我们对这个作家的认识。“名”和“字”的关系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字”与“名”互相说明。清初文学家钱谦益,字“受之”。从“满招损,谦受益”而得名,行冠礼而加字为“受之”,实有  相似文献   

4.
修辞活跃在一切言语活动中,父亲给儿女取名,作家、编剧给其作品中的人物取名也不例外。长篇电视剧《至高利益》中主要人物之姓名就被编剧者赋予了一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一)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字就以其宏篇巨著,传遍了整个欧洲。托尔斯泰本人被誉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称为“第一流的作品”,使得读者叹为观止,引起西方评论界的高度重视。英国著名批评家马修·安诺德说托尔斯泰的作品“足以表明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卓荦不群,最能引人入胜、赚人同情的人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小说中,人物形象和人物姓名是相通的,二者有着内在联系——作者笔下的人物总是有合适的名字。“这个名子要能说明他这个人,表现他这个人,这个名子能介绍他就象一尊炮老远就能介绍自己说:‘我就叫大炮。’这个名子生来是为他设的,任何旁的人都不能用。”(《文艺理论译丛》第二期148页)这种手法鲁迅用得精熟。同其他人  相似文献   

7.
张天翼的名字现在已经很少再为人所提及了 ,但在 30年代 ,他却是一个倍受瞩目并被文坛寄予深切厚望的作家———“在两种意义上 ,他是新人 ,———在创造新的形式上 ,在他是新的作家上”[1] ;“张先生无疑的是近来新起作家中之杰出者。他的作品的价值远在丁玲、穆时英等等之上”[2 ] ;“张天翼的作风虽说自成一体 ,但却不似穆时英之变化无穷 ,令人难学邯郸之步 ,所以当时一般青年作家 ,争以张天翼为模仿”[3 ] ;“即使要找他毛病的批评者 ,也不能否认” ,“张天翼是这十年当中 ,最富才华的短篇小说家”[4] ———一位曾经炙手可热的名作家现…  相似文献   

8.
大凡作家都爱用笔名。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座被托尔斯泰文学高峰遮掩了的更奇特的高峰,他倒并不为寻找某种特殊的含义去使用笔名,甚至更名换姓,他恭敬地将父辈赋予的姓名一直用到他本人去世。然而,陀氏给自己小说中的人物起名字却煞费苦心,时而格外审慎,时而又异乎寻常的执著。陀氏小说中有些人物的姓名源于作者的亲戚,朋友和熟人。陀氏有个外甥女,叫索菲娅,小名索涅奇卡,陀氏对她特别钟爱。《罪与罚》中,有个被迫跳进火坑当妓女的姑娘,它的名字也叫索菲娅。《农民马列伊》里,马列伊是个憨厚直爽的庄稼汉。还是在陀氏九岁时,就曾经在父母的田庄见到过这位农民的原型。小说问世若干年后,作家的弟弟曾回忆说,这位人物原型的小名就叫马克。  相似文献   

9.
张天翼的名字现在已经很少再为人所提及了,但在30年代,他却是一个倍受瞩目并被坛寄予深切厚望的作家——“在两种意义上,他是新人,——在创造新的形式上,在他是新的作家上”;“张先生无疑的是近来新起作家中之杰出。他的作品的价值远在丁玲、穆时英等等之上”;“张天翼的作风虽说自成一体,但却不似穆时英之变化无穷,令人难学邯郸之步,所以当时一般青年作家,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物的名字,看起来不过三两个字,甚至只有一个字,但在文学作品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整个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李季《兰州诗话》)因此,写作者都非常重视给自己作品中的人物起名字。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作家不喜爱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没有一个作家不想给自己笔下的人物起个好名字。不过,在这里我只想说一说赵树理,他是中国现、当代作家中最会给人物命名的一个。大家知道,赵树理的作品都是专门写给农民看的“通俗读物”,他笔下的人物名字和作品内容一样,也是非常通俗的。诚如郭  相似文献   

11.
英国文艺批评家西·康诺利在《现代主义运动》中,把列夫·托尔斯泰和卡夫卡等作家并列在一起,称为现代主义作家。如果从托尔斯泰善于描写人的心灵的奥秘,表现人的情绪、情感和心理活动这一点上来说,他的确有与现代派作家某些相似之处。但是,这位把“鲜明的现实主义”当作“唯一武器”的伟大作家,他表现人的情感和心理的出发点和基本方法,却同现代派有着根本的区别。现代派某些作家强调说:“我们的出发  相似文献   

12.
张红英 《读写月报》2022,(34):20-23
<正>一、这一生:“无我”中“被奴化”的“我”纵观祥林嫂短暂的一生,她始终没有真正独立的人格,恰是“无我”中“被奴化”的“我”。祥林嫂是谁?是一个叫祥林的人的妻子,她连名字都没有。为什么没有名字?她嫁给了谁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地被称为“某嫂”。这是典型的“无我”,一个人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可见她的卑微低贱。无形却顽固的封建思想让她没有了姓没有了名,这也恰是她“被奴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正知道刘醒龙这个名字,是从阅读中国当代文学史开始的,简要概括的介绍,让我初识这位已在文坛行走了多年的作家;走近刘醒龙,是从他的长篇小说《天行者》开始的,他以饱满的笔墨真实立体地呈现了众多底层民办教师的形象,感人至深。从事文学创作二十多年,或许文学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信仰,可以为之奉献一切。生命的成长和创作的历练相辅相成,在用文字刻画出的一个个富有时代和生活气息的人物中,他  相似文献   

14.
<正>人的任何意志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它限于‘能够给予行动能量并指导行为的因素”,而具体到文学中的创作动机,则是指的那些能激活作家的创作欲望,触动文学艺术活动发生的直接或间接诱因。作家的创作动机来源于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外界的某种刺激、生活的某些机遇以及某些触动,都能促使文学艺术活动的发生,成为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动机。正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真正的艺术作品只是偶尔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从他所经历的生活中得来的果实,正如他母亲怀胎一样”。  相似文献   

15.
巴尔扎克先生年轻时做枪手,聪明地用了别的名字,后来便可以不承认了所以他以一部《人间喜剧》无敌于天下。巴尔扎克先生认为一个作家笔下就是一个世界,他写的作品不应该孤立而应该组合起来,他把它叫做“分类整理法”;再不一部作品一些人物。要交叉再现他把它叫做“人物再现法”。他一共2400多个人物再现的有400多个重要的人物再现在20多部内所以拉斯蒂涅在《高老头》里还是个穷学生,到了《纽沁根银行》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最惹人感触的是事物的形态、色彩,高明的作家往往会借助字形来惟妙惟肖地描摹事物的形态、色彩。如曾有一位小说家问鲁迅为什么给自己作品的人物取一个外国名字呢?取外国名字为什么不取“阿S”、“阿 W”,而偏要取“阿 Q”呢?鲁迅回答说:“阿 Q 光头,脑后留着一条小辫子,这‘Q’不就是他的形象吗?”作者用漫画手法,以‘Q’字形来描摹人物,这就是典型的“字形描摹”。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出通儒的国度,大凡有成就者,大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学识。明朝大思想家、作家李贽就是如此,他既是思想家、作家、又是教书授徒的教育家。在思想上,他以“异端”自居,被称为“异端之尤”;在文学上,他认为天下之至文皆出于童心,即赤子之心,人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李贽的作文教学观主要以书答、杂述、专论等方式来阐发,颇有“摅其胸中之独  相似文献   

18.
半“生”不遂可悲可叹——浅谈孔乙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乙己》一文,作者主要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但是,在仔细研究这些内容的同时,笔者又发现,孔乙己的一生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正可谓是半“生”不遂,让人可悲可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姓名让人半懂不懂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他的姓名来源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句半懂不懂的话。他作为在封建社会熟读《四书《》五经》的知识分子,却连一个像样的、好听的名字都没有,说明他社会地位低下,是个有姓无名的人。作者用这个叫人半懂不懂的绰号作为他的名字,正是表现了人们对这个人物迂腐可…  相似文献   

19.
羊城晚报推出80后作家创作实力排行榜第一名:李傻傻男,1982年出生,现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代表作《红X》、《变成鬼的人》。李傻傻是目前最神秘的“80后”作家,在网上已经被称为“80后文坛第一高手”,著名作家马原也将他推崇为“80后实力派5虎将之首”,并用以对抗以郭敬明为首的5大偶像写手。2004年,将是李傻傻脱颖而出的一年,《花城》杂志和花城出版社力推其长篇小说处女作《红X》,这使得李傻傻成为“80后”惟一一个获得纯文学领域力捧的作家;而东方出版中心也将出版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变成鬼的人》,李傻傻甚至因为他的散文而被人们称为…  相似文献   

20.
莫言曾说过:一个作家.往往一生只写一本书,只写一个人。那本书就是作家自己的生活,那个人就是作家自己。莫言被称为“草根作家”。出生在农村。从小学没毕业到成为世界著名作家,莫言走过了一条坎坷艰辛之路。他在获奖感言中觉得“这事儿就像一个童话”;他又曾说:“写小说就是过大年。”莫言一路写来,又是充满着芳香甜蜜的。痛并快乐着的莫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